全球半导体短缺 台湾:需大马协助解决
(台北1日讯)台湾经济部长王美华表示,单靠台湾无法解决全球汽车半导体短缺的问题,因此需要马来西亚的帮助,尤其是在包装方面。
她说,台湾作为主要的芯片生产地区,一直是解决短缺问题的前沿和中心,不过冠病疫情打击汽车领域,半导体短缺也例世界各地的汽车工厂处于闲置状态。
她于周四在其部门接受采访时指,由于供应链如此复杂,单靠台湾无法解决问题,而且事实上瓶颈在东南亚,尤其是马来西亚,因为有一段时间工厂都关闭了。
“现在的重点是马来西亚尽快恢复生产。我知道马来西亚9月初开始恢复产能,现在产能已经恢复到80%左右,所以如果他们的产能能慢慢恢复,这个问题可以慢慢处理。”
另外,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寿苔说,为了供应汽车行业,我国的主要半导体制造商已经满负荷运转,并努力出产汽车芯片,惟目前的产能无法满足需求。
马来西亚是供应商和工厂的所在地,为欧洲的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等半导体制造商,以及丰田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等主要汽车制造商提供服务。
我国在全球芯片封装和测试市战率占了13%,全球有 7%半导体贸易通过我国进行包装和测试等工作。
【独家】需求大增·市场抢人·身价翻倍 半导体专才“香饽饽”

【大马半导体转型之路】下篇
独家报道:郭晓芳
昨天本文上篇分析了业界对大马能否顺利在10年内,晋身高端芯片生产国行列,发现业者普遍看好我国能实现这个宏愿。
既然大马要在半导体供应链中转型和升级,那么,从事该领域的人才,身价是否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呢?半导体和电气与电气工程师等专才,是否更抢手,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今日本文下篇就来进一步剖析,为大家娓娓道来。
高科技领域与芯片设计领域抢人才,导致半导体人才需求大增,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工程系毕业生起薪一年翻一倍,月薪从去年的3400令吉,增至7000令吉;资深管理职位、掌握专业技术者,月薪也从1万1000令吉增至2万令吉。
若加入芯片设计团队,除了底薪,工程师也将额外享有年均3672令吉花红。
著名求职平台Jobstreet by SEEK董事经理尼古拉斯林回应《南洋商报》时指出,大马半导体行业在电动车、5G科技和人工智能创新等高价值领域的需求推动下持续稳定增长,进而推动半导体设计、验证和质量工程等专业人才需求。
Jobstreet by SEEK最新数据显示,半导体专业人士的月薪范围已从去年的5000令吉至1万1000令吉水平,扩展到今年的6000令吉至2万令吉水平。
“薪资上调是领域增长的积极信号,反映该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增加、新职位和高薪职位的出现,而半导体相关职位的招聘广告保持稳定,凸显其在大马高科技经济中的重要性。”
虽然薪资水平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但由于薪资与其他高需求行业(如可再生能源、金融科技、软件工程、先进制造业)行业趋势一致,使半导体面临人才竞争。
他透露,目前半导体行业薪资最高的是资深管理职位和专业技术职位,凸显拥有专业技术和优秀领导能力者才可享有此竞争性薪资机遇。
Jobstreet薪资数据显示,薪资最高的半导体职位包括:硅后系统验证经理(年薪15万令吉至22万令吉)、现场品质工程师(年薪6万令吉至7万令吉)、设计工程经理(月薪8000令吉至2万令吉)。
“半导体领域并未明显超越市场,而是反映全国性的技能提升和专业招聘趋势,使雇主更加注重长期职业发展、创新文化和国际视野来吸引顶尖人才。”
Jobstreet by SEEK数据表明,大马半导体工程师平均薪资及年薪与外部估算非常接近,进一步证明该领域在工程人才方面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结构。
去年至今,半导体工程师的平均薪资介于5229令吉至1万3136令吉;而半导体设计工程师的年薪在7万2000令吉至22万1736令吉之间。至于设计工程经理的年薪则高达24万令吉。
IC设计园6千元招新秀
根据网上综合数据(Glassdoor及Indeed招聘机构),今年大马半导体工程师月薪介于4000令吉至1万5000令吉,平均月薪为9500令吉。
日前雪兰莪芯片设计园区对工程系学士毕业生开出5000令吉至6000令吉月薪,硕士毕业生为7000令吉。
至于资深工程师(10年),年薪介于10万8000令吉至16万令吉,相等于9000令吉至1万3000令吉月薪。
另外,根据Salary Expert网站,大马的芯片设计师,仅底薪(未计入花红),新人(1至3年经验)平均年薪为8万3500令吉,等于约6960令吉月薪。
而资深设计师(超过8年经验)平均年薪达14万6350令吉,月薪约1万2200令吉。
该网站估计,芯片设计师年薪平均值为11万7326令吉,月薪平均值9800令吉,平均时薪56令吉,年度花红年平均3672令吉。
未来5年,该网站预测芯片设计师平均年薪有望进一步增长10%,于2030年增至12万8700令吉,平均月薪将突破1万令吉。
大马人力资源部去年发布的“特定行业基本薪资起薪和年度加薪指南”显示,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及电信工程师的起薪,仅高于会计师、建筑专才及金融分析师。
当时电子工程师的起薪仅报3410令吉,机械工程师为3380令吉,电气工程师及电信工程师则分别在3355令吉及3350令吉水平,比语文学家、研发专才、社工、资讯科技人员、医生的起薪还低。当时起新最高的是翻译人员及语言学家,达4675令吉。
由此可见,人才政策及产业升级带动需求,包括政府关注薪酬较高的芯片设计领域、企业积极吸引和留住半导体人才,正在改善大马半导体工程师薪资待遇,使本科毕业的工程师起薪大幅度超越其他领域。

年失15%半导体人才
王寿苔:借助外国专才应急
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寿苔说,大马每年平均流失15%半导体人才。
他对《南洋商报》说,为填补这些空缺,协会已向政府建议,允许在大马修读理工科系的外国优异生,毕业后留在大马工作,同时吸引有经验的外国专才来马,助本地公司提升技术。
鉴于报读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科系的学生人数一直下滑,他呼吁政府提升学生对该科系的兴趣,并引入海外人才助力,带领国内大学开设更符合市场趋势的课程。
他表示,目前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的会员,许多已开始和政府大学合作,收集业界反馈及了解理工科系面对的问题,助改善课程品质,毕竟芯片设计对学术成绩要求非常高。

潘健成
潘健成:须完整生态链
建初创公司育才留人
群联电子创办人拿督潘健成告诉《南洋商报》,去年群联电子宣布在大马成立初创企业-MaiStorage,并成为雪州蒲种IC设计园区合作伙伴之一,旨在助我国培训并留住本地人才。
“大马有可塑之才,却没有公司愿意在大马培养。外资来马,重点不在于培养人才,导致人才需求高企。MaiStorage目前所做的,就是认真培养这些人才。”
他强调,MaiStorage当前策略是“不挖人”,只聘请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培训。
潘健成表示,再次选择回马投资,主要是考量美国及“中国+1”战略,许多西方国家客户要求群联设立第二个研发基地。
“选择投资地点时,对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各项条件,我的首选依然是故乡大马。虽然过程会很难,既然已决定回马投资,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把它做大做好,未来会否成功,仍取决于政策扶持。”
他强调,芯片设计需要人才和培训,以及完整的生态链支撑,尤其是教育体系。
“半导体产业发达的美国、台湾和中国,都拥有完整的生态链,为大学提供了良好师资,以及培育人才的学习环境。”
然而,其新创企业的人才招聘计划,正面临低录取率状况。
“去年我们收到的500份履历,只成功录取60人,今年料再招60人,希望可在3年内培养成才,待新创企业取得成果后,再探讨是否进一步扩大大马投资。”
他坦言,已从上一次投资失败的经验得到启示,也正努力解决以前遇到问题,目前进展乐观,尤其是生态链方面。
“今年5月,我们会有新动向宣布,请大家拭目以待。”
2012年潘健成回马投资,豪掷数百万美元,在槟城建立芯片设计中心,却在7年后关门止损,期间面临员工缺乏动力、技术吸收能力不足、产业链支撑不够、资金链压力大等几个关键问题。

杨凯斌
杨凯斌:先进半导体学院
可提升1万专才设计技能
雪州资讯科技与数字经济机构(SIDEC)总执行长杨凯斌回应《南洋商报》时指出,马来西亚先进半导体学院在芯片设计培训计划方面的经验,可以被用来提升1万名本地人才的芯片设计技能。
该学院将落户赛城,且享有芯片设计园区最高100%补贴,计划在6年内培养2万名半导体人才目标,以应对6万名工程师缺口。
学院的目标是培养1万3000名为工程师、5000名为芯片设计师及2000名为高阶讲师。
此外,国家半导体卓越计划(NSEP)已于今年2月招生,共有30间大学参与,60名学员接受25天的培训课程。

林福炎:吸引专才回流
政府可扮“红娘”牵线
北方大学经济系教授林福炎呼吁政府扮演“红娘”角色,为业者及海外人才牵线,以在短期内吸引他们回流大马,助加速国内半导体产业升级,打造如台积电及或三星般的世界级半导体公司。
“政府应把握全球市场转变机会,协调大马人才回流,主要这是首次,全球有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受地缘政治影响而选择出走,转移到大马。”
林福炎告诉《南洋商报》,大马确实不缺人才,也拥有很多国际人才,却面临人才流失高于世界平均值的问题。
他估计海外人才当中,有半数在新加坡工作,但回流的人才太少,有些甚至成为新加坡公民。
“这个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因他们并没有把海外学到的经验带回大马,让国内企业受益。”
由于在本地培养半导体人才,需较长时间才可见效,他认为大马要推动产业升级,短期内就需要利用人才回流及外资带来的技术转移,来加速产业升级。
缺世界级公司致人才不回流
林福炎也提到,大马至今仍缺乏‘定海神针’(世界级半导体公司),为人才不愿回流大马因素之一。
“我们只有中小型半导体公司,若要推动产业升级,本地企业必须靠外资技术和政府扶持,才有望进一步成长为类似台积电或三星般的大型半导体企业。”
一旦成功升级产业,国内半导体企业获利增加,就给得起更高薪资,国家赚得多,汇率就能持稳,进而吸引更多人才回马,形成正面的产业循环。
他也欣慰,政府看到半导体竞争比以往(70年代)更剧烈的趋势,目前正积极推动数码经济及大马半导体产业转型,成功吸引许多外资来马投资。
“外资来马,出现人才短缺为正常现象,因他们对人才需求较高,而培养工程师需很长时间,当务之急,只能利用人才回流应对缺口。”
他说,这方面大马是有机会的,因我国生活环境好物价便宜,人才回流意愿高,政府应积极的把他们从新加坡和台湾拉回来。
人才配培育方面,他指大马的问题在于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不匹配,故希望政府能开放公立大学与私人界合作,一起培育具有创业精神的工程师,而不只是专注于技职教育。
“基本上,公立大学的相关课程大部分跟不上企业脚步,政府应邀请企业进驻大学合作,为最后一年量身定制课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李荣昌:薪资偏低狮城抢人
革新制度市场深度自由
厦门大学大马分校经济学助理教授李荣昌说,半导体行业普遍反映,聘请工程师或半导体相关的优质人才存在困难。
“目前半导体人才短缺及流失问题确实存在,主要竞争对手是新加坡。人才流失主因包括汇率和薪资水平偏低,以及非完全自由的国家环境和歧视性政策。”
大马要吸引半导体人才回流,并留住人才,他认为政府一再强调的渐进式薪金制度是可行方案,但条件是需要企业积极参与。
人才培育方面,他说短期可以以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方式,解决半导体人力短缺问题,长期则需市场深度自由化和制度改革。
【总结】
芯片设计园区 升级圆梦动力
大马的半导体产业升级之路,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技术创新与高素质人才来完整化生态链,带动产业正面循环,积极增长。
这对确保我国在大国博弈、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中,保持韧性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整体产业链共同繁荣非常重要。
尽管与美国、台湾或韩国相比,大马的芯片设计生态系统仍在发展中,也面对诸多挑战,但芯片设计园区的成立,已被视为大马半导体产业升级圆梦的动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