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加纳利群岛未成年移民爆量 西班牙将移转4500人

(马德里7日讯)面对加纳利群岛爆量收容无证件移民的人道危机,西班牙政府6日与当地政府就转移未成年移民至全国各自治区间的“分配标准”达成协议,计划依协定移转4500名未成年人。

西班牙近2年来移民危机严重,铤而走险搭船经由海路抵达西班牙位于非洲西北部外海“加纳利群岛”(Canarias)的非法入境人数屡创新高,2023年接收3万9910名非法移民,打破历史纪录,2024年更冲到4万6843名,再度创下新高。

根据西班牙国家报(El País),加纳利群岛的收容所仅能容纳2000名未成年移民,但却接收了5800名无人陪伴的青少年和儿童移民,庇护资源严重匮乏,急需将超载的人数转移至西班牙其他自治区,以缓解爆量压力,并确保移民获得妥善照护。

西班牙青年与儿童部长瑞戈(Sira Rego)和加纳利群岛自治区主席克拉维荷(Fernando Clavijo)6日举行会议,同意一次性转移4000名加纳利群岛收容的未成年移民和500名北非飞地休达(Ceuta)收容的未成年移民,以减轻这两地的资源负担。

会议上就各自治区间需接收的移民名额“分配标准”达成协议,实际上与2022年政府和各自治区商定的标准相同,将依据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均收入、失业率、人口分布以及至今为止为接收移民所做的努力,譬如当前和过去几年收容的非正规未成年移民人数等准则来评估计算。

克拉维荷向西班牙其他自治区和各政党呼吁“人性与团结”,他强调,分配移民名额不是“领土或政治问题”,而是“解决人道主义灾难”,最重要的是尊重与维护这些未成年移民的人权。

克拉维荷指出,除了协定的分配标准之外,在实施转移时还会考虑其他因素,不会迁移幼童,以避免他们因为改变环境而再度遭受创伤。

瑞戈则表示,面对庞大的转移计划,虽然仍有“经济问题”待解决,但她强调政府打算提供“足够的资金”。

国家报道指出,这项协议仍需调整,并且必须得到国会的支持,但是右翼最大在野党“人民党”(PP)已对此分配准则表达批评,表示不会支持任何不对称、不公平的分配模式,因此本次协议只是谈判中的一小步,尚未能解决迫在眉睫的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联合新闻网

视频推荐 :

反应

 

商余

下南洋2.0/高玉梅

【听音观心】文/图|高玉梅

旅居中国逾十年。记得刚到浙江生活时,与德士司机聊天常被误以为是来自港台。

当时在强国面前,马来西亚的存在感似乎不高,还得解释这个与新加坡毗邻的大马实为“小国”,人口约只有浙江省一半。

然而,近年世局多变迁,近一两年,中国人开始跟香港人一样称此小国为“马来”,对她的亲切感与好感也迅速递增。

出海先去“马来”

疫情后的新趋势,不少人开始觉得现今最好的出路是出海,而对背景普通的平民,出海性价比最高的地方之一就是“马来”,网络上骤现一些有关移民到“马来”的博主,说出海先去“马来”。

这些博文说,大马气候地理佳,政策友好,人民涥朴,美食多,适合普通人来,要抓紧“全球搞钱”的机会。而且这里教育资源好,有学英语的环境,可能是几年后继续前往欧美最好的一个跳板。

想像一个世纪前,我的曾祖父和外公外婆,跟随“卖猪仔”的风势坐船下南洋,他们没有这么多资讯,也许也没有什么策略,只有必须找活路的决心与胆量。

身为第一次下南洋移民潮后代的我,现在看着近年兴起的“下南洋2.0”,却产生了好奇。而在这些中国新移民眼中,我的本土华人身分,成了他们口中所谓的“土著”。

我又想到,一个世纪前的所谓“土著”,面对一批又批南来涌入这片土地的中国移民,勤奋精明,目标明确,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冲击,也大约能理解那些“土著”曾经产生的猜忌和敌意。

走过不一样历史

清末民初,有闯关东和下南洋的移民潮。下南洋的,是来自闽粤的穷困灾民。听说,近年来到东南亚的中国人,有不少来自东北,且不少带着资本过来。我猜想着,他们会不会是一个世纪前“闯关东”那批人的后代?如果是,那当年这两批分别往东北和南方漂移的移民后代,就是在新马一带汇聚了。

只是,一个世纪以来,这两批人和他们的下一代,走过了很不一样的历史。

老话说的“穷则远走他乡,富则留守祖籍”,现在已不准了。现今出海的人,不仅是为了求生存求发财,应该是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阿邦阿迪互相成就

既然出海是寻找不一样的人生,想必“下南洋2.0”的新移民不想再陷回到浮躁的内卷中,并且会抛弃要把一切当成跳板的目的性和功利心。普世价值中的相互尊重,不是虚伪的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是为了要绊倒别人,占别人资源。从大国去到小国,大国人民也不再是必然的阿邦(大哥),可以是互相成就的阿邦阿迪(好兄弟)。

如果出海是寻找新出路,就别走回老路。短期移民,可能只想快点捞钱,捞够了就跑。而落地生根的人,经营的是在所爱的片土地上长居久安,有美好的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