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磋商水产品输华 中国日本对话达20共识

(东京23日讯)第6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22日在东京举行,由中国外长王毅与日本外长岩屋毅共同主持,双方达成20项重要共识,包括对日本水产品输华问题展开磋商等。
中国外交部指出,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丰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经济领域的内涵,共同致力于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的中日经贸关系。
加快服务贸易合作
中日达成的20项共识,包括:
●加强绿色发展合作,今年在中国举办第18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中日碳减排政策对话。加强绿色贸易投资合作。
●加强生态环境合作,今年中国举办第4届中日环境高级别圆桌对话会,开展中日青年环境工作者互访交流。
●双方就进一步推动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共同评估合作项目进展,继续推进在第三方市场的企业间经济合作达成一致。
●加快服务贸易合作,今年在日本举行中日服务贸易政策对话。
指篡改会议内容 日要求中删文
另一方面,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在首相官邸(行政中心)接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日本政府发现中国外交部网公布的内容,记载石破茂并未发表的言论,已向中方提出抗议,并要求删文。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外交部当天说,中国外交部公布21日石破茂接见王毅的会谈,但内容与石破茂所言有异,要求中方删除不符事实的表述。
针对中国外交部公布的“尊重中方阐述的立场”表述,日本外交部强调,“首相石破茂并未做出那样的发言”。
关税再交锋/陈金阙
用了一个笨拙的“朝三暮四”处方,特朗普最终硬是让全球贸易盟友乖乖向他缴交10%的关税——除了中国。
“朝三暮四”本出自《庄子》,原指养猴人玩弄花招欺骗猴子,如今被特朗普搬来用在关税上,难道他真把世界各国领导人当猴子耍了?
令人讽刺的是,有些领导人还真甘愿“被耍”,被耍完还得表示愿意多买美国产品,以示忠心。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买账,比如新加坡。新加坡表达了强烈不满——它对进口美国产品几乎没有征税,却仍遭美国施压“检讨”,结果反而被将了一军。
就马来西亚而言,原本美国征税24%,而大马进口美国产品只抽5至7%的税,亏可吃大了。但相较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其他东盟国家,又显得影响较小。
何况,美国在马来西亚贸易比重越来越大,像大马这类小国,哪敢捋虎须?还是不抗议为妙。结果10%新关税令一出,大马表面上当然拍手叫好,虽然实际上,美国这波操作是明降暗升。
中国不再陪美国玩
至于中国,特朗普在暂缓对其他国家征税时,特意加大对华关税,理由是“中国不听话”。中方的回应是4字:“奉陪到底。”
当美国关税升至145%,暗示只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拨个电话,一切尚可商量。
未料这一次中国完全没有配合剧本,没几天就宣布反击,将美国产品关税调至125%。
在双方两次对峙后,中国表示“不再与美国斗下去”,意即当关税加到100%以上已无经济意义。为了避免沦为笑话,中国决定之后无论美方如何再调高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这份文告可谓“软中带硬”:虽不愿傻干下去,但也不再陪美国玩下去。美国至今未有任何实质回应。
所谓关税,其实是进口产品的税率,通常由进口商缴付。若税率低,进口商和出口商或可协商承担;但145%的税实在太高,进口商承担不起,自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也就是说,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商品必然涨价,消费者只能用贵货。否则,美国商人就必须“就地制造”。
“美国制造”算盘打不响
然而,“美国制造”成本可能比中国高出3到5倍,即使加上145%关税,还是比本土制造便宜。
可见特朗普的“美国制造”算盘打不响;就连“打个电话”这招也石沉大海,一下子沦为国际笑柄。
风暴来临前,气压总是低沉。投资者如今小心翼翼,不敢造次。
不同的是,中国这一次已准备好打一场持久战。第一回合交锋,中国率先出招。我们拭目以待,看美国接下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