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台湾首位民选总统 李登辉辞世享耆寿98岁 

(台北30日讯)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今晚辞世,享耆寿98岁。他是台湾首位民选总统,主政台湾12年。随着他逝世,历史功过也留待后世评价。 

1923年出生的李登辉,曾一度加入共产党,取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博士后,返台服务,成为国民党员,并担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他曾出任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也是前总统蒋经国的副手,蒋经国于1988年病逝,李登辉继任总统;1996年,他更当选台湾首位民选总统,直到2000年卸任。 

李登辉主政期间,主导6次宪改,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确立总统直选、开放直辖市长直选,以及政府运作体制,赢得“台湾民主先生”封号。 


今年2月8日,李登辉因喝牛奶呛到而咳不停,紧急送往台北荣民总医院治疗。28日晚开始网传他逝世的消息。

反应

 

言论

赖清德不失“台独”本色/谢诗坚博士

赖清德在5·20的就职典礼上发表的长篇演说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和的,也没有充满火药味。

但如果深一层探讨赖清德的总统就职礼演辞内容,就不难发现他比蔡英文更为超前;也比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更为干脆利落。

他是用朴实的语言来阐述他的“台独”思想。例如他这样说:“希望中国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在对等、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以及学位生来台就读开始,一起追求和平共荣”。

接着他就不隐瞒地指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任何一个政党都要反并吞、护主权,不可为了争权牺牲主权。

提升台湾世界地位

除了否定“九二共识”外,赖清德进一步提升台湾在世界的地位,那就是它与世界各国都有贸易往来。

虽然没有设立大使馆,但也没有阻止台湾设立经济文化办事处,进行相关事务的交流。

在这个基础上,赖清德在演辞中提到最多的是“中华民国”及“台湾”的字眼,用以表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而且是一个主权国家。因此与大陆之间是没有政治上的联系。

究竟台湾与“中华民国”有何关系?这就要从二战结束后谈起。1945年日本战败,将台湾归还“中华民国”。

接着蒋介石就将台湾作为“中华民国”的基地。1949年蒋介石在大陆战败,全面退出大陆,迁移台湾另起炉灶。他扛着“中华民国”的旗号与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相互对峙。

初时联合国还是接受台湾为中国代表,直到1971年联合国才把中国请回来,“中华民国”也就退出国际政治舞台。这两者怎能说是没有关系呢?只能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这就是两者的因果关系。

以蒋介石的性格,他至死也不会顺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有人认为除非蒋介石的反攻大陆成功,不然中台统一是不可能的。

为此,邓小平在19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以统一国家,但无法得到认同,毕竟这是蒋介石不变的立场,也是民进党的立场。

随着蒋介石和蒋经国在七八十年代走向夕阳,一个新崛起的政党应运而生,它就是在1986年9月28日在台湾成立的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这个政党是与国民党对着干。

也就趁着国民党内部失调之际,这个政党大胆地在1988年4月的第二届全球会上提出“台独”主张,而获得通过,并列入党章。

不过,民进党对台独也有下列的要求:

如果国共片面和谈,如果国民党出卖台湾人民之利益,如果中共统一台湾,如果国民党不实施真正的民主宪政,则民进党主张台湾应该独立,并重申台湾的国际主权独立,不属于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台湾国籍之变更,必须经过台湾全体住民的自决同意。

“阻止”中国统一台湾

民进党这一招也等于“否定”和“阻止”中国统一台湾。在党章中已明白地告示。

不过,当1996年台湾首次举行总统直选,国民党的李登辉在当选后,他的“台独”理念也就油然而生,促成民进党的陈水扁在2000年当选总统而打败国民党的连战。

这暴露了国民党内已有人认同民进党的立场。

即使后来台湾民进党的三位总统(陈水扁、蔡英文及赖清德)先后将台湾地位与中国越拉越远;尤其是美国只在言论上否定台湾的独立,而实质上是维持中台分割的局面,以致直到今天中台各方包括马英九在内仍然找不到和解的门匙。

虽然台湾民调超过90%都是要保持现状,但也不等于是赖清德的“台独”论。究竟民进党要带领台湾走向何处?

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当选副总统的萧美琴也不是泛泛之辈,她与美国上层的关系不错,也可以成为左右台湾政策的吹哨人。

除非她把心一横将台湾往美国推,否则中台的对抗相等于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过去孙中山为建立“中华民国”要驱除鞑虏,后来发现错了,因为满人也是中华民族,何来鞑虏?

同样的,新台湾人也是中华民族,又何来形成新的体系?这是对中华民族的大颠覆。不知赖清德如何向世人交代他的这一奇怪的逻辑:“台湾人不是中华民族”。

对此而言,未来的台海只有更动荡不安而不会风平浪静。为此,赖清德要对他自己的“台独”言论负起很大的责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