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无限镜室

目前在美国纽约举办的“无限镜室”是日本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超级梦幻创作系列。它们融合了各种各样的发光物体,让参观者沉浸在眼花缭乱的环境中,并通过反射和重叠产生迷幻效果。自幼饱受幻觉、强迫症与恐惧所苦的这位艺术大师,如今虽已是88岁高龄,却仍然创作量惊人。



反应

 

职场

华人创意教父包益民 “卖”等伯乐不如学会自己

报道|郑美励

图|受访者提供

国际知名创意设计师包益民从平面设计起家,不断拓展边界,涉足时尚设计到广告、媒体、品牌、地产、艺术等领域,作品遍布两岸三地,被誉为“华人创意教父”。

他可以谈设计、广告、时尚、商业,还可以谈美食、跑车、人生、出版……这回就听他谈谈商业案例。

2018年,他促成日本殿堂级前卫艺术家草间弥生与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跨界合作,这一瞩目的艺术商业联动案例,带来什么启示?

在1966年出生的包益民是横跨创意产业多重领域的多面手,他联合创办了主打创意与设计的《PPAPER》杂志并衍出生好几本的杂志和商品、参与制作陶喆《今天没回家》的MTV、设计《周蕙精选》唱片封面、为2004年宜兰童玩节做视觉规划、担任国外知名插画家与创意设计师经纪人、为百货公司提供咨询……从广告、杂志、书籍,到产品设计、品牌顾问、房产规划,再到前沿的加密艺术,他几乎涉足了创意产业的每一个角落。

“我是个很奇怪的人,我永远喜欢做我做不到的事情!”不管做什么事情,包益民总是对别人做的事更感兴趣也觉得更好玩。当他还是一名平面设计学生时就对广告行业充满好奇。后来,在广告界闯荡的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艺术领域。如此循环往复,建筑、法律,甚至更多的未知领域,都曾点燃过他的热情。对玩心很重的他来说,尝试新鲜事物是一种乐趣,一种不断探索自我的方式。

多元兴趣和广泛涉足不仅丰富他的个人经历,更让他除了专业之外还累积多个技能如分享、教学、策展、行销、经纪,为他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促成跨界合作

在包益民拥有的一系列技能当中,经纪人的角色无疑很具挑战性。他的角色就如同媒人,要促成品牌与全球顶尖人才(摄影师、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名人)之间的跨界合作。

譬如台湾房地产发展商忠泰建设 x 時尚大帝卡尔拉格斐、中国别克(Buick)汽车 x 卡尔拉格斐、喜茶 x 日本“潮流教父”藤原浩、京东x 草间弥生、Marc Jacobs同名创办人出席上海时尚盛典等,背后都有他出力。

如果用婚嫁来比喻品牌找全球顶尖人才合作,很多时候双方并不一定是门当户对,更可能是其中一方想“高攀”而另一方是否愿意“低嫁”。

不完全从钱出发

当品牌提出目标人物,去说服顶尖人才点头同意,正是包益民的工作。过程自然不容易也有很多眉角,一个良心建议就是别以为发动银弹攻势就能见效。

以京东要找草间弥生合作联名购物袋为例,如果告诉对方:“我给你很多钱请你设计购物袋,你只要花个几分钟就能设计出来,好不好?”

暂且不说草间弥生作何反应,包益民直指上述提议完全从客户角度出发,并非是艺术家的追求。在这起案例中,草间弥生最初并不感兴趣,也没有说明原因。

或许是,艺术家不喜欢自己的艺术品被丢掉(购物袋是容易被丢弃的消费品),也可能是作品集上多了购物袋对艺术家而言是可有可无,再来也可能是艺术家不一定最看重金钱,毕竟他们可能更有钱,或者有大把人捧着钞票来找他们合作。

打动草间弥生

包益民怎么打动草间弥生?碰了软钉子后他改变战略,把草间弥生研究透彻,了解到她对传递爱、菊花的独特情感后,他用菊花把合作提案制成一本书,邮寄给对方以示尊重(之前采用电邮发送提案),而一个强而有力的说服点是——“你可不可以用这3个袋子把你的爱分享给中国?”(备注:草间弥生对南京大屠杀怀有愧疚感)

所以后来才有了2018年京东与草间弥生合作推出3款艺术联名帆布袋,这是她与中国品牌的首次合作,也是京东与殿堂级艺术家的首次跨界合作。

要得到所要 先给对方所需

通过这些跨界合作项目,包益民深刻认识到:在谈判桌上,要想获得对方的支持,首先要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满足需求,否则的话会不停碰壁,但机会不一定有第二次。

“你一定要知道对方要什么东西,你要花时间去做研究而且你确保这个‘点’是他很想要的,他才会有兴趣。尤其是这些大牌,如果他没有听到他想要的,他不会给你回答。所以你是要把客户(委托方)要的东西转换成艺术家喜欢的版本。有时候你提一个提议如果很烂,他不会再看你第二个提议,所以有时候真的只有一到两次的机会去做对的事。”

让对方感骄傲

包益民在2004年联合创办的设计杂志《PPaper》采访过无数世界各地的创意精英如Hedi Slimane、Damien Hirst、Zaha Hadid等,也是一个经典案例。

当初杂志只有80页,但想要每一页都很漂亮是不容易的事,同为设计师的他有了一个一石二鸟的想法——给予设计师多达20至25页展示作品。

“我给了25页其实是两个原因,一是我没有东西放在我的杂志,二是我放了一个作品集其实很漂亮,对方也会很骄傲,世界上没有人给25页的报道,最多4页吧。所以很多人可以跟我们合作,是因为我解决了他的一个问题。等我做完了,我可以卖他100本,他可以拿去给朋友看,等于是有人帮他做了一份迷你书。”

想法重于方法

在包益民过往接受的访问当中,曾多次提及在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学到的最重要一堂课是教他怎么成为推销员。

一名老师更说:无论你是建筑师、艺术家、产品设计师还是电影人、摄影师,不论做任何行业你首先都是一个推销员,你这辈子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推销你自己。成为一个优秀销售员并不需要天赋,只要有动机再加上努力就能做到。

疑惑甚至反感

叫艺术系学生要做好行销,无疑就像和文人谈钱那般格格不入,也似乎是对艺术的亵渎。包益民当时曾感到困惑、疑惑甚至反感,但渴求改变现状让他认可了上述概念并全身心地投入要把自己训练成为优秀销售员。

回顾这段经历,他得出结论:想法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大多数人在面对难题时都寻找解决方法,但他认为调整想法远比单纯寻找解决方案更为重要。

训练自己成为推销员便是一个例子,倘若也当初不接受这个概念就不会作出改变,或许就难以制作出打动如卡尔拉格斐之类顶尖人才的提案,让他们说yes。

受既有观念束缚

再以减肥为例,一个人想要减肥,首先得有减肥的想法才有可能成功,“方法永远是次要,我们碰到任何问题,其实先要解决的是我们的想法。”

当然,知易行难,否则也不会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三岁定八十”的老话了。他承认改变想法的难处就在于人类会受到既有观念的束缚并建议可透过与朋友交流、阅读、宗教信仰等来打开心胸,让自己更具开放性。

“前提是你要相信你的心态会决定现有的解决方案和行动,你才会愿意花比较多的时间在思考上。我是不是真的想要减肥?我是不是真的想要做人圆滑?因为如果我想要变圆滑,我真的想做,我就会去做,可是如果我不觉得这个是重要的,它不会做到。”

快问快答-从设计获得掌声

问:设计的初衷是要让生活变美好,为何有些设计令人不快呢?(譬如会溶解的吸管)

答:根据我的观察,通常会成为设计师的都是在家里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他通过设计想要从美得到一些安慰和掌声。这就像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拥抱,以弥补童年时未曾得到的情感满足。

所以很多人做设计不是为了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而是为了他可以得到一个拥抱。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师是自私的,只是他自己没有得到拥抱所以一辈子都在找寻。

其实许多人都曾在童年时经历过缺乏安全感的感受,有些人选择通过权力来满足不安全感,另一些人选择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有些设计为什么会做出一些改动,当你去追踪设计师时可以发现与他们的成长背景有关,有些设计师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到舒适而创作,并不是让消费者更舒适。

问:工作出现瓶颈或倦怠感,你的建议是?

答:朋友的影响力很大。我之前去高空弹跳,本来想克服恐惧,结果最好的朋友没去,教练说可以不跳我就没跳了。我朋友说如果他去了,一定会鼓励我跳。

所以我们其实需要朋友的帮助。如果你的朋友无法帮助你,你就要另找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你想换工作,就多和经常换工作、很开心的人交往,那个人才能帮你,你不能去找一辈子不换工作的人,他会打击你;你想买豪车,就和开豪车的人混在一起;你会发现,和这些朋友在一起,你会受到影响,找到方法(比如优惠,买到像新车的二手车),实现目标。

一个人很难有强大的意志力,一群有共同目标的朋友可以互相鼓励,一起进步。比如你想减肥,如果你的朋友每天都拉着你一起跑步,你就很难偷懒。所以,想改变自己,先从交对朋友开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