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缅甸新政府 经济不给力
昂山访华盼中国投资

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枝(左)首次以官方身分访华,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这是两人去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面时握手。

(北京17日讯)缅甸实权领袖,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枝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今日起访华5天,是缅甸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缅甸领导人首次访华,昂山素枝会到访北京及其他城市。

外界关注,昂山素枝本次访华将聚焦两大问题,包括是否重启中国投资的密松水电站项目,以及其他经济合作问题寻求中国帮助。



经济遭遇瓶颈

全民盟政府在世人期待中上位,但原本蓬勃发展的缅甸经济却突然遭遇瓶颈。缅甸投资与企业管理部12日公布,今年4 月到7 月期间,也就是新政府上台后的头四个月,缅甸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只有3.8 亿美元(下同,约15.2亿令吉),与去年同时期的26亿美元相比,出现了巨大的下降。

该部主任温昂将外资下降归咎于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政权更替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使得一些外国资本采取观望态度;其次,新政府的职能部门动作迟缓,一个专门负责批准外资项目的委员会迟迟没有组成,造成待审批项目的积压。

第三,新政府的经济政策于7 月底才迟迟公布,这项政策涉及了“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私有化”等12个方面,但外界普遍认为其内容过于空泛,缺少具体可实施的步骤,对于如何将国有企业私有化以及私有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军方的利益,政策中都没有披露。

密松水电站受瞩目



越来越多的缅甸人相信,若想实现新政府的经济目标,缅甸决不能拒绝来自中国的资本。昂山素枝此次访华的主要议程之一将会是中缅两国的经贸关系,而备受瞩目的密松水电站也将是一个不可能绕开的话题。

实际上,境外资本未能大举进军缅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缅甸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运输水平跟不上,电力缺乏到惊人的程度,只能满足国家电力需求的30%。而对于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中国资本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缅甸今日商报》15日指出,中国资本决策迅速、愿意承担别人不愿承担的风险、着眼于长期目标,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下,中国敢于进行庞大的投资,并有政府的强大支持,缅甸必须把握机会引进中国资金。

仰光市中心班都拉公园上周连续3天展出超过100名漫画家以和平为主题的作品。一名僧侣驻足观赏。(法新社)

昂山访华传递哪些信号?

当前,缅甸政府施政进入新阶段,全力推进的21世纪“彬龙会议”召开在即,在这个时机,昂山素枝选择访问的第一个非东盟国家是中国,此行的目的及目标等引起外界普遍关注。

互动频繁彰显友好

新华社分析认为,全民盟领导的缅甸政府会偏向西方、与中国渐行渐远的言论根本站不住脚。中方一直与民盟保持良好的交往和沟通,缅甸新政府也致力于与中国大力发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去年6月,昂山素枝首次访华,全民盟胜选后首次接受新华社专访。今年4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缅甸,成为缅甸新政府成立后第一个访缅的外长。7月,王毅与昂山素枝在寮国永珍再次会见。

昂山素枝表示中国是抱有善意的最大邻国,两国人民是好邻居、好朋友。

中国助力推动和解 

昂山素枝今年1月在全民盟举办的独立节活动上致辞时说,实现民族和解和国内和平将是民盟领导的新政府的首要任务。

推动缅甸和平进程的21世纪“彬龙会议”将于31日开始举行。有分析认为,推动民族和解进程是昂山素枝此行访华的重要议题之一。

发展经济招商引资

王毅4月访缅时说,中国目前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占缅对外贸易总额的40%。中国也是缅最大的外资来源国,中国投资占缅吸引外资总额的50%左右。

昂山素枝说,缅方赞赏中国为缅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解进程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值此缅发展建设的重要时期,希望中国作为缅的好朋友继续予缅以支持。

密松水电站早原本预计2017年首台机组发电。

密松水电站重启难度大

缅甸政府能否吸引更多的中国资本,密松水电站项目的命运将会是一个风向标。

密松水电站项目一直受缅甸民间反对,据报缅甸分析人士表示,缅甸新政府仍未有解决方案,也未有打算赔偿,中方肯定会提及这个项目,昂山素枝无法回避。

2011年停工至今

据中国《环球时报》报道,2009年,中电投云南国际同缅甸方面达成了共同开发伊江上游水电的协议,规划建设密松、其培、乌托、匹撒、广朗普、腊撒、耶南,7级流域梯级电站和1座施工电源电站。

项目在2011年9月停工,至今久拖不决。

缅甸总统廷觉12日宣布成立一个涉及密松水电站的审核委员会,旨在有效审核包括密松项目在内的克钦邦水利发电站。

对于缅甸政府的这一举动,一些观察家认为,这是密松项目出现转机的预兆,而另一些分析人士则表示,这不过是程序性的举措,缅甸政府为将来裁定密松水电站的最终命运收集“证词”。

《环球时报》分析,密松水电站重启的难度较大,但只要本月底举行推动缅甸和平进程的21世纪“彬龙会议”有成效,其培、乌托、匹撒等6级水电站是有很大可能重启的。

密松水电站早在2009年12月举行了盛大的前期工程开工仪式。

全民盟推12新政策外界关注缅经济新政

缅甸全民盟政府近期发布了执政以来首个经济政策文件。这份文件仅3页内容,包含12项经济新政策。尽管缅甸政府的这些经济新政“言简意赅”,却受到国际政商界关注。

不少经济专家认为,缅甸的经济新政作为政策宣示公文,传递了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省邦之间的自然资源利用、支持民族和解与和平事业的”经济宗旨。

导向十分明确

仔细研读可以发现其针对性和导向性十分明确,紧扣投资者心理。

一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经济政策文件中写道,计划加强吸引外国投资的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实行透明稳健的公共财政政策,还将一些政府系统数字化,促进依规办事。

二是透出不少诱人商机。经济政策文件中提到,缅甸政府将致力发展基础设施,优先快速建设电力、道路交通、港口等。经济新政还写入有关“能力建设”内容,包括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三是经济新政规划长远。在经济政策文件中,缅甸政府没有提及本国的丰富资源,更多地是提及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

文件中还写道,缅甸经济应平衡协调发展,发展制造业,政府还将金融扶持农业、养殖业和中小企业。

观察人士认为,缅甸政府发布的经济新政体现民盟的经济思路,是一份较好的蓝图。不过,在未来施行阶段,尚需细化和填充。

缅甸近日饱受洪水之苦,伊洛瓦底省首府勃生市灾情严重,一名女子被迫涉水而过。(法新社)

国家元首级招待昂山中国视为外交胜利

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枝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是她东盟以外首个到访国家,而非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中国舆论普遍认为是“外交胜利”。

去年6 月,昂山曾以在野党主席的身分首次访问中国,中方对外宣称是按照“党际交流”的规格进行的接待。而对于本周的访问,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说法,她将受到“国家元首”级待遇。

昂山将首次出访的东盟以外国家确定为中国,有中国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胜利,而缅甸媒体则谨慎表示,这不过是新政府对于大国再平衡政策的体现。

自从4 月全民盟正式入主缅甸新政府以来,昂山已先后出访过寮国和泰国,并将于下月访问美国。    

尽管缅甸总统府发言人卓铁拒绝向媒体提供昂山访华的具体议程,但外界普遍认为,缅甸民族和解进程,以及中缅经贸关系将是她此次访华的主要议题。

救援人员在伊洛瓦底江淹水地区堆置沙包,防范洪水肆虐。(法新社)

缅甸力促民族和解中国起到关键作用

全民盟自去年11月大选过后,就开启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和解”的核心任务。

执政4 个多月来,全民盟政府小心翼翼行事,与军方保持相对“和睦”的关系,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鲜有与军方利益发生冲突的,对于军队持续在缅北局部地区与少数民族武装发生的交战也采取“不发声”的态度。

突显“军民和谐”

昂山素枝本人多次与缅军总司令敏昂莱会晤,并在烈士节期间与军队高级将领及家属们共进家宴,突显“军民和谐”的气氛。

本 月8 日,在与军队总司令敏昂莱会晤后,昂山素枝宣布,旨在实现全国性停火的21世纪“彬龙会议”将于本月31日举行。然而,距离会议的召开只有几周的时间,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却显得仓促而缺乏细节。

7 月底,与中国关系最好的两支缅北少数民族武装——佤邦和勐拉军发表声明,全力支持缅甸全国和解的主张,并表示将会派代表参加21世纪“彬龙会议”。

但是,另外三支少数民族武装——果敢军、德昂军、若开军——能否出席21世纪“彬龙会议”至今仍是个疑问。在这个问题上,昂山素枝与军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昂山希望所有的少数民族武装都能够纳入到和平进程当中,而军方坚持不承认上述三个组织的合法性。

反应

 

德国之声

那些年中国总理记者会的“金句”

(北京6日讯)今年的中国全国人大尚未开幕,中国官方就发布了会后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的消息。已有30多年历史的总理记者会一直被视为两会重头戏,既是中国总理的高光时刻,又是外界了解中国领导人个人风格的难得机会,有时甚至很有料。

中国已故总理李克强2020年5月28日在当年推迟举行的全国人大会议闭幕记者会上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就业那就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李克强的“数字经”

2020年正值习近平要求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最后一年。当局大力宣扬“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在这个时候,李克强爆出“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样的拒绝粉饰太平的数字,无疑让牺牲民生,执意推进新冠清零政策的习近平脸上无光。

李克强不止一次在总理记者会上揭露问题,在2019年3月15日的人大记者会上,李克强也透露了一个涉及民生的重要数字,他说:“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我们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人民币),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

温家宝的“名言警句”

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担任总理的温家宝被视为擅长以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风格打温情牌,回答记者提问时总是旁征博引、名言警句信手拈来。

在2003年“两会”记者会上,新出炉的总理温家宝坦言“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他还引用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达自己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报国的心愿。谈两岸关系时,温家宝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书法名家于右任的《望大陆》中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作为时任总理在他的最后一次记者会上罕见地正面谈论政治改革问题,并告诫警惕文革复辟。他说,“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

温家宝的这番话没有成为先声,而是成为绝响。作为中共二号人物,温家宝多次呼吁政改,但却无法推动政改。现如今,人们看到,温家宝担心的这些问题正在葬送中共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

朱镕基的“自嘲”

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总理的朱镕基语言朴素通俗,也不乏幽默,甚至敢于自嘲。

在人大闭幕后的记者会上,他曾被问道:“人们称您为‘经济沙皇’等,您对此有何感想?”朱镕基直言“我不高兴”,并表示:“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谈到反腐决心,他说,“我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

2001年3月15日朱镕基在人大闭幕记者会上回答关于退休之后做什么的提问时说:“我是很佩服你们新闻记者的执着和毅力,总是要把这个问题追个水落石出,但是我刚才已经讲过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怎么回答你呢?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地干工作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

李鹏的“严谨”

据中国官媒报道,1987年11月担任代总理、1988年4月至1998年3月担任总理的李鹏在1988年4月13日举行的人大记者会上被记者请求谈谈人生信条。李鹏回答说,“我非常欣赏实事求是这句话,希望做事情不做则已,一旦要做,就要把它做到底。”

在这次记者会上,李鹏还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包括铁道部部长丁关根辞职、对知识分子的所谓“压制、镇压”和所谓的总书记与总理“在改革问题上有分歧”等各方面问题。据中国媒体当时报道,针对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提出的关于他和周恩来的所谓“特殊关系”问题,李鹏坦然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做了澄清。中国官媒称,一位外国记者评价李鹏总理很“严谨”。

在1993年3月31日的记者上,有记者向李鹏提问,“在今后五年任期内,您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李鹏回答说,“我们要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特别要关心那些现在还没有解决温饱的群众的生活。”

李强的“绝唱”

现任总理李强2023年3月在人大会议上被任命总理,之后的人大闭幕记者会成为其“首秀”。中国媒体当时还以海报形式摘录其金句做宣传。谈中国经济前景时,李强说,“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谈民营企业时,他称,“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谈人口问题时,李强说:“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谈政府施政,这位新任政府总理表示,“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都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特别是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这次记者会上,李强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

中国官方3月4日在人大开幕前一天宣布,“今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不举行总理记者会。如无特殊情况,本届全国人大后几年也不再举行总理记者会。”这一消息意味着,除非出现官方语境中讳莫如深的“特殊情况”,2023年在人大记者会上的首秀已成为李强作为中国位列第二的领导人的绝唱,30多年来总理记者会金句频出的历史从此翻篇。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