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苦熬38年出头天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养出奥运金牌女儿”

(华盛顿3日讯)2023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成功研发信使核糖核酸(下称mRNA)疫苗的科学家卡里科和韦斯曼。

但或许鲜少人知道,卡里科(Katalin Kariko)从大学时期就开始研究mRNA疫苗技术,中间甚至还遭遇没有经费导致研究中断、学校降等驱赶、羞辱等情形。

卡里科1955年在匈牙利出生,自幼就对生物化学有浓厚的兴趣。早在1961年就有科学家发现mRNA的存在,当时科学家注意到mRNA的特质,能透过传递讯息到人体内,教育、引导人体细胞来抵抗病毒。

虽然当时mRNA就被认为是十分先进的技术,但是人体免疫细胞杀死mRNA,所以大部分的科学家到最后都选择放弃研究。

卡里科1978年进入大学后就决定要彻底研究mRNA技术。她甚至在1985年与丈夫变卖家产,前往美国寻求研究机会。但中间也是历经多次困难,甚至没有人相信他可以成功。

到了1998年卡里科遇到同校研究免疫学的教授韦斯曼(Drew Weissman),对方看出卡里科研究的可贵之处,便提出携手合作。

这两名科学家在2005年找到mRNA不被免疫系统杀死的方式,获得阶段性的成功。

之后斯坦福大学教授罗西注意到卡里科的论文,决定运用她的发现于2010年创立了药企莫德纳公司,卡里科也因此获得300万美元(约1417万令吉)的授权费用。

之后虽然德国的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曾扬言要邀请卡里科担任公司副总执行长,但实际上却是口惠而实不至。

也由于卡里科的研究实在对人类太过重要,遭到业界埋没名声的情况,让不少学术界的研究员感到愤怒,便开始帮卡里科叫屈,卡里科本人甚至也开始接受媒体采访,这才让mRNA与卡里科之间的故事曝光在大众眼前。

卡里科曾表示,自己对赚钱没兴趣,拿到授权金后也无意退休,因为她就是希望能够每天做实验。而除了突破mRNA的限制外,卡里科另外一个骄傲就是培育出拿过奥运划船金牌的女儿法兰西亚。

法兰西亚曾公开表示,母亲卡里科对于实验的积极、热情,也是激发自己对于划船训练的专注,“正是母亲这个不放弃的个性,让我得以专注在训练上,并且拿到奥运金牌”。

反应

 

国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 希望武力镇压历史不再重演

(斯德哥尔摩7日讯)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国作家韩江说,看到韩国再次经历戒严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希望以武力或高压侵犯言论自由来控制局势的历史再次重演。

韩联社报道,韩江6日受邀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纪念记者会时表示,在过去的几天,很多韩国人可能也和她一样受到很大的冲击。

韩江感叹:“我曾为创作《少年来了》研究1979年的戒严历史,却没想到在2024年冬天再次目睹戒严的出现。”她强调,与过去不同的是,现今的局势被全面直播,让所有人得以见证。
 
她说,年轻警察和军人的态度也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在意料不到的突发情况下依然要作出判断,面对内心的冲突,最大限度地消极行动。

韩江说,从下达戒严命令的人的立场来看,虽然是消极的。但从普世价值角度出发,她认为这是一边思考、判断、感受痛苦,一边寻求解决方案的积极行为。

韩江因其小说《少年来了》,探讨历史创伤与人性脆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书以1980年光州民主化运动为背景,描述1980年韩国军队屠杀数百名学生和无辜平民的“光州事件”。为了替光州事件受难者发声。她在记者会最后呼吁:“希望未来能远离强权压迫,让普世价值引领社会进步。”
 
关于自己的小说《素食者》(又译《素食主义者》)被家长认为不适合学生阅读的提问,韩江说,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打上“有害书籍”的标签,并在图书馆下架,着实令她心痛。

今年10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审机构瑞典学院将2024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韩江,以表彰她“用强烈的诗意散文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

韩江是韩国乃至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