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1973年泰国学运 浴血逼军政府垮台

1973年泰国学运,又称10月14日事件(或称悲悼日),是泰国政治的分水岭事件之一。事件导致反共的军事独裁者他侬首相下台,并促使泰国政治转型,也反映了泰国大学生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1950年代起,左翼思潮开始进入泰国校园,许多学生开始发动学运及示威游行,反对政府的亲美政策。泰国学运由此萌芽。

1972年11月,学运组织“全泰学生中心”发动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当时选择这个议题算是一种策略行动,既不会直接踩到军人首相他侬政权的底线,也可以对大众显示学生对社会的关心。活动赢得了大众的普遍支持,官方也无法直接干预全泰学生中心的运作。

1973年10月6日,提拉育等11名社会运动者在曼谷闹区派传单,呼吁政府及早起草新宪法。结果遭到警方根据集会禁令中“不得聚众多于5人”的规范逮捕。之后陆续有多名学运领袖被捕,且被拒保释,副首相巴博控告提拉育等人意图颠覆政府。

10月9日,2000名法政大学学生发动反政府示威及守夜活动,朱拉隆功大学学生及数名教授也于此时加入。同时,政府为因应抗议活动,秘密组织了以巴博为首的危机控制中心。巴博11日同意会见学生,学生要求政府释放,但遭到巴博拒绝。同时为因应逐渐上升的抗议人数,示威根据地移至法政大学。此时的示威人数已经达到了5万人。

10月13日,40万人上街游行至民主纪念碑,要求政府释放被捕者。政府迅速答应该项要求,并承诺永久宪法会预定于1974年10月颁布。在政府答应要求后,学生答应回到学校,然而仍约有20万学生拒绝解散,领导人社讪决定率众前往皇宫寻求泰王普密蓬的答复。

隔日学生到达皇宫,并与王室发言人见面,发言人要求学生解散,学生也同意。于是警方设置路障,让学生能往单一方向解散。但因为群众数量过大,警方设置的动向使很多学生根本动弹不得,但警方拒绝分流人潮,导致学生不满。后来因为不明原因,群众开始躁动,开始发生了一些零星警方对民众的暴力事件。在上午在皇宫附近发生了几场炸弹爆炸案后,警方开始攻击学生。于是在接近中午时,双方之间的冲突全面引爆。

77人死857人受伤

当时军政府出动了坦克、直升机、步兵来支援警力。事件造成77人死亡,857人受伤,拉差丹侬大道附近多栋建筑着火,军队更接着占领了法政大学。他侬下令陆军总司令克立进行更大规模的武力镇压,但遭到拒绝。此时,同情学生的群众加入抵抗,示威群众顿时暴增到了50万人,到了晚间军队终于撤出。

随着政治危机逐渐扩大,普密蓬召集他侬入宫。下午7时15分,泰王于电视和收音机上宣布,他侬请辞,军政府内阁解散,并主张国家应该重返宪政。

警察总部周围的示威则持续到10月15日,群众要求必须剥夺他侬军事长官的身分。后来,他侬、巴博,以及纳隆上校夫妇流亡国外,事件迅速平息。同日,国王任命文人部长讪耶教授担任临时首相,为泰国宪政史上第二度短暂的文人统治。

反应

 

要闻

塑袋装大麻图闯境 男子合艾旅游回国被捕

(加央13日讯)一名30岁男子从泰国合艾旅游回国时,试图将10克重的块状大麻藏在塑胶袋内入境,不料却遭关税局截查,当场被捕。

据玻州关税局主任依斯迈透露,该名男子与7名家人及朋友同行,于本月2日下午3时30分,搭乘一辆泰国注册的客货车,经巴东勿刹关卡入境马来西亚。

“执法人员指示乘客将随身行李下车检查时,发现车后座遗留一个塑料袋。要求物主配合检查后,从中搜出两瓶藏有块状大麻的玻璃瓶。该男子当场被捕。”

罪成恐坐牢5年

依斯迈表示,嫌犯企图用装满食物和饮料的塑料袋掩盖大麻的存在,但未能瞒过检查。

“据估计,这批大麻市值约200令吉,而涉案的豪华客货车价值约17万令吉也被当局充公。涉案男子已于近日在加央法庭被控。”

他说,当局正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6条文调查此案,一旦罪成,嫌犯可面临最高2万令吉罚款、或最高5年监禁,或两者兼施。

依斯迈提醒公众,尽管泰国已合法化大麻,但在大马,大麻仍属违禁毒品,携带或私运入境都将面对严厉处罚。

此外,玻州港口关税局执法员也在武吉布爹岸边巡逻时,于草丛中发现两袋压缩块状大麻,总重达30.01公斤,估计市值达9万3000令吉。

依斯迈透露,这批毒品疑似通过渔船从邻国海运入境后,暂存于此等待接应人前来取货。

“当局已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39B(1)(a)条文展开调查。”

他说,该局也于11月21日至本月11日间,分别在4向突击行动中,分别充公价值1300令吉的逃税香烟、1万5500令吉的逃税烈酒、60公斤哥冬叶,以及从浮罗交怡免税岛运出的9件虚假申报二手家具。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