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大马过年气氛浓
中国媳妇忘了乡愁

卢海华远嫁大马5年,每年亲手烹制家乡年菜予大马家人品尝。

华人新年讲究一家团圆,但对于远嫁到大马的外籍媳妇,或在大马落地生根的外籍女婿,无法在自己家乡过年,在大马过新年是否倍感亲切还是不太习惯?

《南洋商报》走访数个外籍媳妇和女婿,不妨聆听他们的的感受和体会。



大马华人向来重视庆祝华人新年,气氛浓厚不言而喻,我们也努力保留中华文化和习俗,这让中国媳妇卢海华在马过年感受深切。

卢海华因为生意与丈夫认识,两人情投意合,2011年嫁到大马。

大马新春气氛不逊中国

她每年在大马过新年,听着新年歌、看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民间团体举办新春活动如舞狮舞龙等,在这种浓烈的新春情景感染下,现在也已融入本地过年的氛围。

卢海华向《南洋商报》表示,大马过新年的气氛不逊于中国,在中国,除了政府举办的春节活动会有人潮外,地方上的新春活动则不多,年轻人也很少参与。



家乡派红包含义变质

“这里的民间团体会举办新春团拜,也会有抛柑庆元宵的活动,在这里过年倍感亲切。”

她说,大马的家家户户常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新年派发红包包含祝福的涵义,但在中国江西老家,近一两年平民住家才开始挂灯笼,派红包的定义也开始变质,成为一种形式和攀比。

“我觉得很特别的是,这里过年过节,甚至结婚喜庆,都可以吃到烧猪。在家乡,只有重大节日,烧猪才会成为桌上菜肴。”

另外,每逢新年,江西老家会贴春联,但大马这里通常举办挥春比赛,住家反而少贴上春联。

亲煮江西年菜幸福满溢

身为中国媳妇,卢海华每年亲手烹煮中国年菜予家人享用,让家人感受到幸福。

蔬菜为主要食材

她说,江西地道年菜是以蔬菜类为主要食材,不像大马的菜式多数偏向肉类。

“我们家乡年菜有一道主菜类似盆菜,但主材料是蔬菜,肉类是搭配,也有海鲜和鱼等佳肴,大马的家人都很喜欢吃不一样风味的年菜。”

她本身没有刻意学大马菜式,但她很有兴趣学习烹煮叻沙和娘惹糕,希望日后有机会煮给中国的家人尝试。

纵使大马和中国在庆祝新年有些差异,卢海华认为,可以有两种体验也算是一种文化交流,她觉得很好。

卢海华(右)与丈夫锺胜强(右三)一家人吃团圆饭,场面温馨。

没面对生活文化差异

卢海华也分享自己因为生意与丈夫有接触,但两人其实没有生意来往,反而成为朋友关系。丈夫更因此飞到福建找她,两人觉得彼此想法和人生价值观都很接近,发展成为恋人,再后来决定远嫁到大马。

“丈夫诚恳、务实和负责任打动了我,让我觉得可以付托终生。”

她说,因为自己很早就离开家乡江西到外工作,适应能力不错。

嫁到大马,生活和文化方面没有面对太大问题,加上公婆对她都很好。

“家公和家婆都用华语跟我交谈,虽然他们都说客家话和广东话。但我要我的女儿学客家话和广东话,因为是这里的地方语言。”

“也有贤慧中国媳妇”

卢海华不讳言,比较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来自中国的女孩都有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

勿以偏概全

不过她没有面对这方面的问题,身边的人待她都很好很亲切,让她不感负担

“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还是有人品好和节俭勤奋的中国媳妇。”

反应

 

商余

火灾沉思录/黑九

文|黑九

近日,新村因气候转热频频发生火灾,我老家也不例外。

2023 年 11 月 21 日,在妈妈与姑姑们的陪同下完成了“过大礼”仪式,那夜随即在门前挂上红布与绣球。家人们在客厅里随舒畅的晚风攀谈,小孩们也坐在玩具车上戏耍。这和睦的画面,随着入夜渐渐消退,像是一张被迅速侵蚀的老照片。

正当我以为这种欢畅与幸福的情绪会一直持续下去时,第二天灾难便悄然而至。

也许上天曾给我一次机会挽救,可我却没把握住。5 岁侄儿那天早上和我说:“叔叔,有臭臭的味道。”我随同他到门外一探究竟,却什么也没发现。

或许当时隔壁家已着火,若发现得早,仍有机会扑灭。但这仅仅是我美好的想象,就算被发现了,上天说不定会降临另一场灾难,就像奇异博士在“最终战役”时,曾窥探过上千万次结局,只有牺牲钢铁侠那一次才是最完满的。也许牺牲老家,让父亲、母亲和二姐存活下来,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那晚,屋前经过的摩托与车辆渐多,似乎对这场难得一见的灾情倍感新奇。街坊们也在一旁纷纷议论,传闻是隔壁患有精神病女子纵火,这些谣言只会徒增父母对邻居的怨恨。

哥哥在附近租了一间屋子,暂时安顿好家人,但每每听见母亲抱怨此地闷热,且怎么打扫也不干净。她心心念念的所谓“干净”,或许是如老家般怀旧倾心。

四代人近百年祖屋

老屋毁于一旦,仿佛自己存在过的重要依据都被抹平了,我变成了一个没有历史的人,像是一篇论文的注释突然消失了,无论内容多丰富、逻辑多自洽,也感动不了读者。

火灾后,神坛中央几乎烧尽,左隅的祖先牌位却奇迹般幸留下来,甚至藏于下方橱柜的祖辈遗照也完好无缺,我们都赞叹神迹。叔叔、姑姑们也相继回来凭吊这一间存储了四代人近百年回忆的祖屋,试图回溯曾经遗落在这里的悲欢、初衷与本心,各自追悼那份永远凋零的历史残骸。

或许火灾唯一的好处,是让所有亲戚再次齐聚一堂吧!自两老离世,亲戚们逢年过节仍例常返乡,但显然已不再圆满,像一幅完整的拼图总会缺了一两块,有时缺了这一块,有时缺了那一块。就当上一世我们亏欠了隔壁邻居吧,这样想,也许能让妈妈好过一些。她的埋怨与脾气已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口,只能被动地阐释这份忧伤。

自从搬入租屋后,妈妈变得悠闲,但相较之前在老屋时的忙碌却更显茫然了。她多出的时间,不仅是家务变少了,更大的原因是缺少了收拾的动力。所以大量的空白让她略显拘谨,只好把多余的时光转换成滔滔不绝的言语,像祥林嫂般不断地重述自己不幸的遭遇。

她倾述的对象从小婶、大姑,大姐,到邻里街坊甚至是陌生人,也把更零碎的言辞和怨怼投至侄儿、侄女和爸爸身上,不断地苛责他们。灾后,最忧心的是抑郁的妈妈,她与老屋之间有着数十年间的默契与深情,

从婆婆时代嫁入吕氏至今已四十余年,它的每一处皱褶、空间与风格都恰如其分地嵌入妈妈的生活。

与其说妈妈失去家园,不如说她失去了存在方式。她前阵子还刻意为我的婚房自行重刷新漆,请工人拆除夹板,也为亲戚们新建厕所,让她们暂住时能充足使用。她默默地付出,试着构建祖屋的未来蓝图,但从未想过有一天祖屋会离她而去。

老屋陨落遗失乡愁

其实祖屋就是妈妈的“肉身”,她借由清洗、整理与修缮屋里屋外的一事一物,实则也在整顿自己的生命价值与人生信念。

祖屋曾“目送”过两场死亡,在公公与婆婆弥留之际选择安死家中,在屋后亲人们的环绕诵经下,祥和地步入西方乐土。

我想妈妈也盼于此地安详晚年,兴许她已准备好在老屋的怀抱里安眠与老去。不料这场大火搅乱了她的人生节奏,摧毁她安身立命的信仰,而惘然地等待着晚年。

老屋因法律错漏迟迟未能重建,历经数月仍保留灾后的伤痕与面貌,内部已然成了废墟,但房屋的轮廓尚在,似乎在等待着一场永恒的告别。

老屋陨落,也让我遗失了乡愁,对于勾勒和寻译那些消逝的过往,已然变得磕磕绊绊。若每个事物都是一个记忆容器,祖屋则是一个巨大载体,承载着家族的历史源流与脉络。

爸爸在公公辞世后继承祖屋,我们理应守护着这份家族记忆。

对不起,是我们“失职”了,无法守住这份渊源,每每思及此处,就心泪欲潸。

随着老屋化为灰烬,家族史则失去了栖息之地,仅剩那些即将老去的人儿,在各处述说着那些无人聆听的陈年旧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