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觅良方10月前解决4大问题
霹打扪洞拟大变身

(怡保12日讯)拥有近4000年历史的古壁画,却“荒废”多年的打扪洞将大变身!
霹雳州政府配合近打谷地质公园推介,将加强打扪洞的基本设备及安全,同时大力推广及促进保护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把霹州旅游推向更高峰。
霹雳州行政议员兼州旅游、文化及艺术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家兴向《南洋商报》记者透露,近打谷地质公园将于今年10月推介,霹州政府将赶在10月前巡视所有被列入地质公园的景点,并拟定改善计划。
打扪洞虽已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多年,惟迄今仍未有一条进入打扪洞的“官方”入口,导致进入该洞的路途相当困难,尤其在下雨天,游客安全或受威胁,而且也很少人知晓及到该景点参观。
陈家兴受访时指出,他已于7月10日(周二)联同霹州旅游局、霹州矿物与地质局及怡保市政厅等单位前往打扪洞巡视,得知该洞目前主要面对数项问题。
他说,政府将接受暂时关闭该洞的建议,以展开加强及修复工程。
他已指示各单位,如市政厅、霹州公园局、霹州旅游局及霹州矿物与地质局合作拟定长期计划书,以加强打扪洞的设备。

陈家兴:鉴定管理单位
探讨壁画保育工作
询及游客在打扪洞的情况及安全问题,陈家兴指出,通往该洞的阶梯相当高,加上现已杂草丛生及长满青苔,下雨时容易让人滑到,会对游客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要清理。
他认为,当局首先要鉴定打扪洞的管理单位,该洞由国家遗产局负责保育工作,其基本建设则是由霹雳旅游局负责,并通过怡保市政厅及土地局完成建设。
“该洞的设备工程竣工后,需要有单位监督及管理该洞,至于谁应负责管理,这方面依然混淆。”

他提及,目前该洞的主要入口及通道是一座私人马场,游客或导览团须经过马场角落的小径,才能进入该洞,而且路牌方向不明确,非常不便。
入口处打造正式通道
他说,目前该洞有两个入口,即马场及马场的另一边,由于马场属是私人地及容易淹水,因此政府计划在另一个入口处打造正式的通道。
至于壁画保护工作方面,陈家兴透露,州政府近期将与国家文化局官员巡视该洞,以便探讨如何进行保育工作,同时也会策划相关教育工作,向民众灌输保护遗迹的意识。
“许多人不懂如何到达该洞,政府将增设路牌及告示牌,维修残旧的阶梯及供游客歇息的凉亭等设施。”
拥逾600幅史前壁画
打扪洞列国家文化遗产
坐落在霹雳州的打扪洞,是西马唯一发现尚存有史前壁画的地区,因拥有超过600幅肉眼可见的史前壁画,在2010年获政府列为国家文化遗产。
惟在过去多年来,有关单位未积极进行遗迹保护工作,只是在1976年,国家博物馆有援引博物院法令,将壁画透过原纹印与照片,进行保存,并置放在博物院内供人观赏。
然而,拥有近4000年历史的真迹却没有获得妥善保护,在日晒雨淋及人为涂鸦毁坏下,变得模煳及褪色。
根据研究,壁画共分成16区块,其中有三区块比较大,壁画中最为突出的要属“大海豚”,其颜色异常深红,是保存得最好的图案。

考古学家认为,壁画能保留迄今的原因,正是所在位置都很高,最高处的壁画有15公尺高,最低的壁画则离地约3至4公尺。
让考古学家啧啧称奇的谜团,是原始人当时是如何爬到高处作画。
壁画呈深红色,考古学家相信是原始人就地取材,采用当地赤铁矿(Hematite)作画,因山脚下迄今依然可发现赤铁矿。
80年代中期,南北大道工程局有意将打扪山炸毁,以让路给大道工程,所幸在大马自然协会及国家博物院强力反对下,才得以保留。
然而因没有官方通道让人进出遗迹及进行宣传,壁画的历史及价值连打扪居民也不为所知。
此外,要前往观看史前壁画,还必须经过一段私人地段,也就是跑马场旁边的泥沙小径。
走过布满马粪的小径,就会看到一个亭子,旁边有阶梯,随着梯级拾级而上,就可看见壁画。
但此壁画还并非原始人所画的壁画,而是不明人士留下的黑、白、红等到此一游的留言。
想看原始人壁画,还需再经过满地的碎石,及一块块的大石头。

相关新闻:
独家报道:杨淑仪、黄清琴 摄影:陈泗祎
重返校园援助计划 点亮弱势家庭孩子求学路

在迪遮区重返校园援助计划活动上,超过300名各族学生受惠;中间前排左起是善姆甘、陈家兴和黄诗情。
(务边24日讯)迪遮区州议员黄诗情表示,教育是立国之本,希望每个孩子都在同样的起跑点上迈出追求梦想的第一步。
为此,她与务边区国会议员陈家兴共同为迪遮州选区内超过300名来自弱势家庭的中小学生提供援助,帮助他们为新学年做好充分准备,以自信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校园生活。
她指出,每年开学季,家长们都会为孩子筹备各类上学用品,尤其是B40低收入家庭,开学支出往往带来沉重负担。
为减轻这些家庭的经济压力,她与陈家兴每年都会通过“重返校园”(Back to School)援助计划,帮助有需要的各族家庭,包括原住民家庭,确保下一代获得良好教育,进而改变个人及家庭命运。
她感谢所有予以支持的单位和人士,无论是捐助者、金宝县议员、村长、老师、志工等同心协力促成这项计划,携手照亮孩子们的未来;她希望大家继续并肩前行,为社区带来更多福祉。
此外,黄诗情与陈家兴也高度重视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的推广。过去三年间,他们在务边区连续举办STEM嘉年华及科玩竞技嘉年华(Gopeng Tech Play),以提升学生对科技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意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
黄诗情透露,他们已为选区内学校安排机器人课程,并逐步提升教学设备,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在人工智能(AI)方面的技能,帮助学生紧跟科技时代步伐,未来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大展宏图。

务边区国州议员服务中心通过开学援助计划,致力施援又需要的各族家庭,使他们的下一代接受良好教育。
陈家兴则表示,随着国家重点发展高科技领域,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当务之急。
他说,为了达成长远目标,政府过去三年都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发展,并在今年提供最高7.9亿令吉作为开学援助金,较早前已在每间学校落实厕所提升工程,去年和今年分别批准了26所和44所新学校,以解决学府过度拥挤问题。
他强调,除了硬体设施的改善,教育改革更需要软体设备和新课程的配合。
陈家兴希望政府能够一步一脚印,逐步落实教育革新政策,确保2027年实施的新课程纲要能够顺利推进,为下一代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