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独家】默默推动垃圾分类
无名英雄环保护吉胆岛

志工与岛民每周一自动自发到回收站参与资源分类的工作。

(吉隆坡19日讯)吉胆岛近年已崛起成为雪隆区的旅游热点,无烟工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岛上的商业和旅游活动,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垃圾量,衍生环保问题。

垃圾开始成为6000名吉胆岛岛民所关注的问题,不少岛民更意识到家园环境卫生清洁需靠自己先动起来,撒下环保的种子,无烟工业也才能永续经营下去。



《南洋商报》记者走访岛上数名在背后默默推动环保工作的无名英雄。他们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大海捞垃圾、废物再循环使用,并开始养成将空瓶、纸皮、铝罐等投入鱼笼“环保箱”的习惯。

环保行动不尽相同,但却有共同的出发点,即“吉胆岛是我的家”,无不希望略尽绵力,维护“家”的清洁与干净。

一开始受冷嘲热讽

要说吉胆岛环保的故事,不得不提慈济回收站,说到回收站,不能不说陈秀兰。

陈秀兰是慈济在吉胆岛的第一颗志工种子,受到岛上一名教师回收资源的启发,而下定决心扛起资源回收这项艰巨的任务。



每个星期一傍晚,陈秀兰必定是第一个到吉胆岛慈济回收站的志工,为志工准备简单,却爱心满满的晚餐,慰劳大家工作的辛劳。尽管一开始捡破烂行动遭受岛民冷嘲热讽,她始终用行动来证明推动岛上环保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回报,目前已有善心人借船义务载送回收资源到巴生港口码头,更促成了慈济在岛上设立“慈济吉胆资源回收站”,以更有系统和效率的方式回收再循环物资。

陈秀兰每周一风雨无阻为志工准备晚餐。

善款回馈社会 捐助医疗教育

陈秀兰表示,慈济在推动环保工作之余,也善用资源回收所得善款回馈社会,包括捐助慈善、医疗与教育等。

“我们不仅希望可推动岛上的环保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将这些回收品化为有用的资源,再用这些资源反馈社会,帮助弱势群体,如贫病的岛民。”

她说,获得慈济援助的岛民非常感恩,并且在感同身受后,很多都自动自发参与资源回收工作。

“这种想法让我们在做资源分类时特别细心和用心,因为我们知道分工越细腻,所能换取的资源就越多,能帮到的人也会更多。”

能帮忙很开心
慈济大德●林家发(57岁)

我每次到回收站协助资源分类后,心里都会很开心,任何烦恼都会抛诸脑后。

我和家人迁移柔佛捕鱼近30年,半年前才重新回岛居住,大约四五个月前,妻子因中风而住院,所幸获得慈济的慈善援助。

我不觉得自己能帮到什么大忙,但在这里跟大伙儿一起工作很开心,心里很踏实,没烦恼。

会忘记抽烟慈济大德●邱进良(30岁)

我是外来渔民,在朋友介绍之下过来回收站帮忙资源分类,由于住在岛上,因此觉得有义务出一份力。

一般上,除了捕鱼,我都很闲空,而慈济回收站充满正能量,每次踏进这里,便会自然停止抽烟,即使呆上七八个小时,也不会有烟瘾。

海上捞垃圾再循环志工●蔡福汶

两年前因从事捕鱼工作,让我有机会在海上捞垃圾,一些被捞起资源其实可再循环使用,让废物获得重生。

别人或许说我傻,但是能够在垃圾堆里推动环保工作,确实让我获益匪浅,而且经常与恶臭的垃圾为伍,让我“百毒不侵”。

慈济有规划回收绿之旅海上度假屋经营者●陈若强

我在开始经营度假村时,便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即不要把垃圾丢进海里。

因此我在度假屋进行简单垃圾分类,把游客留下来的垃圾分成食物残渣和不能溶解垃圾。

直至4年前,慈济开始在岛上有规划地推行资源回收及分类工作后,我便直接将可回收的物品分类后交让他们处理,发现更能达到环保的效果。

搞好学校环境卫生竞智华小代董事长●谢存兴

我最大心愿是搞好学校附近的环境卫生和清洁工作。竞智华小位于港尾,也是我居住的地方,每次退潮后便可见住家和学校附近遗留下一堆堆的垃圾漂流物,心里特别不舒服。

我希望村民和学生们都能居住在舒适和清洁的环境里,每次都会指示工人清理垃圾,同时也让他们赚取额外的零用钱。

学校也曾推动种树活动,当时大家以再循环为概念,利用汽水瓶种花;后来,我把学生种的花放在渔寮及民宿桥路,装饰的同时也借此唤醒岛民的环保意识。

设立慈济吉胆资源回收站,以更有系统推动资源回收工作。

采访手记向环保勇士致敬

嘴巴说环保非常容易,垃圾不落地也不难做到,但是要我们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确实不是人人可办到。

经过臭气熏天的垃圾桶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捂着鼻子逃走,但是环保勇士却能不怕脏、不怕臭,屈身捡起可回收的资源,不得不叫笔者向他们致敬。

此次采访,让笔者亲身体验垃圾分类工作,在一个晚上短短一个小时里,不停重复做着倒掉喝剩矿泉水、拆除包装纸、将盖子分类、踩踏空瓶子及集合空瓶子等,让不常运动的我大喊“好累啊!”

但是参与的志工们却个个展开幸福笑脸,似乎都对自己的辛劳感到很有成就感。

吉胆岛的环保工作确实还差你我的一份贡献。倘若有机会到岛上一日游,希望大家能够把手上矿泉水喝完,再把瓶子放进慈济环保鱼笼内,让资源得以回收并善用。

废物利用,汽水瓶变花盆。

反应

 

职场

ESG转型无法掌握? 别慌!总执行长指路

报道|郑美励 摄影|叶添益

环保减碳爱地球,或者说覆盖面更广的ESG浪潮促使全球各地的大企业必须迈开步伐加速拥抱ESG理念。企业落实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除了增加成本,还能带来什么实质回报?执行上最大的难度又是什么?

在马来西亚,马赛地的国内经销商合发吉星(Cycle & Carriage)的ESG旅程始于2年半至3年前,启动契机与时代趋势直接相关。

在这之前,合发吉星的母公司,即新加坡上市企业怡和合发(Jardine Cycle & Carriage有限公司)已把落实ESG视为集团大方向。作为子公司,合发吉星在能力范围之内,配合母公司的步伐前进也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其次,我国政府通过政府机构和政策来鼓励与规范、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合发吉星作为曾经上市的企业(备注:2022年第三季度私有化)自然也必须满足特定要求。

获绿色建筑认证

合发吉星总执行长卓泽炯分享他们的转型经验,在他看来,这也是一次企业追求自我进步与变革的机会,而几年下来的努力与坚持也带来成果。

近期一个成果是珍珠白沙罗分行在去年9月荣获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发出的绿色地产认证(GreenRE)银奖。

该认证为国内领先绿色建筑认证之一,而吉星合发是国内首个获此级别(现有非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认证的汽车经销商,因为把现有已在使用非绿色建筑成功改造为绿色建筑的难度,难度比直接建造全新绿色建筑来得高。

执行层面的考量

想到要落实ESG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曾是过来人的卓泽炯借以下的关键字表达:

学习——了解——承诺——领导——结构化——继续努力+无数汗水与泪水交织

“怎么开展工作?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很重要?有什么好处?第一个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推进,大马股票交易所(Bursa)会有一些鼓励性政策,再加上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有这方面的推进。我们就从那个角度先去学习,为什么他们会推?为什么需要?要怎么去让企业能够更好的推广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共赢。”

企业须思考2关键

卓泽炯说,ESG的落实,企业的关键思考也很重要!

1.动机很重要:

倘若纯粹是为了应付政府规范而做表面功夫,“为了做而做”过后没有后续跟进与执行,或许就难以享受到一些推动ESG带来的成果。

“我觉得要做出承诺。做出承诺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大方向其实能帮到公司,不只是公司、员工能得益,客户最后也能得益。”

例如做好数据保护,便能降低数据外漏而引发的信心危机,又比如许多消费人虽然没有宣之于口,但已悄俏在意企业是否重视环保、履行社会责任等。

2.学习:

包括老板/最高管理层在内,都应上课学习以掌握ESG基本概念与知识,如此一来亦可适时指引员工前进的方向或指南,进而提升成功率。

企业如何开始启动?

1.谁该参与?

管理层首先应了解,掌握概念后才在企业内部推动,包括设立ESG委员会,先找来相关同事负责了解和学习相关的要求,再往下筹组内部工作小组,动员更多员工参与。

例如该公司设立至少3个层级的管理委员会,每个层级都有来自不同职能部门成员组成的跨职能团队,例如11家分行都有代表,而不同事业单位(例如销售、售后服务)也各有代表,组成覆盖面积广的团队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架构(不会因某些员工离职而受冲击)。

总的来说,这是全体总动员的浩大工程,但各员工参与度因人而异。

2.从哪个层面着手?

数据收集与追踪,最简单如掌握水、电用量数据有助于节能节约成本。

所有企业都握有各种数据,踏上可持续发展旅程后,懂得整合数据并以全新视角来看待。

“以前只是拿电费来看,假如有差别才去了解原因。现在更有系统更科学化追踪,每月都有报告然后因为有数据也可以做趋势分析。数据我们一直都会查看,但现在我们会用不同角度来看,更细致、更多分析。”

投资报酬率能成正比?

做出落实的ESG承诺后,进行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几乎是必要动作,这些支出并非小数目,然而投入与回报能成正比吗?

卓泽炯直言,如果沿用旧理念(从财务角度出发),自然是花费越少越好甚至干脆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关键在于公司必须有落实ESG的决心。

“管理层或者公司要有这个意愿去付出跟投资。”

他举太阳能板为例,一次投资至少需要2年至3年才能够回本,要不要推进?倘若不投资,以眼前来看是省却一笔开销,但从长远来看,3年之后可以开始享受免费用电……不投资是否错失机会?

有取也有舍

“投资最后要看回报率,这个是很实际的问题。所以要研究、计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可能要换取一些东西……”

●成本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且回报率合理,即可投资;

●平衡成本和回报。应看远还是看短?企业应看更远;

●方向正确,达成双赢,对企业、对环境好。

因此合发吉星虽然现有11间分行,但在考量实际情况如环境及建筑、成本与回报之后,并非所有11家分行都安置太阳能板。

ESG带来实质回报

以合发吉星为例,企业导入ESG无疑会增加成本,但却能获得新价值与机遇:

●ESG不仅仅强调环保减碳,也重视社会及公司治理。除了减少碳排放,公司内部也进行一连串的改革与优化,例如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非必要/无意识的浪费(甚至会因为开始有责任回收而获取零用钱作为回报)、优化风险管理、提升网络安全、强化数据保护等,可为企业业务、获利甚至形象带来正面影响。

●品牌知名度与形象直接间接提升。拥抱ESG、获得奖项认证不仅是对努力的认可,对品牌形象与知名度更有加分作用,对外亦是很好的宣传。

●发掘新商机、开发更多合作对象。大方向一改变,视野更广了,发掘出更多昔日不曾考虑的新伙伴,例如他们曾邀请可持续发展纤维、植物甚至食品的伙伴参与活动,也志在让客户感受到合发吉星不只是从事汽车销售,也在履行社会责任。

卓泽炯直言,倘若能在活动中埴入环保元素带出环保讯息,何乐而不为。

“我的主要业务还是销售、也希望得到客户认可,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更愿意选择有同样方向、思想的伙伴,这也是双赢嘛。”

●员工的个人成长。卓泽炯指出,让员工接触社会上的热门课题并应用在日常工作中,不仅给予机会学习新知识甚至被派遣参与国内外的培训,有益于个人学习成长,即使日后员工转投其他行业怀抱,这些知识亦是有用和炙手可热的经验。而站在公司角度,他亦希望经由提供这些机会予员工,能为公司栽培更多人才并有助于留住人才。

注意“人心”障碍

要推动ESG议程,“人心”是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不论是在公司内或外。

在公司内部,员工或会有抗拒心理,卓泽炯这几年学习到的经验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从顶层设计开始,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路径,让员工了解公司的ESG议程的目的以及他们在当中扮演的角色,唯有当他们对目标和路径有清晰的认识时,他们才会更愿意参与其中。

不能太快太急

整个过程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刚开始你的要求不能太快太急,不能硬来,一定要有一个适应,”但他也主张必须设定期限并提出要求(切记不能一步到位),比如首6个月先做数据收集,6个月后进行数据分析等。

他提醒,管理层在向员工提出诸多要求之际,也应给予员工的支持回馈,例如若员工付出时间与心血提出10个建议但9个都被管理层否决,心情和积极性难免都会受打击。

他的作法是首选合理、成本可负担的建议,分批次开展。在他看来,能够在ESG议题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最大的原因正是管理层与员工的有来有往。

让步促成双赢

相比公司里的“自己人”,他们更需要争取如供应商、合作伙伴之类“外人”的支持与配合,因为他们的一个决策(例如要改用符合环保元素的材料)可能就会影响上述人士的利益。

卓泽炯的心得是“半推半就”,他坦称整个过程并不较松,必须沟通,给予对方保证、适应的时间和带动对方一起行动,关键在于双方必须相互迁就与让步,达成互惠共赢,而非单方面获利。

“你跟对方说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你跳下去,没有人会这么做;你要让对方觉得这个东西有一个安全网在,而且长期会带来好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