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劫窃案频传人心惶惶
晏斗治安座谈反应热烈

纳西尔希望民众充当警方耳目。

(晏斗3日讯)晏斗区治安每况愈下,频频发生破门偷窃及掠夺案件,因此晏斗华人公会昨晚主办的“社会治安与国家安全座谈会”,吸引许多居民踊跃出席,以了解如何防范罪案。

主讲人为武吉阿曼警察政治部研究及策略组陈国殿副警监,出席者有李晓佩副警监、晏斗华人公会会长赖双新、顾问张志雄及王银华。



极端组织威胁最大

陈国殿说,人民除了面对破门偷窃、打抢、掠夺及毒品泛滥等问题,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中东达伊沙回教极端组织,在世界各地发起恐怖行动,而目前在我国被捕的349名极端分子中,大马公民占了275人。

他说,大马警方已9次成功挫败了他们意图制造恐袭的阴谋,而他呼吁民众要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此外,他也提醒民众要无时无刻警惕自己,尽量不要给窃匪有机可乘,尤其是提手提包的女性,由于没有危机感意识,往往被抢匪掠夺时摔倒受伤甚至送命。

晏斗警局主任纳西尔透露,晏斗区居民约22万人,其中巫裔约9000人、印裔7000人、华裔5000人,而外劳约2000人,可是晏斗警局只有13名警员,因此警员和居民的比例是1对1800人,所以希望民众能够充当警方耳目,把犯罪案件将至最低。



赖双新

赖双新:警民对话防范罪案

会长赖双新致词时说,目前我国发生的罪案层出不穷,干案手法残暴凶狠,除了受害者财务损失以外,生命也受到伤害,所以希望通过警民交流会,探讨防范方法减少罪案发生。

张志雄说,受害者向警方报案后并没有得到一个后续的跟进回报,有时警员于晚上10时后才上门查案,为受害者带来诸多的不便,所以一些受害者索性不报案,因此我国每年犯罪率下降4%的数据是值得怀疑的。

王银华建议在多个地点安装闭路电视,监视犯罪行为,减少罪案发生。

张志雄
王银华

反应

 

灼见

【灼见】预防“独狼”不能靠大数据/陈文坪

一个和睦稳定的社会治安,并非采取高压、强硬手法加以维稳,而是需让人民对不满、戾气有渠道申诉,让那些需要协助或弱势者有地方求助,并获得合理关切以及人文关怀。

前些日子,中国10天内发生3起大规模无差别攻击事件后,中共中央政法委及公检法等司法机关高官过去一周在地方上密集调研部署维稳工作,要求执法部门利用大数据加强风险隐患预警能力。希望执法机关提高对利用科技防范社会风险的重视,更多借助大数据及早发现恶性案件苗头,防止风险扩散。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中国在维稳方面已取得相当成效。新疆地区就是一例。自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后,中方加强了当地社会治安治理,过去10多年来并没有再发生大规模骚乱现象。

大数据维稳防骚乱

社会治安能有效治理,科技监控、大数据发挥很大作用。以前在乡村里,遇上小偷小摸,即使报警,也是难以被抓获。正是如此,一些小偷食髓知味变得更大胆,肆无忌惮。现在,中国到处有了监控器、大数据,警方发现一起,破获一起,小偷小摸的案件也就越来越少。生活在乡村的人们也就安心、安稳多了。

大数据维稳防骚乱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因为有组织的骚乱,都需要时间去筹备、联系。换句话说,组织者需要准备更多资源才能行事。而在谋划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遗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这为大数据获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然而,发生在社会上一些突发事件,是否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取?如果不能,那就未必能达到效果。

以广东珠海体育中心11月11日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导致35死43伤为例,这是有预谋的,但“独狼式”行动的确难以防备。有能力购买越野车的人经济条件并不差,但却做出反社会、反文明、反法律的行为,值得相关部门作深入调查、检讨。

还有,江苏无锡一所高校11月16日发生持刀伤人案,造成8死17伤。更值得探讨教育带给人们什么?教育是否培养学生全人格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府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必须塑造学生全人格的发展。这或许比知识更加重要,也必须重视。毕竟一个全身心发展的人,即使遭遇挫折,也能面对困难,更好地生活下去。

学子进入高校读书,目的就是要改变命运,掌握求生知识与技能,找到更好工作,挣取更高收入,让自己或家人生活过得好一些。

一个人在高校深造多年后,还不顾法律,走向反社会的行为,无疑是人生的悲哀、家庭的悲剧。但大数据能及时掌握吗?大数据能为当局提供及时的信息吗?

公平执法  人文关怀

大数据维稳,虽可防范大骚乱发生,但“独狼式”的行为在案发前是不易从大数据中及时出现的。

因此,建立有效的机制,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安全网,提高一线人员的沟通水平,更用心、积极处理各种纠纷,消除形式主义,保持申诉渠道畅通,是社会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中国各地方政府也须提高施政效率,执法部门须公正、公平、公开对待事件的“是非曲直”,及时发布、澄清案情,让信息透明化。重要的是,回归最基本的原则,纠纷调和、执法公正、人文关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