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子欲养而亲不在
工作忙碌也要陪父母

日本影片《东京物语》揭示老人有家却“无家可归”的残酷。

日本经典电影《东京物语》与随后翻拍的《东京家族》,通过影像与剧情,揭示老人有家却“无家可归”的残酷。

电影讲述的是老夫妇到东京探望子女,起初,他们受到子女颇热烈的接待。然而几日过后,工作忙碌的子女再无闲暇陪伴老夫妇,老夫妇就被送到旅馆去。



从小到大,只要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子女的“家”,但是子女长大后,却给了父母无家可归之感。

现代家庭面对繁忙的生活压力,面对新节奏的生活步调,亲子之间却存在着缺憾与唏嘘的无奈。

跟现实社会好些父母那样,年老了,体力衰退,行动也变得迟缓了,子女却选择到外地谋生,老人也没甚怨言,只要知道子女过得开心就心满意足;但,偏偏子女的生活重心却远离了父母,即使偶尔见面还会尽可能让父母开心,不过生活中有太多事情却比父母重要。

如果父母突然离开老家来探访,子女会觉得麻烦或困扰,他们当然会定期给父母生活费,很多人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处于这种状态,感觉这样好像没甚不对,因为很多人都是如此。

父母需要亲情关怀



但,它却让人有很深的感触,很多父母其实在乎的不是定期给的生活费,而是需要亲情的关怀,甚至说是看到全家团聚一堂的时刻,那才是让他们最开心的。

这也不是什么深奥的大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时候却遗忘了它。

在此篇,只想提醒大家:人生只有一次,父母也只有此生;“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会让人悔恨的事。

尽孝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常去看看他们,或是时时拨通电话关心一下,不要因为工作、爱情就忽略了亲情。

社会角色转变影响心理老人渴望参与及倾听

对老人而言,老年会出现老态龙钟的躯体变化,会有精神衰老和心理衰退,但,他们仍有一种参与的渴望,希望诉说,也希望倾听。

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便会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及寿命,给老人带来心理危机。

老人独居空巢,会产生孤独、空虚,会有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孤独与自卑心理的增长,老人会感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越来越差,感觉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受到重视,他们情绪会产生波动,遇事会急躁,易动肝火。

还有,人老了,听力减退,容易听错和曲解他人的意思,又爱猜测他人的动机和目的,会变得多疑,因此,难与别人相处。

心理常保年轻

为克服这种心理危机,正确的做法,就是多接触社会,做些力能所及的工作,多接触不同年龄层的人,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年轻。

更要参加锻炼,定期体检,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

老年,要有“化阻为畅”的能力将寂寞转化为宁静,将无聊化为安逸,将无助化为自在,这样才能保持心情舒畅,才会余热生辉。

当然,对晚辈来说,就要关注老人的心理,尽力满足他们的心理渴求。

欧美以65岁为老年界线衰老界线难从年龄划分

按照人类的生理变化,习惯上从婴孩初生到18岁为生长发育期;19至45岁为青壮年期;46至65岁为渐衰期;65岁以上开始步入衰老期。

但衰老过程是逐渐发生的,衰老的界线很难从年龄上截然划分。

一般上,人在45岁,双眼调节力开始减退;50岁时眼睛的调节力几乎丧失,假如一个60岁的老人,他的眼调节力在55岁时才开始减退,到60岁时才丧失,那么他的生理年龄比一般人年轻10岁。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的年龄界线也往后推;欧美国家以65岁为老年的界线。

老年人口的增长,必然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老年学研究的迫切任务就是研究推迟衰老的发生,保护老人的健康和劳动力,及配合社会学的需要,解决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扩大老人经济,会有更多专为老人需要设计考虑的项目,包括饮食、用具、书刊、娱乐及服装等。

未来是属于青年的,但是对“过去”曾付出辛勤劳动的老人,社会不应该忘记他们。

反应

 

言论

电子钱包能否跨越年龄代沟?/邱佳雯

随着马来西亚电子钱包使用率逐年攀升,越来越多年轻人已习惯于便捷的数字支付。但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现金依然是他们最熟悉的支付方法。

尽管电子钱包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球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最新调查显示,仍有 45%的马来西亚人,尤其是老年人,依然完全依赖现金进行交易。这不仅反映了技术转型的滞后,也揭示了在数字时代中的困境。

电子钱包和数字支付对于老年人而言是陌生且复杂的概念。他们早已习惯手握现金的交易方式,过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纸笔记账来管理日常开销,这种传统方式让他们感到踏实和安全。然而,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商场、超市甚至公共交通逐渐普及电子钱包支付,取代了现金交易。

这一转变使老年人感到困惑,并使他们感受到与现代社会的联系日益疏远。

老年人学习新技术的难度远大于年轻人,因为他们缺乏数字技能,并对新技术感到恐惧,这使得他们很难迅速掌握电子钱包的使用方法。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视觉、听力和记忆方面的退化,使得复杂的电子支付界面变得更加令人困惑。许多老年人甚至对基本操作步骤感到迷茫,从而产生退缩的心理。

担心网上支付遇诈骗

此外,老年人对数字支付的安全性始终心存疑虑,这主要源于他们普遍缺乏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信任,常常担心网上支付可能遭遇诈骗,害怕个人信息被泄露。与年轻人迅速适应电子钱包不同,他们更倾向于使用现金支付,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这种对安全隐患的担忧尤为突出。

然而,数字支付的普及势不可挡,老年人也不希望自己被时代所抛弃。为了避免在技术进步中被边缘化,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老年人顺利适应数字支付的新时代。

开设数字支付培训课

首先,政府可在社区开设专门的数字支付培训课程,帮助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电子钱包及其他支付工具的使用。这些课程可由专业讲师或志愿者主导,确保内容通俗易懂,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支付平台也应设计简洁、易操作的界面,如大字体、清晰操作流程和语音提示,以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同时,金融机构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保障,如提供一键挂失功能,防止被骗。

总而言之,电子钱包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独特需求。

通过加强数字支付的教育推广,简化支付工具的使用流程,并确保支付的安全性,让老年人能够更顺利地适应这一变化,而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毕竟,数字化的未来应当是包容的,而不仅仅属于年轻人。

(作者为拉曼大学新闻系学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