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骤减 售地搬迁
槟吉台校下月1日退场

(北海1日讯)台湾从1991年开始在海外创办的首所学校,即马来西亚槟吉台湾学校,将于今年8月1日开始停止办学并正式退场,矗立在槟城长达28年的槟吉台湾学校,如今将吹起熄灯号并正式走入历史!
马来西亚槟吉台湾学校董事长洪鹏翔说,该校于2005年在时任董事长协助下,以80余万令吉在北赖才能园购买占地1万2900平方尺的地段,作为搬迁槟吉台湾学校用途,如今将以250万令吉售出,未来仍然作为教育用途,而售地所获得的款项,则作为学校退场搬迁及支付教师费用。
洪鹏翔说,当年时任董事长在槟州前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协助下,向文秀集团购下学校地段。较后,该校董事会耗时六七年时间才筹获所需款项,以原价向董事长购下现有地段。当年,除了许子根功不可没外,该校历届董事会也居功不少。
洪鹏翔于上周日在马来西亚槟吉台湾学校出席学校退场仪式及感恩惜别会,以及最后一场第107学年度毕业典礼,致词时这么表示。
此外,该校从上午10时开始举办校史展览,吸引数百校友、师生重返校园,见证学校圆满退场的历史性时刻。

毕业典礼史上最热闹
他说,虽然该校今年是最后一年毕业典礼,但这届毕业生却非常幸运,因为是有史以来最多嘉宾及最热闹的毕业典礼,许多校友及历任校长教师皆从国外返回学校,见证学校圆满退场的历史性时刻。
“董事会阶段性任务已完成,虽没留下遗憾,惟心中仍然不舍及伤感,如今应让教师华丽转身,让学校圆满退场。”
刘子健:台商打拼无后顾之忧
槟州立法议会议长拿督刘子健说,槟吉台湾学校为马来西亚台湾企业贡献良多,让我国台商无后顾之忧逗留在我国继续打拼,协助槟州及马来西亚的经济成长。
“若国际学校如槟吉台湾学校在我国设立,证明投资商将在这个国家逗留更长久。”
校长池增辉表示,该校今年仅有25名学生,其中有14名毕业生,分别小学部4人、国中部2人及高中部8人。

学生可赴隆续升学
“随着停止办学后,剩余学生仍可前往吉隆坡台湾学校继续升学。”
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洪慧珠说,当年设立槟吉台湾学校有重要意义,主要是提供前来马来西亚的台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孩子接受台湾教育的场所。
另外,家长会长蔡坤昌、马来西亚台湾商会联合总会总会长林永昌、台湾教育部主任秘书朱楠贤也受邀致词,其他出席嘉宾包括槟州前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历任董事长拿督李芳信、拿督卢朝燃、台湾教育部驻马秘书白博文、槟州留台同学会会长林岳桦、吉玻留台同学会会长朱培基、槟城阅书报社社长兼孙中山纪念馆馆长拿督庄耿康等人。
全马仅剩隆台校
随着马来西亚槟吉台湾学校停止办学,我国目前仅剩吉隆坡台湾学校。
槟吉台湾学校前身是马来西亚槟城台湾侨校,创立于1991年2月,是台湾在海外创办的首所学校,早年租用韩江中学24间教室作校舍,于1996年搬至中路槟城阅书报社(现为孙中山纪念馆),再于2005年7月搬至北赖才能园校地,并更名为槟吉台湾学校。
少子化难招生
该校在槟城州办学28年期间,曾经培育745名台湾籍学生,其中729名学生正式毕业,而就职教师共有222人。随着该校于8月正式停办,该校也将成为台湾在海外首所圆满退场的学校。
由于该校面对时空变迁及主客观条件影响,包括少子女化、台商外迁、教育政策等因素,招生日渐困难、学生人数骤减及校务营运困难,终究学校无法避免停办并走入历史。
该校于上周日上午10时开始,开放4间课室作为校史展览用途,展出包括简介、校史、历届董事会、家长会、校长、教职员、荣誉榜、校刊、毕业生名册、毕业纪念册,以及学生活动照及作品等,让校友重返校园见证历史轨迹及缅怀旧日点滴。
工作不稳定 缺社会保障 政府应为零工制定“退场”

零工经济尤其是送餐员是时下许多年轻人首选的工作。
(吉隆坡27日讯)大马零工经济的市场规模为13亿3000万令吉,但却让从业者面对保障缺口,基于担心年轻人被“轻松赚钱”所吸引,而不建立自己的职业生涯,政府受促为全职零工制定“退场计划”。
公共政策顾问旺阿克里旺哈山表示,零工经济非常适合希望增加收入的民众,尤其是对许多人来说,在冠病大流行期间,它是救命稻草。
无一技之长
“然而,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选择或其他方式依赖零工经济,包括许多当中并没有从事所学的专业。”
他向网媒“自由今日大马”表示,一些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直接投身零工经济,而不是继续深造。
“但许多案例研究凸显了零工经济的现实,如:工作不稳定、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退休储蓄等。”
旺阿克里说,这是为何政府须清楚地了解零工经济,我国估计的112万名零工工作者,他们的收入完全依赖零工。
“这是我们担心的群体,而不是那些加入零工经济,以增加收入的人,更不是那些从事零工作为打发时间或赚取零用钱的退休人士。
全职零工堪忧
“如果他们(全职零工)突然无法从事零工工作,或者大公司倒闭,会发生什么?这些员工会怎样?他们有什么前景?”
他说,社会保障方面,零工可以选择缴纳社险或是公积金,政府也对培训计划进行资助以提高零工工人的技能,一些零工经济平台也有自己的培训计划。
旺阿克里说,这些举措虽好,但政府有必要教育年轻人和全职零工工作者建立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政府需要采取的步骤是让零工经济平台参与进来,为零工工作者制定可行的‘退场计划’。重要的是,需避免严格的法规,因为这些条例或对零工经济的灵活性、活力和增长造成损害。”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