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巴刹食档提升工程缓慢
停业2个月小贩纷纷喊苦

巴刹的屋瓦装置工程欠佳,形成一个个缺口和缝隙,每逢下雨时就会漏水。

(居銮29日讯)甘榜巴野巴刹和毗邻熟食档口提升工程进度缓慢,导致部分小贩近2个月无法开档营业。

巴刹屋顶锌瓦片、地板、排水管等等的装设工程亦欠完善,巴刹内外情况糟糕。



十多年未获提升的甘榜巴野巴刹近期获得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拨款50万令吉,提升巴刹和熟食档口的基础设施,包括更换新巴刹的屋顶、篱笆和电线、增设照明设备和厕所、安装新的大门、新建与转移蓄水槽,以及装修熟食档口。整个工程预计3个月竣工。

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熟食档口小贩在9月15日前搬空档口的物品,于隔日(16)开始暂停营业。

吴金玉:装修工人将店内外的屋瓦拆掉,部分换上新屋瓦,部分则没有,导致屋顶出现缺口。

店旁屋瓦拆掉

小贩不满迄今未装新

经营面食档的吴金玉不满承包商将她自行装在店旁的屋瓦拆掉,迄今都未装上新的。



“装修工人将店内外的屋瓦拆掉,部分换上新的屋瓦,部分则没有,导致屋顶出现一个个缺口,或是不规则的缝隙,一旦下雨时就会漏水。”

她说,不仅如此,装修工人还在其档位内铺设临时居所,在里面煮食洗澡,他们所用的水电费该由谁负责?

屋瓦装设参差不齐

新公厕未完成旧厕已拆

不仅是熟食档位,巴刹内外的装修情况亦不理想,包括屋瓦装设参差不齐,形成大洞口或是缝隙、排水管破裂,渗水不断、新建公厕进度缓慢等。

甘榜巴野早市协会顾问颜国财今日带领记者查看巴刹内外情况后指出,承包商在新公厕还没有完工前,就已将旧的公厕拆掉。巴刹约有70个档位,约百名小贩,加上消费者,没有公厕是极为不便的。

他说,装修工人将巴刹内挖了一条水道,惟迄今都还没装上排水管,形成一个大洞。

“承包商将巴刹墙壁油上灰色漆料,这导致整个巴刹十分昏暗。”

颜国财带领记者查看水管破裂的情况。

停业近2个月小贩生计受影响

受访的熟食小贩指出,当局承诺会优先完成熟食档口的改善工程,惟部分业者暂时停业至今已接近2个月,工程仍在缓慢进行中,令他们的生计受影响,怨声载道。

在该巴刹经营茶水档17年的陈秀英(67岁)表示,在工程展开前,当局承诺会在6个星期内将熟食档口的提升工程完成,直至9月17日,小贩接到当局发来的通告,指工程最迟至11月13日能完成。

她说,以目前工程的进度来看,档口地板、屋瓦、天花板、内部整修至今都尚未完成,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实令人担忧。

“我希望当局尽快完成工程,让我能够重新开业,因为茶水生意不像其他面食生意那样,需要煮水泡咖啡,较不易搬到档口外营业。”

陈秀英(左)和黄桂兰希望当局尽快完成工程,让他们能够重新开业。

搭建帐篷临时营业

黄桂兰(62岁)在巴刹经营经济米粉面档已有30多年,在暂停营业2周后,她决定在档口旁的位置搭建起帐篷,充作临时营业地点,以维持生计。

她说,过去她是在店里烹煮食物,如今必须每天在家里先煮好,再搬到临时地点售卖,如此一来一回耗费了半小时,甚是辛苦。

她也指出,装修工人在进行天花板装置工程时,并没有将旧有的天花板拆除,而是直接在下方装置新天花板覆盖,导致档口内部的高度变矮。

杨绣球投诉在原有的篱笆被拆掉之际,其用来摆摊做生意的2张木桌竟被人偷走。

拆篱笆2木桌被偷

在巴刹经营了4至5年爱心档位的杨绣球(71岁)指出,在承包商将原有的篱笆拆掉,以装上新的篱笆时,她用来摆摊做生意的2张木桌竟被人偷走。

陈顺源:天气不佳滂沱大雨影响进度

负责甘榜巴野一带民生事务的行动党居銮市议员陈顺源受询时指出,近来天气不佳,每逢下午或傍晚时分就会开始下起滂沱大雨,导致工程进度受影响。

“我一直有去查看与跟进工程进度,希望他们用最快时间做好。”

他透露,他和行动党居銮市议员党鞭叶志明有建议4名熟食档主搬迁至临时地点营业,有一名档主表示不同意。

他说,他们目前在物色适当的临时地点。

询及水管漏水的情况,他表示已发生了一个月,是由市议会负责处理。

针对装修工人使用档主的水电,导致水电费暴涨,陈顺源表示会尝试与居銮市议会交涉,设法要求承包商负责。

反应

 

优生活

蔡英文点名方子维 “我们一起逛菜市场!”

报道:郑美励

摄影:姚春显+受访者提供

人在马来西亚,你会刻意走进巴刹去逛吗?应该不会吧!巴刹,也是有商机有潜能的!来自台湾宜兰的方子维走入当地的传统市场,把它逛出新意、赋予新使命,并为活化振兴地方经济贡献力量,更因此获得国际奖项肯定。

马来西亚旅游市场上关于探索当地的体验项目众多,常见的包括导览庙宇、历史古迹、参加工作坊、大自然、美食与文化之旅等。鲜少有人注意到一个蕴含丰富风土人情与文化底蕴的地点——巴刹。

巴刹,或者台湾称之为菜市场,甚至更广义的传统市场,通常地上湿湿的有异味脏乱吵杂,完全不符合人们印象中的“旅游景点”。

然而它真的不适合当旅游景点吗?不尽然,否则当你出国旅行时怎么会刻意去逛当地的菜市场、传统市场呢

传统菜市场导览

如同鲁迅的名言,凡事都是“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没有人做不代表不可行,而是有没有人愿意踏出那一步去尝试。

在台湾东部和北部的宜兰市,别名“少年阿公”的方子维多年前就推动“来宜兰迺菜市场”——简单来说就是传统菜市场导览活动,他带领海内外游客与学子走入当地菜市场、传统市场,进行食农教育、文化导览、农业创意思考……等活动,让菜市场成为都市人认识农业生活的入口、户外教学场所,打造成独特、鲜活的旅游体验,让世界看到台湾宜兰的传统市场文化。

结果就是,美国艾美奖主持人约瑟夫·罗森多(Joseph Rosendo)拍摄台湾旅游节目指定他担任文化引路人;他也担任过日本ABC电视台“移动厨房”节目观光大使,为速水茂虎道推荐宜兰农旅饮食文化。就连前台湾总统蔡英文都曾对他说:“我一定要去找你逛菜市场!”

流淌着浓浓人情味

但是,巴刹或者说菜市场、传统市场究竟有什么好逛?

即使方子维已经开展上述活动11年,社会依旧不乏疑惑的声音。“像我这次得奖回来,其实有很多的前辈还是会问说,你为什么会得奖?你到底做了什么事?菜市场有什么特别?你怎么可以让它得奖?他们会觉得,你是没地方去你才来逛菜市场,就像农业其实没有不好,但人们会觉得你是没工作做才要来种田吗。”

事实上,菜市场、传统市场作为城市中一处独特的景观,不仅是人们日常采购食材的地方,更是不同文化、语言、饮食习惯交汇的场所、新鲜食材的乐园、手工艺品的展示台、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这里也充满了人情味,摊主与顾客之间的互动让购物不再是简单的交易,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老中青跨世代交集

方子维把传统市场当成一个平台,让老中青跨世代在走读传统市场之中产生对话和交集。实际上怎么操作?

1、挖掘文化价值

他将传统市场视为一个活生生的文化课堂,讲解从蔬果摊、磨刀行到种苗店,体悟从产地到餐桌,菜市场所扮演的农产直卖站,城市人接触和认识农业的入口,让到访的游客通过逛菜市场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农产品。

2、打造独特体验

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诸如听故事、学习手作、品尝当地小吃、与摊贩互动学习知识、办桌午餐、上烹饪课、向传统职人学习农村生活记忆等。菜市场、传统市场也被他当成学校,成为学习可持续发展、在地饮食文化、食农教育的场所。

“我自己的心愿是农业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更永续的平衡发展,我们从市场当农业学校的角度推广农业,我们也很希望很多亚洲国家都市型的孩子可以从传统市场认识农业。我们真的不太去农田,那不如从市场里慢慢把这些跟农业生活没关联性的孩子、年轻人慢慢的往农村靠近一点,同时农夫也可以变成老师,教会更多都市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关于农业的知识,达到城乡互相交流。”

人情味导览

当初方子维会萌生导览菜市场的念头是因为曾带外国来的友人逛传统市场,也听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以薄饼皮为例,当地各大观光景点与夜市热门的花生卷冰淇淋、清明节大排长龙的春卷或润饼,甚至知名饭店的樱桃烤鸭卷饼或月亮虾饼等热门美食小吃的源头来自宜兰的南北馆市场,有关供应商数十年如一日的开业,全因担心一旦自己休息就会影响上述美食小吃的供应。

带外国地人逛巴刹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市场就如同农村一样面临诸多挑战,看着这些陪伴自己长大的场所景色逐渐消失,他直言会感到不舍,推展“来宜兰迺菜市场”传统市场导览活动,志在让传统市场的文化被重视、延续、传承、焕发新生机。

传统市场里来了一些年轻人带着外国人与外地人到处逛,时不时停下来讲解品尝甚至是提问,难道摊贩不会觉得被打扰吗?

方子维坦称这是必经的过程,初期不少人怀疑他们的身份和目的,比如是不是政府派来的吗?来做什么?

但透过长期互动,双方建立了信任关系,甚至成为家人般的存在,因此与摊商建立深厚关系便极为重要。

况且,导览者带来的旅人亦为摊商带来新鲜体验,让他们的生活增添几许乐趣。

他指出,透过导览活动,亦可让摊商的下一代看到市场的潜力,激发他们接手家业的意愿。

而且导览活动不仅连结了摊商与旅人,也重新建立社区的人情网络,让传统市场不仅是一个买卖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生活场域。

回家,因为家里最好!

方子维的故事,是无数游子返乡发展、振兴地方产业的缩影。

擅长国际行销,曾经在台湾的休闲农场协会工作多年也曾到澳洲、日本边旅行边学习农业的他,在一次次的离家与归来中,对家乡和农业产生了新的兴趣与想法(“好玩”是他用的形容词),也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人的生长历程里面,我们都会想到世界去看一看,可是当你去外面十几年回来突然就觉得想家耶,你会觉得其实家里是最好的,你不管人生的路再怎么成功,其实最后还是好想跟家人相处。”

一个在大城市里生活得如鱼得水的年青人回到和适耕庄(方子维亲证)很相似的宜兰,究竟能有什么作为?套用台湾人的用词,叫“地方创生”。

地方创生

作为中生代,方子维有几个优势,包括仍然是青壮年、见过世界且具备多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有行动力。他先是回乡种田,慢慢的就开展农村文化导览,后来便推出"来宜兰迺菜市场"导览活动,让菜市场成为都市人认识农业、喜欢农业的入口。

这个决定,起初并不被家人理解。方子维能理解这是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疼惜,以及不清楚孩子究竟要返乡来做什么。

他便用行动解除他们的困惑。

“只要有从国外的人到农村找我们做农事体验或者是说食农教育、农村走读,我都会把他们带到菜市场去找爸妈介绍菜市场,一次两次十次百次之后,突然他(父母)跟我说,你明天要带谁来,我可以帮忙你做什么吗?那慢慢的延伸,他看懂了。原来你不是只是在农村里玩,而且会有很多人来找你,累积到现在有逾30个国家的外国人,哇,怎么一直有外国人会来找你?”

同场加映:70年老店重获新生

拥有70年历史的艸祭制面所生产多种生面、水饺皮、馄饨皮等供给宜兰苏澳镇当地的餐饮、小吃店,且向来都必须每天早起现做,才有办法赶在商家中午营业前出货。

两年前,一家之主突发中风,蔡仲霖和弟弟蔡柏年毅然决然返乡陪伴家人,也扛起了继承老店的重担。

“没有人做面了,那问题就是我们供应给这些小吃店、餐厅,他们也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靠着这些东西在养活家人,我们当下必须决定说是马上回来承接呢还是收掉。爸爸生病的那一个晚上,我跟弟弟讨论后我们决定先回到家乡去做这件事情。”

两兄弟传承与创新

蔡仲霖负责行销,而弟弟蔡柏年则主导生产,当时最苦的是蔡柏年,必须在一两天内将昔日零散的制面记忆拼凑起来,让面条的生产线重新运转。

稳定了生产后,兄弟俩开始尝试创新,今年30岁的蔡仲霖直言,传统产业工作强度大,而且面临人口老化、市场萎缩等问题,生存艰难再加上家里的状况,今年初曾萌生放弃念头但后来还是决定要留住老店并积极寻找新出路。

他们与方子维的团队合作,除了固守本业也开发更多新产品,并通过推广传统文化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蔡仲霖自己也加入成为当地的传统市场导览员之一。

“我们已经有基础了,在这个基础上面,我们去想像说可以怎么样再去接触到更多的人,怎么样可以玩得更有创意,让大家来像逛市场或者是来我们的制面厂可以玩到不一样的东西,不是只是像以前这样子去买面回家煮。”

把太阳带给夕阳行业

方子维补充,传承传统产业,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结合个人与团队专长(制面、市场推广、导览翻译等),共同打造一个具有活力的传统产业生态圈。

“在每个地方都有像他(指蔡仲霖)那样很认真做好传统事业的人,虽然说也许是夕阳行业,可是我们希望把太阳带过去。重点是要有人带进去,那人进去之后还是后面要有人去讲他的故事去做他的东西给你,所以很重要是分工合作而且彼此互相信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