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贤:处下游河口难避免
探讨与水灾和平共处
新闻特区:太平十八丁
(太平27日讯)台湾国立台北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教授廖桂贤认为,十八丁是处在下游的河口,河口出现陆化及泥沙瘀积的现象,可容纳的水量逐步减少,故在豪雨时,下游需要承担更多的排水量。
她说,加上由于天气变化及经常有极端的降雨量,淹水已是无法避免,人们唯有思考如何去与淹水和平相处,才可减少水淹所带来的祸害。
廖桂贤教授昨晚在十八丁社区中心出席一项“如何应对十八丁水患的环境治理和规划”交流会说,导致淹水事故有许多因素,包括上游开发,人们居住的地区不断扩展,储水区都被填满,加上气候的变迁海平面上升,使我们无法避免淹水的发生。
她说,防洪工程都有极限,不可能一直输排不断增加的水量,并举例台北的河堤建有6公尺高,河水最终决堤。

她表示,淹水在一些地方如越南更是非淹不可,因在水淹过后,农地有了滋养便不需使用化肥,鼠害也会减少。
她也说,在水乡威尼斯,当局在观光地点建起人行桥,水患时,旅客可采用人行桥观光,不会影响旅游业。
她表示,要彻底的解决水淹,是不可能的事,故人们在思考如何治水时,也可深入思考如何与淹水和平共处。

或转成游客卖点
她认为,减少淹水的可行之道,除提升排水系统外,也可开放地方上的空间如道路及草场等,作为临时的储水区,将空间还给水。
她表示,人们经常认为如一个地区淹水,便提升排水系统把水搬到另一个地区,但把水搬来搬去,毕竟非是彻底解决的方法,故留空间给水,或是把建筑物增高,才是可行。
她也说,人类须要对大自然谦卑,因人未必一定胜天,如果与淹水和平共处,甚至把淹水转化为吸引旅客的卖点。
蔡依霖:设小组商解决方案
十八丁区前任州议员蔡依霖表示,十八丁的水淹情况趋向严重,是因排水系统没有好好的规划,加上沟渠无定时清理,堆满了垃圾,并说,无论如何,为了改善十八丁水患的问题,太平市议会将成立一个小组,去探讨制定方案。
她指出,全球暖化海平线提高,也是造成水淹频仍的原因,社区人们在思维上也需有改变,把水淹减至最低点。
凌晨一场连绵豪雨 巴生谷多区水灾土崩

消拯人员抵达到场立即展开拯救行动,协助桥车脱困。
(八打灵再也23日讯)凌晨的一场连绵豪雨突袭巴生谷,导致多个地区,包括双溪毛糯、梳邦再也、蒲种、加影等爆发突发性水灾及土崩,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根据雪州消拯局助理局长阿末慕克里斯指出,该局于凌晨5时01分接获首宗有关水灾的投报,地点是在双溪毛糯新村,那里有6间民宅被高达2公尺的雨水淹没。由于居民拒绝暂时撤离,救援行动以观察与安全评估为主,所幸雨势稍后减缓,水位逐渐退去。
2轿车受困水中
接着,灵市PJU 1A/46于凌晨5时13分通报一宗水灾,一名50岁巫裔女子因突发的5尺深大水,导致受困于车内,在消拯员赶抵现场前她已被公众协助下成功脱困,未传出伤亡。
另一宗事故则发生在清晨5时44分,位于梳邦再也甘榜格南岸,当局抵达时发现突发水灾水位已约2尺深,并有一辆轿车受困水中,所幸无人殃及。
而此次最严重的水灾发生在双溪毛糯甘榜芭牙加拉溪里(Kampung Paya Jaras Hilir),多达80户住宅在早上6时31分遭遇高达3公尺深的水淹,所幸大水在清晨7时前逐渐消退,无须强制撤离。

ELITE大道从梳邦到Seafield的莎阿南十字路口处突发水灾,导致交通缓慢。
莎阿南蒲种多地淹水交通瘫痪
与此同时,莎阿南日落洞新巴生谷大道(NKVE)出口也因淹水造成交通大瘫痪,不少上班族在水中涉水前行,甚至一度传出有轿车及摩托车停驶路边,造成车辆堵塞一块无法动弹,现场陷入混乱。
而在蒲种,在清晨约4时15分降下倾盆大雨,导致甘榜登雅(Kampung Tengah)的低洼区再度沦陷,水位上升高达腰部。
由于水位较高,当局随后出动搜救船只,协助转移该区居民与孩童。同时,双溪毛糯甘榜古堡咖嘉(Kampung Kubu Gajah)也传出发生水灾的消息。
此外,蒲种黄金花园(Taman Mas Puchong)及Koi Prima也遭遇突发性积水,灾情在社媒上频传,有网民调侃“马路已成小河,所有人得“坐船上班”,并拍到水面漂浮大量垃圾,怀疑是堵塞的排水系统是造成水灾主因之一。

消拯人员协助搬离围墙石块,移出桥车残骸。
吉隆坡一所国际学校围墙在今早7时许因山泥倾泻倒塌,造成教室、图书馆等设施受损,涉及的两辆车遭压毁。
初步认定,围墙是因为土崩,才会造成崩塌。
所幸事发时无师生受困,消拯局也已完成初步安全评估,并交由吉隆坡市政局接手后续工程。消拯人员在早上7时55分基本掌握现场情况,并证实没有人员伤亡。
此外,加影甘榜双溪美拉鲁亚甘榜(Kampung Sungai Merab Luar)外的山坡亦传出土崩,导致主要道路一度中断。消防队抵达后确认并无房屋或民众受影响,仅交通受阻。
据消拯局消息,大城堡、蕉赖等地也有小规模土崩发生,但皆未酿成伤亡。

蓄水池再次溃堤,水涌入35间住家,水深约1尺,孩童在旁戏水。
隆市部分管道超出负荷
亟需检讨升级排水系统
(吉隆坡23日讯)今天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引发吉隆坡多区遭遇突发性水灾,其肇因是短时间内地表径流激增,加剧排水系统负荷。
吉隆坡市政局(DBKL)指出,市内部分排水管道已接近或达到最大容量运作,亟需检讨与升级。
市政局指出,河水水位上升亦加剧灾情,迫使自动翻板闸门系统启动关闭机制,以防倒灌入排水系统。受影响地点包括茨厂街(Jalan Sultan)、特拉威路(Jalan Travers)通往白沙罗路(Jalan Damansara)的路段、古晋路(Jalan Kuching)以及邻近乌布迪亚回教堂的泗岩沫大路(Jalan Segambut)。
已速派承包商清理
市政局透过脸书发布消息指出,在水灾发生后,已迅速调派承包商展开清理行动,包括清除垃圾、枯叶、沙土及淤泥,并动用闭路电视系统密切监控各关键区域。
市政局表示,由于反应及时,受影响区域的积水在30至40分钟内顺利排清,也未接获任何人命伤亡或重大财物损失的通报。
展开中长期防洪规划
除了紧急应对措施,吉隆坡市政局也同步展开中长期防洪规划,包括提升受灾地区的排水系统容量、定期进行排水口清疏工程,并展开跨部门合作,以调查其他可能加剧灾情的因素,如来自丘陵地带的土壤或泥浆流动。
为确保民众安全与交通顺畅,市政局共出动了约100名现场工作人员驻守各关键路段,并呼吁民众一同配合,避免随意乱丢垃圾入沟渠,并在发现排水系统堵塞时请尽速通报。
市政局在声明中强调,市民的安全与福祉始终是市政局的首要任务。承诺将持续强化城市排水网络,提升应灾能力,打造更安全、更有序的首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