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槟教局“不能捞过界”为由
拒批吉打微小迁槟

林冠英移交支票予杨明富,左起为孙德来、沈裕合、陈国才、杨明富、祝友成、林冠英、章瑛、黄汉伟、佳日星及黄泉安。

(槟城20日讯)槟州首长林冠英表示,一名热心教育者有意将吉打一所已没有学生,且不再运作的微型华小搬迁到槟城,却遭教育局一句“不可捞过界”而拒绝,对此他质疑马华对华社“华小一所也不能少”的承诺。

他说,在希盟执政槟州后,州内的华文中学从原本的10所,增至如今的12所,而随着人口及学生人数的增加,华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然而,要求中央政府及教育部增建华小犹如天方夜谭,因此将微型华小迁校,是当下最好、也是最两全其美的选择。”

发展商已筹足费用

他提及,一名来自槟城的发展商有意在大山脚兴建新的华小,甚至连建筑费已筹足,并有意将上述吉州已不再运作的微小迁至槟城,然而,对方向槟州教育局提出申请时,槟州教育局却以“不能捞过界”为由拒绝了该建议。

“该名发展商从2015年年杪开始跟进至2016年整年,至今仍没有好消息。”

林冠英今早在特别拨款予槟州协和中学的移交仪式上,致词时如是表示。



他质疑,既然不能建新华小,如今有人愿意出经费,不需中央政府发执照,只需一纸批文就可迁校,为何也不欢迎?

他指出,该所吉州微小如今已没有学生报读,从微小变成没有运作,而唯一仅存的是华小的准证。

“要是日子一久,连准证都过期,届时我们即使执政中央政府,可能这华小已‘回魂乏术’了。到时,马华就是名副其实的千古罪人,遗臭万年。”

中央应增加拨款华校

林冠英表示,州政府自2009年开始,至今已制度化拨款了47万3000令吉给协和女中。

“州政府了解华社办学不容易,而华中的董事会更是为了学校发展,出钱出力捍卫华教的权益,才能保住华人的文化命脉。”

对此他希望中央政府拨出充足款项给华校,以确保教育不被政治化。

出席者有槟州政府华校事务协调委员会主席章瑛、副主席黄汉伟、行政议员佳日星、国会议员黄泉安;协和中学则是董事会副主席陈国才、副主席拿督斯里祝友成、总务黄金土、财政杨明富、副财政沈裕合、董事孙德来及家教协会理事蔡美姿等。

反应

 

文教

莫顺宗:无需担忧变质 友族生拯救微型华小

(吉隆坡28日讯)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教授认为,尽管华小非华裔生越来越多可能会引发华小会否变质的隐忧,但这对华教来说是福不是祸。

他说,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的增加是抵挡不住的浪潮,加上国内外大环境都在改变,因此只能乐观去看待这个变化。

“非华裔生的增加补充了华小生不足的情况。正如微型华小,如果不是非华裔生,好一些恐怕早已守不住,早就没学生了。”

他今日在吉隆坡广义大厦视听室举行的第九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讲座会“非华裔生持续增长对华小是契机还是隐忧?”上,这么指出。

“那又怎么样?由马来人、印度人或少数民族去上这些学校,至少又维持多一间华小,一间都不能少,这是不是对我们有利?”

获友族捍卫属华教成就

莫顺宗说,“华”所代表的不应是血统,而是应该代表语言和文化,若以血统来决定一切,那就跟极端分子没有区别。

“如果有一天,捍卫华小和华文特征的,不仅有华人,还有非华人,那就是华教真正成功之路。”

他也说:“华小的定位肯定是华文教育,很清楚的,我们不是华文教学,整个华小的主要媒介语就是华文。”

他坦言,华小前景艰辛,而华小就是华教的一切起源,关注华小意味着关注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

前校长:登10华小靠友族存活

登嘉楼甘马挽港口华小前校长谢月美指出,登州华裔人口只有1.9%,加上华裔人口的流失,州内华小从原有的20多所减少至现有的10所。

“这10所华小总人数加起来才2086人,我相信,吉隆坡任何一所华小的学生人数都超过这个数目。”

她指出,登州华小华裔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这10所华小要存活,就得靠友族的支持。

她在分享自己的经历时指出,当友族家长决定将孩子送到华校时,她都会对他们说明华小的情况,而这些家长普遍上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华文。

谢月美也说,非华裔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将孩子送到陌生的华小,其实心里也有挣扎,而她都会在开学的时候,向他们说明非华裔可能会面对的问题,例如语言沟通、文化差异以及成绩落差等。

她强调,学生在学业上是否能够成功,完全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跟种族无关。

林毓聪:华小教学媒介语或改变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前华文科科长林毓聪指出,在非华裔学生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教学媒介语可能会出现变化。

他举例,教师可能为了迁就友族学生,在课堂上用了很多马来语,而这对母语的课堂来说,是一个不健康的现象。

他继指,教师也可能对教学媒介语缺乏意识,“他们可能认为,用什么方法教学都不要紧,只要你能明白就可以,但其实不是,因为老师不仅言传还要身教,我们必须让学生也能够像我们一样,使用比较标准的母语。”

他指出,教师可能为了让班上的几个友族学生学会华文,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母语不像母语,二语不像二语”。

他说,华校的特征是除了马来文和英文外,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以母语方式学习华文、以华语为行政语言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

他继指,华小的行政语言是华文,当非华裔学生增加时,可能会导致行政语言的变调。

他坦言,华小的办学初衷是要传承华人文化,如果有一天,一所华小连一个华裔学生都没有,那么还需要去扶持那所学校吗?

“我们能够乐观的认为,友族会来帮我们维护我们的学校吗?基本上,我认为,我们不能乐观。”

陈金鼎:沙42华小学生100%友族

第二届吴德芳热心华教奖得主陈金鼎指出,沙巴的83所华小当中,有42所华小的学生100%是友族。

他说,这42所华小在行政上都得使用双语,而这些友族学生进入华小,是因为华小办学认真、老师们有教无类,但这些学生的家长主要是专业人士甚至是公务员。

他指出,在沙巴,华小的华裔生占三分之一,友族已则有三分之二,而因为盛行异族通婚,许多华裔其实只保留了姓氏或姓名,却不会华文。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华人,所以就把孩子送去华小,希望他们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华语,可是他们讲不出来。51%的华小已被友族占领,他们都是用马来语交谈……老师要教也很辛苦。”

他坦言,许多非华裔学生从华小毕业后,甚至无法说一口流利的华语。

陈金鼎说,年轻华裔离开乡区后,乡区华小招收不到华裔学生,但这些学校的董事依然是华裔,“万一有一天他们老了,到时由谁去接任董事?”

“他们也没有办法为这些学校提升设备,他们找不到理由去找其他人捐钱,因为孩子都没有在那边读书了,为什么我要帮你?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东西,我们到底要怎样确保华文学校一间都不能少?我们就得规划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