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国:不应迎合当权者
反对修改独中课程降水准

(槟城19日讯)马来西亚华教研究会总秘书王瑞国博士指出,该会反对修改华文独中课程,降低水准以迎合当权者的单元主义教育政策等措施。
他说,董总领导权在2015年“8·23”被夺后,一些政客便提出承认统考必须修改华文独中课程以符合单元教育政策的论调。
他日前在槟州热爱华教团体联合工委会举办、马来西亚华教研究会出版的《华教论坛》2推介礼上这么表示。
他说,每次大选一些政客都会对华文教育问题向选民作出承诺,鉴此,马来西亚华教运动工委会联合华团和文教团体,提呈一份内容涵盖幼儿园至高等学府,以争取朝野政党认同人民学习母语教育的合理要求的华教备忘录。
另一方面他说,《华教论坛》每年出版1册,作者为来自国内外社会与文教工作者,以及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目前该刊物已分发到东南亚各地,包括中国北京、上海、厦门、广州、深圳与台湾等地的大学及研究所。
槟州热爱华教团体联合工委会主席蔡亚汉指出,一个好的校长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能力强知识广、文化底子好、人格有感召力(处处以身作则)、思想能够与时并进及应有领袖素质。差的校长是:不进修、不看报纸,与董事的关系很差;有些校长以为有教育局做后盾,就不理睬董事会。
(二)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些自认为是能力强的好校长,自然会定出一些可行又完善的制度,问题是在他退休后,这套制度还会被遵守下去?所谓“人亡政息”。
(三)关心校园文化或校风,校园应是一种正面积极的文化,通过教育、条规来培养出来。
李受廷:发言平台《华教论坛》为华教把脉
《华教论坛》2推介礼工委会主席李受廷指出,师资短缺及华小拨款不足,是几十年来年复一年的陈腔烂调,这两项问题已成为华教的通书,不必等到事情发生才知道。
他说,《华教论坛》是华社对华教深入了解的一本华教字典,让华教界人士多一个平台以对华教的见解发言,让学者和有识之士为华教所面对的外来因素和种种不利华教的条文与图谋把脉开方。
另一方面李受廷指出,马来西亚热爱华教团体联合工委会准备与朝野政党交流和对话,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他说,正当各方面都在积极争取本身政治代表的胜利而努力奋战的时刻,全国人民应该关注各政党和候选人对母语教育的所说所为。
“我们愿再次向未来的朝野双方、各党各派、各民族领袖,陈述母语教育的苦难。我们衷心期待,你们也将本身的立场和政策列在竞选纲领,供人民检验和选择。期盼在未来5年,母语教育发展能获得公平合理的对待。”
谴责独中权势性骚扰案 董总筹划讲座防治性暴力
(加影24日讯)董总认为,为防止校园权势性侵事件再度发生,各界务必深刻反思与客观检讨,理性整合各方力量,从制度、文化、教育等层面多管齐下,强化规范并持续深化性别平等意识的建设。
董总高度关注数所独中传出权势性侵案,并向所有受害者表达深切的同情。
“同时,我们肯定校方对相关事件的积极处理态度,并严厉谴责涉案的加害者。无论是在家庭、校园、职场、社团等各种场合所发生的任何形式之权势性侵,董总坚决秉持零容忍的立场。
“个别害群之马的卑劣行径,已使其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教育工作者蒙受不白之冤,更令华社长期支持与努力经营的独中教育背负沉重的污名。”
董总今日针对近日数所独中传出权势性侵案发文告说,尤其是在校园环境中,任何受害者都有必要获得及时的保护、协助和辅导,以避免其在寻求司法救济的过程中遭受二度创伤。
董总已筹划一系列校园性暴力预防教育讲座,广邀全国独中教育体系的董事、校长、行政人员、班导师和教职员,聆听海内外专家分享性骚扰或性暴力的防治教育。
有关学者亦将讲解学校应对相关事件的通报机制、处理流程、责任归属与政策方针,并结合案例与经验分享、保护机制、支持网络及预防措施。讲座上亦将交流制度文化和提出行动建议,并反思数位责任与媒体素养,以培育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董总已数次召开相关专业人员的紧急会议,借鉴海内外教育机构的文献,制定有关事件的处理流程,涵盖投报渠道、权责划分、调查程序、分流监管、惩处方式、申诉机制及支持系统等,以在近期内提供各校参照处理。
课程纳入性别平等教育
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董总每年举办的新手教师培训课程均纳入性别平等教育及教师伦理等内容,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教师们的性别平等意识以及职业伦理操守。
同时,在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方面,董总所编写独中教材已经将相关内容纳入课纲中,特别是初中公民、辅导活动以及高中通识科均设有相关教学单元。其他科目如马来文、华文、历史及经济学等,亦编入探讨性别平等之选文和案例。
董总说,是次事件并非独中特有,类似案例在政府学校与职场中亦时有发生,例如2021年,时年17岁的巫裔女中学生艾茵揭发男教师开 “强奸玩笑” 的事件便是典型案例之一。
日前也有报道指士姑来丽宁镇一所国小的 47 岁男教师,因涉嫌对3名9岁女生进行肢体性骚扰,而遭警方扣查。
“这些事件反映出本地社会仍受根深蒂固的父权主义影响,性别平等意识薄弱,不少人更将男性对女性的性支配与剥削视为男性威权的展现,并加以合理化。我们冀望透过教育和制度的双重推动,致力消除校园的性别迷思、偏差和歧视,积极营造性别友善环境,彻底杜绝校园权势侵害和骚扰劣行。”
列刑事罪加强执法力度
“我们也呼吁政府正视有关问题,聆听近期来自社会各界,包括代议士、评论人、专家学者、社团领袖、妇女组织、青年团体等所表达的民意和诉求,实质加强立法、修法与执法力度,在各领域落实性别保护的治理机制,遏止任何性别暴力事件,并将其列为严重的刑事罪。
“教育部除了加强贯彻2023年所发出的性侵及性骚扰指南外,也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在各级学校全面落实性教育,甚至将其适用对象进一步扩大至教师与家长,而不仅限于学生。政府务必调动国家资源,果断推行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和性教育,才能起到整体警醒的作用,保护所有国民免于类似威胁与创伤。”
董总吁请各界携手合作,共同致力推动校园性别平等教育,并促成制度改革,将近期这一连串令人痛心的不幸事件,转化为社会集体学习的起点和深刻反思的契机。唯有共同纠错补漏,方能提升校园整体的性别意识,打造真正安全、友善、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