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登土生华人文化节
擦亮品牌创造商机

精彩人生系列178

登大臣阿末拉兹夫亲手制作红龟糕(左三)引起领袖们欢喜,左起杜振耀、刘保章,右二林锦胜。

由登嘉楼中华总商会所举办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4岁了!



吉祥物、灯饰、夜市集及街头表演成了登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必有的装饰与活动。

4年的努力成功打响了美娘阿旺的品牌,也赢得政府的认同,把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列为登州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一。

鸟瞰望下,整个唐人街挤着满满人潮。

4年来唐人街经济的增长幅度值得引以为傲。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促进与催化经济发展的绩効有目共睹!相信未来年轻人的创意加上美娘阿旺的品牌效应肯定可以持续的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登中总推出“蜕变的文化,美娘阿旺”展示厅,展示不同年代格峇雅。

今年的主题:悦变的文化,旡限商机。美娘与阿旺,永续传承!

精彩街头表演也包括马来武术,吸引许多观众围观。

从2014年开始,登中总创办了首届“土生华人文节”,4年来成功打造东海岸最受瞩目的节日,成为登州及其他州属各大团体的楷模,在坊间形成一股潮流。

美娘不断穿梭整个唐人街兜售本地土产。

加强内容主打文创风



登中总每年都在文化旅游节所举办夜市嘉年华会中加强内容,主打文创风,不但增设街头艺人表演,同时也有脚目市集等,节目可说应有尽有。

马来古老文化之一,皮影戏,让观众有会一睹其风彩。

在这一连6天文化旅游节,即从8月25日至31日,总共吸引30万人次前往观光及享用美食,并带来85万令吉进账,平均每天流动现金量高达14万令吉。

在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也可看到小小美娘与阿旺这样的打扮。

今年登中总希望趁文化旅游节期间,持续强化唐人街的内涵,不断挖掘并活化有潜能的资源,以吸引游客制造更多商机。

制造平台让年轻人有机会表演他们的才艺。

年轻人创业基地

这些年来登中总配合Think TLP 和拿督杜振耀为唐人街注入许多新元素,为唐人街打造了新的旅游摄影景区,包括壁画、主题小巷、美化老爹井、许愿树等。

下雨阻止不了大家对土生华人文化的热爱,左起祝圣才、杜振耀、刘保章及阿末拉兹夫。

登中总深知打造唐人街成为旅游景区对华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但可直接带动整个华社圈子的经济发展,而且是年轻人创业的孵化基地,为年轻人制造了不少契机。配合此文化旅游节而开发的一系列以“美娘”为品牌的手信产品,给登州年轻人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

方块比赛吸引年轻人参与。

登中总所创办的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登嘉楼州的知名品牌节日,州政府也把这个节日列为本州的重点旅游项目。

街头卖艺赤手剥椰子,吸引公众围观到底拳头硬还是椰子硬。

土生华人文化旅游节和我们打造的美娘阿旺是登中总全体的骄傲!

青年文化社也是这次文化旅游节幕后功臣之一。

4年的成长周期已经完毕,未来的4年中总将以全新的模式继续把这个品牌擦亮,发扬光大!

反应

 

言论

当非主流华人受伤时/里郎拔刀

我刚刚在吉兰丹拜访土生华人村落完毕,隔天,以攻击华教著名的吉兰丹土生华人教授张国祥博士再度发表政府不应该承认统考和华校的言论。这已经是他无数次对华教和华校进行严厉的批评了。

当然,除了他,以攻击华教闻名的华裔学者还包括历史学者邱加金博士以及华裔回教徒郑全行。上述三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以华人自居,却不断批评大马华人不够融入马来社会,进而阻碍族群团结。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这些华裔学者以几近仇视的态度看待和对待华教和华社呢?当然,我们不必小人到怀疑有人会借扮演发表种族性的言论来获得升职或加薪,不过背后的原因或许和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和主流华社的不愉快接触有关。我们尝试以吉兰丹土生华人的成长背景为例来加以说明。

土生华人马来人难分辨

吉兰丹华人仅占该州人口的5%,而土生华人则只占华人人口的不及7%,所以他们是少数中的少数。土生华人大约于19世纪初从中国福建或暹罗北大年向吉兰丹南迁,他们在吉兰丹河河口和中游披荆斩棘并形成聚落。他们具有中国人和暹罗人的血统,说混杂着暹罗和闽南词汇的吉兰丹马来话,虽然传承着慎终追远的祖先崇拜信仰,但更大部分的生活习俗已同化于四周的吉兰丹马来人。如果他们不是主动告知自己的族群身分,一般人很难从他们的长相和穿着中分辨出他们和马来人的差别。

在马来社会中成长的土生华人,不但实践着和主流华人社会几乎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他们甚至深得马来文化和艺术的精髓。例如享誉马来文坛的土生华人Lim Swee Tin的马来文和马来话造诣,让许多马来人都自叹不如。而吉兰丹唯一的华裔皮影戏班主杨福成,也精通吉兰丹马来民间艺术Dikir Barat,是国宝级的民间艺术工作者。



也因为这种比马来人更马来人的特殊身分,很多土生华人自小即遭受华人社会的异样眼光或不了解的询问,例如:你真的是华人吗?怎么不懂说华语?连华文字也看不懂?你为什么不会用筷子,却用手抓饭吃?为什么穿沙龙?

也许许多华人因为对土生华人的不理解而不经意的对后者构成了歧视和伤害,这些行为都是华社需要加以反省的。可是这些成长过程中面对特定族群的不愉快经历,不应该成为攻击华教或华校的理由。例如指责华校的存在分化种族,让华人不能充分的融入马来社会。这样的批评不但违反文化多元性和尊重差异的原则,也具有将同化政策合理化的危险。

马来西亚华社固步自封,比较少认真学习其他族群的习俗和文化的弊病固然需要加以正视和改善,但必须是在族群语言和教育权利获得保障和尊重的前提下,以奖励的方式加以促进和提升的。带着身为过往受伤受害的心理负担,为压迫性的政策为虎作伥,不过是在复制着歧视,无知和压迫,对多元族群社会的互相理解和接受适得其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