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超市没限售 5公斤装严缺
有钱难买 小贩忙“扑油”

抢购食油现象导致缺货,让熟食、糕点小贩烦透。

(劳勿21日讯)劳勿超市及杂货店没有限量售卖,劳勿5公斤包装食油缺货,熟食小贩有钱也买不到!

随着食油将在下个月起价的消息在前晚传出后,劳勿市面上的5公斤及1公斤装食油,面对缺货。



目前,劳勿市面上1公斤塑料袋装食油、1公斤支装食油及5公斤食油都所剩无几。

由于民众抢购食油,家庭主妇和熟食、糕点小贩首当其冲,有者由于没有事先存货,面对食油几近用罄的窘境;有者甚至只剩下两桶食油,不知何时才能恢复食油的正常供应,苦不堪言。

受影响的业者向《南洋商报》表示,一些定时交货源的供应商也面对缺货,更让人“抓狂”的是,他们本身也不知道厂家何时才有货源供应。

面对食油供应不足的熟食业者,目前最头痛的问题是,他们烹饪必须用到大量食油,但面对市场上食油供应短缺,他们也只能静观其变,或暂以2和3公斤支装食油取代。

抱怨政府“提前”宣布



不过,也有业者抱怨,距离下个月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政府就“提前”宣布取消补贴,随之而来食油酿涨价,导致民众都纷纷抢购食油,造成市场缺货问题。

有者表示,有的人由于昨天忙于生意无暇抢货,导致晚间准备买油时,杂货店和超市的食油都卖光了。

蔡太太:目前只剩下两桶5公斤装的食油应市。

劳勿永乐茶餐室东主·蔡太太仅剩两桶到处找油

我只剩下两桶5公斤装的食油应市。

就连平时到来的销售员,也完全缺货,不知如何是否。

突然宣布食油涨价,距离涨价期却尚有一个多星期,在人人都抱着能省则省的想法下,几乎都去抢购食油,导致市场上缺货。

目前,我到处敲锣打鼓,希望可以买到包装食油暂时应需。

目前零售市场都进入缺食油状态,而我也到处“扑”油。

糕点小贩·张思胜供应商两周前限买

目前零售市场都进入缺食油状态,而我也到处“扑”油,以应付每天烹煮馅料或炸糕点的需求。

本身每次都购买一箱5公斤装的食油,里头有6桶。

向来光顾的供应商在上两个星期即限制顾客购买量,昨天和今天就面对货源不足的问题。

如果根据每天的营业需求,每天至少要10公斤的食油才能应付。然而,目前食用油存量有限,真担心很快会用完!

反应

 

财经新闻

“稻米生产链遭操纵” 业者:本地白米无利可图

(吉隆坡2日讯)本地白米都去哪儿了?

虽然政府大派定心丸,指国内白米供应充足且稳定,但消费者难买到本地白米,却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本地白米供应不足的问题引起议论,甚至引起一些群体将其与生产链中的各种因素和漏洞串连起来。让消费者感到困扰的是,稻米生产链包括从稻农、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消费者,都被认为存在彼此的误解。

根据商家,每10公斤价格26令吉的本地大米他们只赚取约50仙的利润。

根据《每日新闻》在此议题报道称,带出了白米生产国在生产链中或存在的漏问题,即通过“看不见的手”操纵某方面的可能性,对供应链和市场价格带来影响。

报道说,对大马马来米厂商会(PPBMM)而言,由于面对大多数制造商不愿意承担亏损,导致他们须以昂贵的价格,向稻农和供应商采购本地白米。

该商会主席莫哈末特米兹表示,本地白米的生产成本现已达到每吨2800令吉,这让制造商很难以政府统制价格每吨26令吉售卖。

“去年8月,稻米价格上涨至每吨1700令吉至1800令吉,加工后的大米价格可达每吨2800令吉”。

他指国家稻米公司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大米需求量达250 万吨,其中 62%(155 万吨)是本地白米,进口白米则占27%(67.5 万吨),其他的则是糯米等其他类型大米。

此外,香米、印度长米(basmathi) 也是进口的。

“每加工一吨大米,一般只能生产出50%大米,不过雪兰莪州除外,可达65%的产量。”

此外,另一个问题是,厂家因未能交出20%配额,在无利可图情况下只能专注于生产价格较高的进口大米。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已下令所有本地白米生产商将各自白米配额的20%发给国家稻米公司,以补给几个州属本地白米供应的不足的问题。

在制造商和批发商层面,由于利润单薄,以致也有者拒绝包装本地白米。

10公斤庄仅赚50仙

马来西亚土著米商公会(BARIM)南区主席卡里尔阿末坦承,确是有一些制造商拒绝包装本地白米。

他说,10公斤庄本地白米售价为26令吉,商家只赚取约50仙的利润。在这情况下,批发商和零售商对包装进口白米更有兴趣,因为进口白米的价格更高。

“目前市场上进口白米平均价格为每10公斤售价为39至45令吉。”

他说,关键是日后一旦本地白米供应恢复稳定,进口大米价格会随着需求减少而下降,政府应提供补贴,以覆盖每10公斤本地白米约4令吉的生产成本。

卡里尔坦承,中间商也是导致本地白米缺货的原因。

“一些餐馆和贸易商协会拥有大量资金,他们直接从工厂批量购买。问题是,他们直接从工厂购买已经供不应求的本地白米,使到本地白米的供应无法到达消费者或商家手中。”

此外,边境的漏洞问题也导致白米供应短缺。

消息人士透露,市场上缺乏本地白米与厂家将本地白米“变身”为进口白米(BPI),以获取更高利润有关。

“厂家购买白米并不像一般消费者购买已经包装好的白米,他们是区分等级并包装白米的人。而消费者并不知道白米等级的区别,他们只看包装标签。”

吁监管米粮单位

马来西亚消费人协会联合会(FOMCA)主席拿督N马里慕都博士促请各相关方解释一直缺乏本地白米的情况。

他质疑,到底谁在本地白米短缺问题上讲真话?

“如果国家稻米公司指其产能有所增加,为什么白米工厂却说供应不足。要是有大量生产本地白米,为什么消费者仍然面对特定价格才能购买本地白米?”

他说,目前的情况是,各方都在互相指责。

“不管谁说什么,或是哪一方发行多少?市场上很难找到本地白米已是事实,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认为,执法人员必须更积极和主动,监管米粮的单位和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建立合作关系实地检查所有地方,而不是注册工厂。

“卡特尔(kartel) 办事的地方,是官方工厂所无法进行的。”

此外,他也不排除本地白米在边境存在漏洞的可能性。

“在邻国泰国,白米价格更贵,到处都可能有漏洞,他们必须监控,并加强管制。”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