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进货不多 卖完就算
年货走强商家失算

锺夏萍:丈夫有提供炸年糕服务,今年的销量热卖。

(劳勿12日讯)对市场的预测失算,年货进不多,面对后劲仍强的买气,商家只能卖完就算。

据了解,劳勿商家由于对市场缺乏信心,早几个月前进年货时“相当保守”,不料地方买气来得早,而且相信将持续到过年前,目前只得有多少货,就卖多少。



据悉,劳勿各类年货商家之前都抱着观望的态度,面对成本高的货品价格,大家几乎都不多进货,以免滞销。

货不够卖

由于“适量”进货,大多数年货所剩不多。对于商家来说,把年货全售罄本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然而,由于市场实际上没有预料的差,现在农历新年的跫音已近,买气料将在下来的短短的几天持续推高,现在可能面对货不够卖的问题。

劳勿商家受询时说,往年年货市场慢热,担心今年也会面对同样的情况 ,因此适量进年货,确保年货可以销售出去。

不过,他们指出,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新年买气来得早,相信也会持续到最后一分钟。



根据菜市小贩,之前前来办年货的都以主妇居多,但随着游子陆续返乡后,相信就会掀起另一股购物潮,仍然可以刺激买气。

根据需求每天烹制年糕销量同比增加

年糕小贩锺夏萍说,今年的年糕销量比去年增加,她的丈夫也根据需求,每天烹制。

她表示,市场消费走向难以捉摸,有时候也是要等到最后一分钟,才能出现买气。

她说,很多消费者都是最后一个星期才做冲刺,而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好准备,有足够的货源让消费者选购。

她说,年糕是现做的,深受顾客喜爱,加上丈夫有提供炸年糕服务,因此进一步促进销量。

陈太太:市场上的年花选择多。

根据需求进蔬菜

菜贩陈太太说,本身也是视情况售卖年菜和年花。

她说,由于市场上的选择多,加上消费者都会开源节流,视情况采购,因此,本身也吸取多年的营业经营,不多进货。

她表示,以蔬菜为例,由于不耐放,因此也只会根据需求才进货。

大盛公司东主陈清友夫人张运娣正为顾客设计年花摆设品。

年花销量可观

配合新春节庆,每年都会售卖年花的大盛公司东主陈清友表示,本身也是视情况进货,卖完就好。

他说,摆设在家里的年花或竹子,都深受华裔同胞欢迎,今年的销量也可观。

尽管如此,由于现代的消费者都采取谨慎办年货的心态,因此他也是适量进货,相信这几天将会是冲刺业绩的高峰期。

反应

 

灼见

【灼见】中企涌入考验本地商家/勤保伟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移居海外,寻找更好的生活质量与商业机会。

马来西亚凭借亲商政策、低消费水平、多元文化环境及语言优势,成为许多中国新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从“大马我的第二家园计划”到各类签证的便利,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然而,中国新移民的大量涌入,对马来西亚本地市场既是不小的挑战。

中国新移民的涌入可分为两大主要群体:一部分人仅是移居马来西亚享受生活,并未从事商业活动;另一部分则带着资本与商业模式,将中国的生意直接平移到本地市场。

成拓展业务“新绿地”

这些新移民广泛分布于餐饮、零售和电商领域,甚至在夜市也能见到中国人的档口。他们看中了马来西亚市场相较中国而言的“低卷度”,将其视为拓展业务的“新绿地”。

如今,走在马来西亚的街道上,不难发现中国超市、餐厅和各类饮料店的身影。这些商家通过高效率的营运、熟练的营销策略以及更具价格优势的商品,迅速占领本地市场。此外,中国企业也常将国内的过剩商品倾销到马来西亚市场,进一步加剧竞争压力。

中国新移民的到来,就像将亚马逊森林的外来鱼类引入平静的湖泊。对于本地商家而言,这意味着竞争环境的骤然变化,而原本依赖传统经营模式的本地企业往往无法快速适应。中国商家以价格优势迅速吸引消费者,而本地商家由于成本结构较高,难以在价格上与之抗衡。尤其是在零售和餐饮行业,许多本地商家因为失去市场份额而面临经营困境。

中国商家引入的高效商业模式、资本和技术,进一步拉大了与本地企业的差距。例如,许多中国商家在电商平台的营销能力、供应链效率以及客户服务方面显著优于本地商家,使得传统零售业者更难以竞争。

新加坡的情况便是一面镜子。今年首9个月,该国已有近2500家餐厅因无法与外来品牌竞争而倒闭。这种现象在马来西亚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小型商铺等传统商业领域。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本地商家需要积极调整策略,寻求突破。本地商家应注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例如,融入本地特色文化或开发定制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电商的普及,本地商家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线上渠道扩展市场。例如,通过社交媒体推广和线上订单系统,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本地商家有时候也该考虑与中国商家合作,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例如提供本地化原材料或物流服务,从而实现双赢。借鉴中国商家的高效模式,从供应链管理到营销策略,优化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主动适应新竞争环境

在保护本地企业与促进外来投资之间,政府需找到平衡点。政府可出台针对本地企业的支持政策,例如提供税收减免、补贴或培训项目,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同时,可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监管,确保公平竞争环境。

政府也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和扶持项目,鼓励本地企业在新兴领域如数字科技、绿色经济等方面开拓市场,建立更强的竞争壁垒。县官机构也该通过组织展会、海外推介活动等形式,为本地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持,帮助它们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大量中国新移民的涌入,正深刻改变着马来西亚的商业生态。这种变化带来不少挑战,对本地商家和政府都是一场考验。作为企业,必须主动适应新的竞争环境,通过创新与转型寻找生存空间;作为政府,则需制定合理政策,在吸引外资与保护本地企业之间取得平衡。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在这场市场变革中确保马来西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本地企业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壮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