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

以为不值钱破烂玩具 转手拍卖意外赚13万

(东京10日讯)日本清洁工打扫倒闭玩具店,发现“破烂玩具”,原来是捡到宝,转手清洁工狂赚450万日元(约13.24万令吉)!

根据《ENCOUNT》报道,日本男子永留统道在大阪经营清洁公司,去年夏天接到委讬,前往一间倒闭的玩具店打扫。店内留有大量玩具和垃圾,大部分玩具几乎都只留下外盒,他将店内为数不多的玩具带回家后,放到网上拍卖。

他本来并没有抱太大期待,将玩具价格起标价都设为800日元(约23.54令吉)。

过了几天,他以为不值钱的破烂玩具,价格竟然直线上升,从800日元被“抢高”到2万至3万日元(约588.4至882.67令吉),甚至有些商品价格被炒到了10万日元(约2942令吉)。

他难以置信地指出,有些玩具的外盒已经破破烂烂,买家仍愿意花大钱购买。他第一个月就赚进200万日圆(约5.89万令吉)、隔月再赚进250万日元(约7.36万令吉),他当初清理玩具店的收费为100万日元(约2.94万令吉),而光拍卖玩具,就意外赚进450万日元,顿时多了一笔临时收入。

他透露,上架的玩具几乎都是昭和时代的古老产物。包括莉卡娃娃(Takara Tomy)的鞋子、机械人和迷你车等。

视频推荐:

反应

 

名家专栏

10育儿省钱妙招/史慧娴

踏入蛇年,你是否有计划迎接“蛇宝宝”呢?

抚养孩子是一项充满爱的使命,但无可否认这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从日常开销到节日庆祝和学费支出,在孩子诞生后家庭预算似乎总是捉襟见肘。  

其实,只需有一些简单的策略和合理规划,你就不仅能有效控制开支,就能让家庭财务更加宽裕与舒适。以下10条妙招,可以让你在育儿路上轻松省钱。  

1. 选购中性服装  

建议不要为孩子购买特定性别的衣服,比如粉红色裙子,而是选择中性设计的T恤、裤子或外套。当孩子长大后,这些衣物可以留给弟弟/妹妹继续穿,省钱又环保。  

2. 明智消费大件物品  

与其支付高价购买全新的豪华婴儿车,不如去二手交易平台如Mudah.my或脸书群组淘宝,你可以用折半的价格买到状况良好的婴儿车、婴儿床甚至玩具。  

如果还是希望购买全新商品,建议优先选择普通家居用品或折扣店,避免去儿童用品专卖店。质量优良的大件物品理应物有所值,能陪伴孩子多年甚至可用于二胎。  

3. 亲自为孩子理发  

理发的费用看似不高,但多次累积起来也是一笔开支。

只需准备剪刀、梳子和一台基础款的理发器(价格在25至40令吉之间),就能在家轻松修整孩子的发型。网络上还有许多免费的剪发教程,简单实用,值得一试。  

4. 母乳:营养与节省兼得  

奶粉的价格从60令吉起至80令吉不等,特制配方奶粉的价格甚至会翻倍。相比之下,母乳不仅对孩子健康更有益,还能大幅减少成本。  

虽然喂养母乳需要购置一些用品,比如电动吸奶器(约300令吉)和储奶袋,但长远来看,这些花费远低于奶粉成本。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  

5. 使用布尿布或批量购买纸尿片  

布尿布虽然初始投入较高,但可以反复使用,长期来看能省下不少费用。

如果更倾向于纸尿片,你可以关注促销活动,在价格合适时一次性批量采购,降低成本。  

6. 自制婴儿食品  

市场上婴儿食品价格昂贵且含有防腐剂,而自己制作蔬果泥不仅成本更低,还更健康且营养。只需购买新鲜水果和蔬菜,在家用搅拌机就能轻松制作,即经济实惠又让人放心。  

7. 只买必要用品  

避免一次性囤积大量用品,比如哺乳设备或玩具。在有实际需要时再购买,避免浪费。

有些父母购入大量奶瓶或哺乳用品,却发现孩子断奶或不适应,这无疑造成不必要的开销。  

8. 为孩子房间做长远规划  

婴儿房的布置无需过于复杂。与其为两岁以下婴儿打造奢华的房间,不如考虑孩子未来几年的需求,比如低矮书架、玩具收纳盒和可转换的儿童床。这样的设计不仅实用,还能减少频繁更换家具的费用。  

9. 善用免费娱乐资源  

高价的兴趣班不一定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本地图书馆可能有提供免费的阅读或手工活动。你也可以与邻居或朋友的孩子组织游戏聚会,不仅可以培养社交能力,还能节省开支。  

10. 不要盲目购买新玩具  

孩子们对玩具的兴趣往往转瞬即逝。与其频繁购买新玩具,不如向朋友或亲戚借用,或者通过租赁平台租用大件玩具。这不仅节省了预算,还能避免家中堆满闲置物品。  

总结:

养育孩子固然需要投入,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精明消费,父母们完全可以缓解经济压力。在大件物品的购买上,善用分期付款计划,逐步分摊费用,能让每月预算轻松应对。

育儿路上挑战虽多,但只要有智慧和爱心,就能让你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幸福!  

想知道更多理财贴士,你也可以上到iMoney学习中心网站https://www.imoney.my/articles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提供分享及参考用途而非正式理财、投资或产品购买意见。

因个人情况及需求会有差异,读者可依据自身独特情况再向笔者取得建议或者联络自己特许理财规划师取得咨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