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平静但燥热——《八月》

去年年终在东京国际影展上观赏到这部黑白拍摄的中国非主流电影《八月》时,是它在台湾金马奖中赢得最佳影片及最佳新演员奖之前,所以没被广泛注意。到场观赏的观众不算踊跃,影片结束后,创作队伍与观众的交流环节上。导演张大磊坦然表示,此片在中国放映无期,因为缺乏商业元素,过于冷门,没有片商有兴趣发行。不过今年初正式获机会在中国市场上映,显然是有金马得奖作光环之故,但票房仍差强人意。



海外观众观看有难度

这点其实不奇怪,因为它是部非常个人的电影,堪称导演本人的自传,是他自己的童年生活真实写照。这对海外观众有点难度,若不很清楚9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国企机构转型市场化,对当地在这环境下当职人民所带来的革命性冲击,那在观看过程就更难有代入感。

每个家庭都被改革影响

《八月》故事背景是中国90年代初的西部小城,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张小雷(孔惟一饰演),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暑假。恰逢那年中国开始实施国有单位市场化的转型,所以过去所谓在国企机构办事的铁饭碗被打破,张小雷的父亲(张晨饰演)的工作单位受到改革冲击,似乎每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

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张小雷就那么静静的耗着,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同其他人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张小雷才着实感觉到时间过去了,生活不一样了。



故事题材不讨好

这种以一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为线索,敍述他在学校、家庭、街巷一系列发生的大小琐事,渐渐把镜头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对父亲的感情、对改革的不解以及对时代的困惑。如此的故事题材,就算你拍的有再高的艺术成就,也不会获得普罗大众影迷们的欢心。

不过以片论片,《八月》还是值得一看之作,不仅是其浓厚怀旧之情,而是导演对父辈们在不同时代经历的艰苦常记心中,而在自己的作品中向父亲致敬的孝心可嘉。只是无论是情节还是情感,都是朴实、平淡,甚至是琐碎。唯一的瑕疵是,对社会的批判性也许投鼠忌器,有点避重就轻,而显得模糊不明。

反应

 

商余

有梦者·事竟成/Kennichi Kai

【世纪末华丽】Kennichi Kai

去年的某个傍晚,我在书签咖啡馆里上班时,看见远处有一位老先生和一位女士,向着咖啡馆走来。

老先生衣着干净素雅,女士衣冠楚楚,两人谈笑自若,像一对久别重逢的好朋友。走到玻璃门前时,老先生忽然弯下腰,他凝视着自己的拖鞋若有所思,接着似笑非笑地摇摇头。

拖鞋带子断了

原来他左边拖鞋带子断了,老先生不假思索,只好一脚踩着拖鞋,磨着鞋底往前拖,走向咖啡桌坐下。

我想,若是我也不知该怎么办,邻近也没商店买鞋子,总不能光脚走。忽然想起,我车上有一双拖鞋,于是赶紧拿进咖啡馆。

我把拖鞋和一个环保袋,交给工读生小琪,对她说:“妳问看那位先生介不介意穿我的拖鞋,还有这个环保袋给他装坏掉的鞋。”

幸好他不介意,并从容地换上我的拖鞋,继续和女士侃侃而谈。

老先生离开咖啡馆前向我道谢,我对他说:“鞋子你先穿回去,下次有机会才带回来,不带回来也没关系。”

过了数日,老先生来了,还有一名年轻男子随行,一眼可看出两人是父子关系,他们把拖鞋还给了我,便到柜台点餐。

就在他们用餐喝咖啡时,我在Instagram里看到他们的打卡,才察觉原来老先生是资深影评人杨剑,是我小时特别喜欢的影评作者。而其儿子杨毅恒则是大马导演。那时,我正好有留意到由大马演员和日本演员合演的影片《无马之日》,就是由杨毅恒所执导。

他是第一位在东京影展获得“最佳导演”殊荣的大马导演。

作品具诗情画意

与毅恒交谈过数次,也在其推荐下看过他的作品,是个勇于追求梦想的年轻导演,常在日本与马来西亚两国拍电影,很欣赏他作品里的诗情画意。

今年9月,杨毅恒的新电影《月影》在日本上映,《月影》是吉本芭娜娜同名短篇小说改编。

有梦者事竟成,佩服毅恒的勇气。

因为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