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有佳句无佳篇/杨剑

电影《战火中的芭蕾》是去年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闭幕电影,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点影片,由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拍摄,俄罗斯著名导演米哈尔科夫担任艺术总监,中国导演董亚春执导,演出者包括了两地演员。



自己对这种有关中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一向兴趣不大,只是参逢盛会觉得应给予捧场,但看后的感觉是影片制作严谨。

导演极尽发挥唯美与浪漫功能,故事中的二战中国某小镇的白雪皑皑严冬,冬天过后满地金灿灿叶子的桦树林都拍得非常迷人,而对日军的惨无人道有戏剧性的安排。

导演尝试在主旋律电影中给予“变奏”及“改装”,以使成为动人的异国情缘的爱情悲剧剧,更以芭蕾舞来提升影片的艺术质,但却变得失去平衡。

感情戏描绘不足够

电影最大的致命伤是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戏缺乏足够的篇幅来描绘,导致无法有回肠荡气效果。这类题材影片一旦不能有细腻感人的笔触,就会让感情流于表面而无法感动人心,即使有迷人风景、哀伤配乐、及芭蕾舞场面衬托,但毕竟难令观众有代入感,所以严格来说,本片是有佳句而无佳篇。



影片的背景及重点是要还原在1945年9月12日,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的第28天。当时潜伏在黑龙江边境小镇的丛林中有三百多名日本军人,他们不投降、负隅顽抗,血洗当地村民,并袭击了苏联红军。

最后中国东北抗联部队和苏联红军一举剿灭这队日军,这是抗日战争发生在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战。导演为不想让这大制作流于一般说教,变成沉闷之作,才构思了中国女孩和苏联特务的恋爱故事,而结局男主角战死沙场是观众猜想到的结局,一切都无悬念,因此观众的观影乐趣自会自动降低。

剧本刻意与浮夸

本片的剧本因刻意而变得浮夸,如片中鼓励女主角学芭蕾舞的镇中经营餐馆的苏联妇女,竟会是男主角的生母,最后相认的一幕,更是煽情得过火,影响了影片整体上的凄美气氛。

当然,《战火中的芭蕾》也不能说是一无是处,至少它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导演在拍主旋律电影中,也有突破及革新的意念,而有了这种心态及抱负,中国电影的未来道路将会有光明。

观影地点:上海影展

反应

 

娱乐

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庄若

《大娱乐家·The Greatest Showman》名字来自P.T.巴纳姆(P. T. Barnum)曾经形容他的马戏班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金刚狼”晓治杰曼饰演这名传奇人物,这部歌舞片也以他的故事为本,例如开设“美国博物馆”(1842年)展示猎奇式物品(例如斐济美人鱼。



电影中没拍,但戏中他小女儿说过“美人鱼是假的吧?”他另一个“创业作”是买下并展示一个老黑妇,号称是“华盛顿的奶妈”)。他邀请当年瑞典夜莺之一珍妮林德(Jenny Lind)巡回演唱,由蕾碧嘉费格逊饰演的珍妮林德也的确深受英国维多莉亚女皇喜爱。电影还暗示,帐篷式的“马戏班”(Circle)也是P.T.巴纳姆所创办,不管是名字还是形式。

175年前的美国,还是充满各种未知。马戏班的“拇指将军”(侏儒)、暹罗连体人、胡须女、毛人,都是马戏班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存在。不过,当然,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拍成电影,当然已经美化了。

P.T.巴纳姆不再是“大说谎家”,而是一个追求梦想的人。为了制造真实故事有限的“戏剧效果”,珍妮林德变成对他有意,但后来害得他倾家荡产——事实上他虽然押上了整付身家,其实演出为他赚了大钱。他确实生意失败过,却是因为投资另外的生意,后来依靠老本行马戏班巡回表演,东山再起。

美国电影的确老套,就是一个穷小子娶了富家女(电影里一笔带过,很简单)。努力奋斗,名成利就之后,因为自己的自卑心态,与老婆分开,自己的事业也差点一跌不起。大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各取所需。

歌曲不多 曲曲动听 



这是一部歌舞片。不过电影里的歌曲其实不算很多,主要的有5首,曲曲动听。如果这部电影有什么好看的,就是戏中的歌舞场面。几乎每首歌都由演员亲自演绎,除了珍妮林德独唱的一首。

也许蕾碧嘉费格逊就算能唱,也不能教人信服吧?毕竟她扮演的是歌唱名家,因此她是由《美国好声音》学员 Loren Allred代唱。这些歌曲几乎都是流行摇滚——拿175年前的世界作背景,除了有新鲜感之外,也是为了今日的观众,能够接受的也只有这些了吧。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只能庆幸不是“迪士尼动画歌曲”那么无聊。

演过《蜘蛛侠返校日·Spider-man:Home Coming》的赞达雅在这部戏演空中飞人,形象可人。其他演员如米雪威廉丝、柴克艾佛隆包括主角晓治杰曼都是意料中事,没什么惊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