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

房地产诈骗不断 业界信誉受冲击/陈建铵

最近,媒体对涉及房地产代理的诈骗事件进行了报道,尤其是假冒房地产代理的案件,引起了社会对房地产行业从业者的强烈担忧。

人们开始害怕,担心房地产代理会骗取他们辛苦赚来的钱,而他们只是想购买梦想之家或寻找一个居住的地方。  

同时,这些报道也使房地产行业内部对行业的阴暗面产生了严重关注。整个行业必须面对一个现实:这些欺诈行为不仅让客户受害,也损害了整个房地产从业者的声誉。

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这些诈骗行为不被遏制,公众对房地产代理的信任将逐步减少,最终可能导致整个行业公信力的丧失。  针对这一现象,大马房地产中介师协会(MIEA)提倡建立一个更安全的房地产环境,而这需要公众和大马估值师、估价师、房地产代理及物业管理局(BOVAEP)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完整内容请点击>>这里<<

 
 

 

反应

 

在商言商

披着羊皮的狼/李亿敏

“怎么连老师、医生这类专业人士都会上当?”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如今诈骗案层出不穷,媒体报道也铺天盖地,但还是有人深陷其中,事后才如梦初醒。

究其原因,诈骗手法不断升级,甚至运用人工智慧科技来增加欺骗性,让受害者难以察觉。

而防范诈骗,家庭沟通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防线。跟大家分享近期发生的事。

我朋友的女儿刚大学毕业,还未找到正式工作,于是经营社交媒体赚取外快。

某天,一位朋友推荐她一营销执行员职位,负责为邻国某酒店参与推广活动,住宿免费,只需要拍照宣传即可。

大多数华人对缅甸KK园区的诈骗案并不陌生,毕竟这类新闻已在中文媒体广泛报道,不过或许其他语言媒体没太多报道。

但朋友和她的女儿都来自非中文教育体系,对这些新闻不熟悉,自然就没察觉任何不妥。

为了安全起见,她们还是查了这家公司的背景,发现没有异常,于是女儿放心前往。

当抵达酒店参观后,她发现酒店旗下的赌场业务也十分红火,于是酒店便委派她负责赌场业务的推广工作,工作量一样大,但薪资待遇却更高。 

警觉心拉警报

当朋友在餐桌上分享这件事时,我的警觉心拉响警报,赶紧跟她讲述柬埔寨诈骗案的相关新闻。

她惊觉不对劲,马上要求女儿辞职。虽然女儿有些不满,但庆幸她及时脱身,否则可能掉入更深的陷阱。 话说最近,我的WhatsApp经常收到陌生信息。

“林女士,我想了解您的舞蹈班。”

我回覆:“抱歉,您可能发错号码了。”

但对方仍然继续对话,表示从妈妈那里得到我的联系方式,还说女儿上完课后关在房里哭泣,想了解情况。

这时,我已经觉得不对劲,于是“已读不回”,之后直接删除对话。

然而,接下来几周,我又陆续收到不同的信息,有人问我是否某个补习中心的老师,或是否有开设烘焙班。这让我警觉到,这根本不是“发错号码”,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他们透过轻松的对话让你卸下心防,取得信任,接着一步步将你拖进他们的剧本。

科技发展让诈骗手法变得更加精细,甚至人工智能科技也成为他们的工具。

近日,我看到一则美国新闻,一名母亲接到电话,对方用她女儿的声音哭喊:“妈妈救我,他们要杀我!”该母亲心急如焚,随后对方要求她支付赎金,否则将撕票。

然而,这场骇人的绑架根本不存在。诈骗集团利用人工智能合成受害者的声音,只要在网路上找到目标人物的影音资料,就能精准模仿,让家属信以为真。

这类人工智能诈骗已在多个国家出现,甚至有企业老板接到“上司”的电话,要求转帐大笔款项,结果公司损失数百万。

在科技犯罪日益猖獗的时代,诈骗者擅长利用人的“善良”与“恐惧”下手。

如果没有适时的提醒,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掉入陷阱。

例如,我发现84岁的父亲手机里,也有许多“发错号码”的信息,甚至有几位“网友”主动关心他的生活起居。

这些人花时间建立信任,一步步诱导长者投资丶转帐,甚至变成爱情诈骗的受害者。

防止诈骗要诀

为了防止诈骗,以下几点要谨记:

(一)保持怀疑精神:收到陌生人信息,别急着回应,先思考对方是否别有用心。

(二)求证来源:涉及金钱及个资,务必向官方管道查证,不轻信网上的“机会”与“好康”。

(三)与家人讨论:觉得某件事不对劲,向家人朋友询问,透过对话确认是否可能遭遇诈骗。

报案与分享:若遇到诈骗,请拨打国家反诈骗中心(NSRC)997或向警方报案,并在社群媒体上分享经历,帮助更多人提高警惕。

我们不可能消灭所有诈骗,但透过家庭的警觉与沟通,至少能让自己与亲人站稳脚步,不轻易成为待宰的羔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