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去华论”致火箭党内争议 柯嘉逊:争位子季节到了

(吉隆坡14日讯)大马人民之声(SUARAM)顾问柯嘉逊博士认为,在行动党中委刘天球日前发表“去华论”而引起该党内争议事件上,显示季节到了,他们要争位子。

他说,行动党领导人在过去多年为了争位拼死争夺,该党的民主应该更恰当称为“dia mau kerusi”,或他/她要一个席位。

柯嘉逊今天发文告,当他阅读一名外国观察员的评论,指行动党领导人在“华人沙文主义”与“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之间再度激烈竞争,让他不竟笑了起来。

他形容,行动党的派系主义与党内的老年主义者一样古老,当行动党选举时间一到,所有的呼唤与民主无关,而是与“他要议席”有关,争夺选举“菜单”提名意味着是一场零和游戏,多一位“多元种族”领袖则意味着少了一位“华人沙文主义者”,反之亦然,奖品是州或全国中委“职位”,使获奖者有更大机会参加全国大选。

“我不认为局外人应该参与派系主义,尽管这对提醒摔跤手有好处,这是行动党在选举下一届领导人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柯嘉逊博士是行动党前党员,于1990年大选中选为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从1990年到1995年,他担任行动党中委、行动党雪州副主席。1995年全国大选后,他离开行动党。

他认为,行动党领导人应向党员解释如何接受马哈迪作为2018年改革运动的负责人,这不是赤裸裸的机会主义吗?

“当希盟领袖在去年2月后因政权被推翻而继续舔伤口时,极端机会主义与马哈迪谈判与巫统组织联合政府,盗贼治国的口号去了哪里?”

他说,随着事件的演变,希盟越来越像国阵2.0,甚至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也考虑接受国阵前部长沙列入党。

反应

 

灼见

【灼见】不急于恳求承认统考了/杨善勇

投身华教,柯嘉逊博士开始任职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学术顾问,积极接触国外大专院校,试图说服他们认可统考。《柯嘉逊博士回忆录》笔记,他先后联系了外国大学代表、英国文化协会、美国马来西亚基金会、澳洲、纽西兰、日本文化协会…… 

华教人士不曾放弃

尽管如此,承认统考,颇有难度。柯嘉逊说,1990年林晃升、沈慕羽和他到姑里府上开会。他追述,在野党的宣言他草稿的那两页,大家认为皆可接受,“唯一的争议仅在承认统考”。

困恼所在,一目了然,思之自明。唯华教同道,始终不曾放弃。1997年和2003年之间,时任董教总教育中心主席郭全强和他的团队,一起走访中国和台湾的知名大学,为毕业生搭桥联系。 

经历经年累月不懈的经营,时之今日,愿意接纳统考文凭的国家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统计,董总发布的名单显示,国外已有至少61家大专为统考毕业生亮了61盏绿灯。 

长话短说,漫漫长长的争取过程,先辈所言卷帙浩繁,前人所行连篇累牍,钜细靡遗,可歌可泣。可惜,历经国阵、希盟、国盟、团结政府,窠臼依旧,桎梏不改,一切照旧。然则,心愿长在,一如既往。 

没有想到,那位同时经营Rafflesia教育集团(Rafflesia Education Group)国际学校的陈友信,上任董总新任主席则重新定位“承认统考固然重要,但非华教的当务之急,不急于恳求”云云。 

合法诉求降为“恳求”

什么时候,原属华社堂堂正正的合法诉求,如今降格为“恳求”了。何况,不论我们之前的态度是否不够诚恳,想要走完统考文凭的最后一里路,恐怕也不是通过“恳切地请求”即可完成。 

那么,该怎么做呢?陈友信似乎没有主意,也没有主义,只有稍安勿躁,痴痴地等;等到政府总算感觉,要不承认独中,则是国家和政府的损失。然则,万一政府始终不曾因此感觉良好呢? 

好了,身为董总一哥既然也持这样一种态度,政府磨蹭推搪,拖沓逶迤,也就理直气壮了。反正你不着急,我又何必赶紧?我们一起慢慢来,明天不会更好,那就再等一等后天吧!

1950年出生的柯嘉逊74岁了。他用了一生的光阴,力求华教的平等。回想往事,对照今日陈友信的立场,难怪柯嘉逊说:安华听到董总新主席的这种看法,一定喜出望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