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独家】学生需佩戴国旗徽章 教育部拟下月21日开跑

独家报道:林子强

(布城26日讯)教育部于今日在官网发布通告,宣布从下个月21日起,所有隶属于教育部的学校及教育机构的学生,必须在校服上佩戴“辉煌条纹”(国旗)徽章,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育部总监阿兹曼于本月24日,已发布通告(SPI 3/2025)作出上述指示。

根据通告,该决议在2月14日在内阁会议通过,所有政府学校、政府资助学校、大学预科学院及师范学院的学生,必须佩戴“辉煌条纹”。教育部也鼓励其他教育机构采纳这一做法。

全长18页的通告也附上附录图像供参考,除了校服,还有学生的运动服、传统服饰(如峇迪、马来传统服饰)、课外活动制服(单位制服)及技职学院的企业制服上,也必须佩戴国旗徽章。

徽章的佩戴位置需在右胸处,与学生姓名标签齐平,以确保整齐划一。此外,徽章的尺寸为5厘米长、2.5厘米宽,材质须符合教育部规定,以确保耐用性。

通告也提醒学生,不得更改徽章的尺寸、形状、颜色或佩戴位置,并须在徽章损坏或褪色时更换。学生不得随意更改徽章的形状、颜色或佩戴方式,以维护其象征意义。

教育部表示,这项措施旨在强化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并透过统一佩戴国旗徽章来促进民族团结。

据《南洋商报》获得的消息,官方文件提到,此举将有助于提升爱国情怀,让学生更加珍惜马来西亚的独立历史与国家象征。同时,它也能促进不同种族和背景的学生以马来西亚人身分共同成长,加强团结精神。

教育部已经在各地学校推动此计划,同时要求各州及各区教育局在学校开展国家价值观宣传活动,并监督该规定的执行情况。

欲获知详情,可浏览教育部官网https://www.moe.gov.my/spi-kpm-bil-3-tahun-2025-garis-panduan-pemakaian-l

只是呼吁跟进·尚未强制独中
独中国际学校是否受影响?

目前,马来西亚60所华文独立中学,及国际学校并不属于教育部直接管辖,未受此规定的强制约束。

据《南洋商报》了解,教育部明文鼓励,这些学校参考并采纳相关政策,以促进爱国教育。

对于此项政策,各校三机构,无疑将会担忧这项规定,是否会成为未来的强制性要求。目前,该政策仅具鼓励性质,但未来是否会延伸至独立中学及国际学校?这还是个问号。

视频推荐 :

 
 

 

反应

 

要闻

莎迪娜:无关穿什么 心灵上表现爱国精神

佩戴国旗扣章掀争议

(吉隆坡29日讯)净选盟财政莎迪娜认为,教育部要学生佩戴国旗徽章,以培养爱国精神,这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但实际上爱国精神不应仅仅表现在制服上,而是在心灵上。

“无可否认,符号拥有力量。辉煌条纹有着鲜艳的条纹和新月,象征着团结、进步和大马的多元特色。但爱国精神不该是穿在身上的东西,而是人民该做的事情。”

她说,爱国精神可通过行动参与塑造国家的未来及为国作出贡献来体现,而不仅是通过视觉表现。

“我们应该注重实质性的互动,而不是仅限于外在地展示民族自豪感。当年轻人卷起袖子参与志愿行动,为国家共同努力时,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爱国精神,而是视为共同的责任。”

莎迪娜以水灾和土崩事故为例,当2021年12月发生大水灾时,雪兰莪和彭亨有数千个家园被毁,当务之急不是象征性的姿态或激励性的口号,而是救援行动。

“当时参与志愿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其中很多是来自雪兰莪队等组织的志愿者。他们带着清洁工具,怀着坚定的责任感,进入满是泥泞的房屋劳作,这不是因为他们肩负着这一任务,而是他们明白,爱国意味着在同胞最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这种民族自豪感会留下印记,不仅在制服上,而是在心灵上。”

为此,她强调,尽管佩戴国旗徽章的举措初衷很好,但这不应成为最终目标,爱国精神不能单靠强制来培养,它必须通过经验来培育。

“我们必须为大马年轻人提供真正的机会去贡献、合作和创造改变。

“我们也必须记住,校服上的徽章可能会提醒学生自己的身分,但他们的行动才将定义他们所继承的国家。毕竟,对祖国的热爱与我们穿什么无关,而是和我们的努力和工作有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