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舆论干扰南方大学校政 陈洺臣欢迎预约交流意见

陈洺臣:欢迎与本校约时间交流。
独家报道:王秉彬
(新山11日讯)南方大学学院维持华文必修科事件所引发的舆论陆续出现,该校董事长拿督陈洺臣感谢文教团体关心之余,也希望欲针对教务决策交换意见的团体直接与该校约时间做交流。
他表示,有留意到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会长拿督陈荣洲医生今日所发的文告内容,但若该校也以同等方式(发文告)回应,其他团体也可能如此,这一来一往,对校政当局会是一种干扰。
针对陈荣洲文告提到的追究问责一说,陈洺臣暂且不做回应,他希望各界给该校一些时间,在董理事会昨日向华社说明情况与当机还原华文必修科后,就让校政处理相关工作。
“你明白吗?我即使要回应,用文告方式并不恰当。我相信大家可以通过约见及沟通以获得谅解。”
他是于今午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如是表示。
他说,南方大学也计划加强对外交流与内部工作,强化全体人员对民办教育核心使命的认识与共识。
“华文必修科的舆论与意见,在在彰显广大华社关心民族教育,关心南方大学之心意,本校董理事及校政当局是深切地体会,也更能体认到团队肩上不容疏忽的文教使命。”
他说,该校近期将会与一些已约好的团体交流,再对外发布相关成果。

南方大学学院是由华社汇聚力量创办的民办大学,近期成了舆论的焦点。
调整教务还原华文课必修归类
陈洺臣披露,校政当局开始展开教务调整工序,不仅要在学务上还原华文课必修归类,还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授受学习的效果。
他披露,当中还要克服原有的许多技术问题,诸如改善外籍生学习“中文外语”的内容与环境。
“在华教发展的步伐上,每一步皆艰辛,本校目前处在升格为完整大学的路上,要确保跟上当局进度,如今更要小心处理教务调整工序。”
本月7日,新山小商公会会长郑添皇与总务许炳正召开记者会,指社交媒体流传南方大学把华文科从必修科改为选修科,希望校方针对此事向华社说明情况;本月10日,该校董理事会发文告公布,已开会全面检讨此事,并将2019年已改为选修科的华文科,还原为必修科。
相关新闻:
世界品牌基金会狮城颁发 南院膺文化族群研究奖

蔡润煌(右三起)、陈洺臣、莫泽浩及王润华代表领取世界品牌基金会颁发的“最佳文化与族群研究品牌桂冠奖”。
(吉隆坡6日讯)南方大学学院荣获世界品牌基金会颁发“最佳文化与族群研究品牌桂冠奖”。
这场在新加坡一家酒店举行的国际盛会,获奖的12个国家的机构均有派员参加,而这项含金量极高(镀了一层24K黄金)的大奖对今年创校50周年的南方大学学院而言,堪称是绝佳的生日礼物。
南方大学学院董事长拿督陈洺臣、理事长莫泽浩、校长蔡润煌教授及中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润华教授等亲自出席领奖。
郑良树王润华是功臣
该院感谢教授郑良树与王润华,他们是该校文化与族群研究学科教学与研究的背后功臣,在他们无私的奉献与多年的耕耘,立下了南方中文教学与研究的坚实基础与传统。
郑教授于2001年成立了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中心(后改为华人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策划与带领了许多大型研究计划,并成立南方大学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许多掷地有声的著作。
当年,他也倡议出版《南方大学学报》,学报经历了20年的扎根,累计出版了17期,目前正在申请被纳入Scopus索引核心期刊。
王教授则在文学研究、出版与演出方面贡献良多。他成立了南方诗社,策划与带领了大型的南方文学之旅演出,历经10年,共举办了27场,越办越有声有色。
他也运用本身的得奖与文化计划经费,推动并赞助了多位著名学者与作家到南方大学学院演讲、举办大型研讨会及文学表演,10余年来永不言倦。
此外,由中文系创系第一任系主任已故赖瑞和教授与现任中华语言文化学院教授许文荣一同建议与策划的“马华文学馆”,以及承接出版马来西亚寿命最长的文学刊物《蕉风》,也已落实20多年,是多年耕耘有成的文化工程。
另外,已举办125场的“南方沙龙”、“新山历史文化巡礼”等,结合教学、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南方大学学院深厚的文化实力。
该院表示,这项大奖激励了大家的信心,将会再接再励,让南方大学学院在语言、文化、族群的教学与研究的领域开花结果,更加辉煌灿烂。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