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百年春秋育桃李 嘉庚精神厦大传承

文章赞助:

报道|陈慧芬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历经百载风雨,中国厦门大学以“弘扬嘉庚精神,奋进一流征程”为主题,喜迎创校100年。100年的光辉岁月,展现了“校主”陈嘉庚光辉一生的嘉庚精神,培育了无数莘莘学子,更将厦大的办学理念发扬至马来西亚,让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永不歇止。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中国大学,也是中国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其创办人陈嘉庚是当时马来亚50年代的著名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尽管已是一位大实业家,但他“以商养文”对兴办教育的热忱,不惜倾资兴学,付出毕生所有。 

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文化中心联合主席陈友信表示:1913年开始,陈嘉庚在家乡与第二故乡马来亚兴办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等,并于1921年4月6日独资创办厦大,亲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及高薪聘请师资等,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

坚毅勇渡难关

从陈嘉庚为厦大立下“自强不息”之校训开始,厦大即使经历诸多风雨,都坚毅面对并勇渡难关,始终坚持陈嘉庚对厦大的期许,即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永不歇止。 

随着厦大第一任校长林文庆医生将“止于至善”加入到校训中,意在表明厦大应始终如一、永无止息地探寻“事理之极致”,抵达科学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启智与道德上达到完美至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蕴含着生命对于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与践行。 

他说,厦大百年来的发展与成功,都离不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同时衍生出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及特质,成就不少杰出人才,令厦大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百大大学之一。 

“陈嘉庚曾说过:‘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表现出其对办厦大的执著,也描述了当时的困境。”纵然面对这经济萧条和大恐慌,但陈嘉庚仍咬紧牙根支撑;1937年7月1日,因战争和避免学子失学,陈嘉庚将厦大无条件移交给国民党政府,改成国立大学;1949年晚年的陈嘉庚返回祖国,不惜动员其全部力量建校募资,重建战后的厦大。

国际水平规模完善

他认为,厦大之所以能快速地从战后中重建,全靠陈嘉庚与南洋华人的无私奉献。 

如今厦大以科技与人文学科并重,成为一所具国际水平与规模的重要学府,更在马来西亚创办厦大分校,成为中国第一间在海外设立分校的高等学府。 

“陈嘉庚一生为华教尽力,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他若仍在世肯定深感欣慰,厦大大马分校应可尽量对我国华文教育的推动有所裨益及支援,这也正是嘉庚精神的具体落实!” 

成立陈嘉庚基金

作为弘扬嘉庚精神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机构,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乐于配合厦大工作,包括对嘉庚精神现代意义的研究演绎,对陈嘉庚在南洋一带的的政经文教事绩进一步挖掘及普及性推介。 

陈友信更直言:“我们曾提出 ‘从侨到桥’的概念,以陈嘉庚的名字和传奇事迹作为一座桥梁,将嘉庚精神与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他的倾资兴学、以商养文及取之社会,用诸社会的大我奉献精神在各地广泛发扬。” 

而成立于2013年的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也相继创办“陈嘉庚文化中心委员会”、“陈嘉庚纪念馆”、“嘉庚学堂”、举办“陈嘉庚精神奖”,致力于策划展览、举办学术与推广活动、培养人才、支援教育工程等,以实际行动来落实与弘扬嘉庚精神。 

撑起重担孕育人才

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安焕然教授认为,厦大自创立初期就融汇中西教育文化,奠定其跨越中国与南洋华侨面向世界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地位。 

他表示,厦大于1920年代初期创办时,中国和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而新马华人族群就兴起文化民族主义的浪潮。当时陈嘉庚就认为欲振兴积弱积贫的民族和国家,教育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 

他引述厦大历史系教授,也是其论文导师曾玲教授的话表示,教育救国是具有民族情怀的南洋华侨创办厦大的基本动因。 

“当时中国政府没办法全面振兴民族和教育工作,因此民间社会扮演积极作用,自己办学帮助国家。厦大的创立填补了当时中国的积弱,撑起国家教育的重担,培养和孕育许多人才。” 

安焕然也说,陈嘉庚创立厦大不仅是出钱那么简单,而是拥有一套符合当时时代的前瞻性教育理念 ,即实用教育。 

强调实习重要性

“陈嘉庚认为读书不是为了掉书袋、应考求得一纸文凭,而是要具有实用性,所以在办中学、大学或师范技术学院都强调‘实习’的重要性,所培育的人才须符社会需求、不怯场且能为社会贡献。” 

极富实用主义精神的他坚信实用性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振兴民族和国家,并在创办集美学村的过程中,以考量教育素质为出发点,注重师资培训和招揽,甚至重金礼聘许多名师到厦大授课。 

“受好朋友兼当时中国实用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及林文庆影响,陈嘉庚拥有明确、踏实且实用、包容性多元及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也因此,厦大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方向的提出和实现,融汇中西文化,即迎合西方制度与科学同时也强调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从1921至1937年担任厦大校长的林文庆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强调中西文化贯通,将科学、民主、社交、取消点名制度等西方现代式教育理念贯彻于厦大,但同时保留儒家经典等必修课,融贯中西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的前瞻教育制度,亦为厦大奠定贯彻中西文化教育理念的扎实基础。 

全中国最美校园

厦大拥有全中国最美校园的美誉,而让安焕然最为感怀的是校园内迄今仍能体现陈嘉庚精神的嘉庚建筑。 

“以西方和闽南建筑糅合的嘉庚建筑,西式的屋身,屋顶却用了闽南的‘燕尾脊’、‘卷草’造型,校园内的群贤楼、囊萤楼、映雪楼等融汇中西文化的独特展现,也体现陈嘉庚的教育理念。 

“建筑物的命名也彰显陈嘉庚对教育和人才培训的重要理念,他不断激励后辈,要不忘初心传播教育种子,尤其在资本主义市场化的时代,应有更多生命和人文关怀的教育。” 

作为创始人,陈嘉庚拒绝将厦大命名为嘉庚大学的提议,甚至从未将其名字冠于任何楼群或建筑物,然,“陈嘉庚”的名字及其风骨已不需要任何表面形式的纪念。“陈嘉庚是为教育无私奉献的人,他的办学初心是无私、为公、民主和社会,绝不是因个人名义和荣辱,或寻求名利,是民族教育重要的典范。” 

 

与东南亚联系最紧密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形容,鉴于家族渊源、语言到饮食文化,厦门和南洋华人之间有着天然的、历史的特殊联系,加上陈嘉庚在东南亚华人的崇高威望,百年来吸引许多华裔到厦大深造。

创新意识合作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厦大还为东南亚学生提供远程函授课程,也最早在中国成立南洋研究所,成为中国研究南洋问题的权威机构,是中国与东南亚联系最紧密、最有缘份的学校。 

本身也是中国厦大学生和校友的他,在1978至1988年间在厦大完成学士与硕士学位,并留在厦大任教,虽然曾离开母校到海外深造和工作15年,但2003年他回到母校出任嘉庚学院首任院长。 

“就学习、工作和生活而言,最深印象的还是在厦大的日子。厦大教会了我感恩和责任,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厦大的学习经历让王瑞芳钦佩南洋华人尊师重教的坚守,更了解新马,亦对其执掌厦大大马分校具有颇大帮助。 

学生来自逾30国家

作为中国名校在海外的第一所分校,厦大大马分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大马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和关心。开办5年迄今,招生数量和课程数量快速增加,如今已有近6000名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分校学习。 

厦大建校百年,厦大大马分校原本计划在校内举行学术论坛、文艺表演等庆祝活动,惟鉴于冠病疫情被迫暂搁。虽此,王瑞芳表示,该分校将与全球四十多万厦大人同欢共庆,分院师生将通过视频线上收看4月6日,在总校举办的庆祝大会和文艺晚会,也会与师生分享总校各学院、研究院组织的线上学术论坛。 

(资讯)

 

 

反应

 

言论

陈嘉庚精神的当代意义 /戴小华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位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先锋”的伟大人物。他的一生,恍如壮丽诗篇。他的每一步都紧扣国家命运的脉搏上。他,就是陈嘉庚。

陈嘉庚,生于乱世之中,长于商贾之家。他历经无数的风雨和波折,却从未被困境击倒,反而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屡次从逆境重生。其成就不仅源于卓越商才与敏锐洞察,更因他的坚韧品质、无私奉献及崇高信仰。

他一生致力于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在乎是否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的行动,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华侨商人,成长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慈善家,更为他铸就了“陈嘉庚精神”的永恒丰碑。

首先,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清廉”乃官员为政之基石,“贪婪”则是官员从政的大敌。

当下,贪腐已非个例,而是形成了一个阶层的腐败,其恐怖之处在于侵蚀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基础,瓦解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秩序。这种歪风邪气,直接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长此以往,国家将面临巨大的威胁,社会稳定亦将遭到空前挑战。尤其在人心日益趋下的时代,人类的规范重建更加需要从精神变革入手,教育正是塑造精神的利器。

陈嘉庚自奉甚俭,对贪污浪费深恶痛绝。“清正廉洁”是陈嘉庚在经商、办学时聘请各类人才最看重的品质。

制度约束养成廉洁

身为企业家,他深知制度约束是养成廉洁习惯的重要条件。他经常这样教育员工:“法律济道德之穷,规章作办事之境。”作为教育家,陈嘉庚深知“廉”和“俭”是互为表里的,廉洁教育需从小培养。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节俭的美德,1929年,他令集美学校制定《节制学生日常用款办法》,指定专人监督学生日常开支,确保用款合理。此举彰显了陈嘉庚对廉洁节俭的坚定信念与严格要求。

其次,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教育的力量,这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塑造人的品格的力量。只有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改变社会,推动国家的发展。有教育大家言:“教育能够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正因此,教育能孕育出众多具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他们将成为推动民族复兴重要引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再者,陈嘉庚的精神告诉我们,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我们不能拘泥于旧有经验与模式,要勇于开辟新径和思维方式。

唯有持续创新,方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鼓励创新思维,培育创新人才,为国家的进步发展不断注入创新活力。

学习践行精神品质

最后,陈嘉庚的精神还告诉我们,企业家需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追求经济效益,更应回馈社会。因为,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经济强盛,更离不开全体国民的团结和奋斗。

陈嘉庚的精神的核心是清正廉洁、教育创新、爱国情怀、实践奋斗,彰显中华传统美德和精神风范。当下,每个人都应学习并践行这种精神品质,使其成为我们的信念和动力,助力构建美好未来。

我曾目睹众多人士为财富而拼搏。然而,在这茫茫逐利之海中,我深感像陈嘉庚这样心怀大爱者的财富影响力尤为显著。他们将财富回馈社会,惠及民众,让更多人受益。

他们之所以能积累财富,并非仅凭运气,实为上天对他们的一种特殊眷顾。此类人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拥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它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嘉庚精神乃是我们极需学习与传承的宝贵遗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