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建交50周年征文 7月杪截止收件

作协槟吉玻联委会,及文协吉打州分会召开会议讨论主办马中建交50周年纪念征文活动时摄。(文协吉打州分会提供)
(双溪大年30日讯)由马、中两国多个团体联手策动的“马中建交50周年纪征文”活动,即日起接受投稿,并将选取适当数量的文章来结集出版。截稿日期为今年7月31日。
作品题目自拟,自由发挥书写双边探亲、旅游、访问、经商、留学、就业、交友或其他经历乃至展望。
跨越边界 美美与共
征稿要求方面,(A)散文:不超过2000字;(B)微型小说:不超过1500字;(C)新诗:不超过50行;(D)古诗:近体诗,只限“七律”;不限韵。其中A、B、C共3项,计划马中各录取合共最多50篇;D项则计划马中各录取最多30首。作品获得录取者,将获赠3本专辑。
这项以“跨越边界·美美与共”为主题的征文,主办单位是中国的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办事处,及我国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槟吉玻联委会”、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吉打州分会”。
指导单位为中国的深圳市作家协会,及我国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协办单位为中国的深圳市宝安区作家协会、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作家协会,并以中国深圳市宝安区诗词协会为支持单位。
作协槟吉玻联委会代主席乙狼表示,这项征文活动旨在庆祝马来西亚和中国建立邦交50周年金禧纪念、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传播两国互惠共赢,弘扬正能量。
所有马来西亚公民以及中国人民皆可投稿,惟是否录取乃主办单位的绝对权限。
至于投稿方式,需以附夹的方式(attachment),一次性电邮2份文件,即:作品(需以中文简体打字、Microsoft Word、宋体、14号字),及个人简历,资料包括中英文姓名、性别、身分证号码(新)、职业、通讯地址、联络电话号码、电邮邮址。
电邮邮址为:zxnorth2019@gmail.com。询问:019-445 9441(梁永乐)。
视频推荐 :
在断垣颓壁中守望春天 ——重看《小城之春》杂想/心然


“中国电影节”主办单位蛮贴心,为《小城之春》设计了精美的纪念明信片。(摄影:刘衍应)
去年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在都门举办的“中国电影节”,所选的片子素质不错,其中有部影片特想观看,那就是被誉为开启中国诗化电影先河的《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其实在小荧幕看了数回,但每回重看依旧惊喜折服。
《小城之春》是1948年的电影,导演为费穆。故事讲述中国南方某小镇四人的感情故事……电影当年推出被冷落,在文革时期还遭受批判,但是“金子”终究会发亮,经岁月洗礼后,其艺术价值获肯定,曾被选为 “中国电影一百年最佳华语电影”之首。
《小城之春》表面讲述纠结情爱,但背景是国共内战时段,讲述人面对新与旧,在选择上的艰难与迷惘……戏中只有5个人物(另加一只鸡),但电影用画外音的独白来展现女主角周玉纹(韦伟饰演)的内心世界,而开始与结束是一样的场景,如此的镜头处理前卫极了,而整部戏仿是女主角记忆视角的个人回溯……

1948年的《小城之春》被誉为开启中国诗化电影先河的经典电影。(取自官网)
一生郁郁不得志
女主角周玉纹与受身心病困扰的丈夫戴礼言感情不融洽,夫家虽曾是大户人家,但经过战乱变破落,家里还有丈夫的妹妹戴秀以及老管家老黄。
玉纹每天在城外的断墙散步,那是她消除郁闷的出口。然后丈夫的好友章志忱来访,对方是她昔日相恋的情人,而正值少女怀春的戴秀也对远道而来的志忱产生爱意。于是一场复杂的四角关系,暗流汹涌……
导演费穆在1949年中国解放后南下香港,一直没返回上海。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死在香港,离世时才45岁。
影片有两首歌曲都是王洛宾的名曲:当戴秀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时,她对志忱的情愫瞬间开花……当四人在湖中划船,两兄妹齐哼唱《在那遥远的地方》时,玉纹不时往后向志忱“留恋地张望”,她的心湖也被船桨撩动起阵阵涟漪……导演对人物性格的设置极其细腻,感情也非常饱满。(四人出游时,志忱还主动迅速牵了玉纹的手,那是蛮经典的一幕)。
韦伟在片中成功演绎出女主角复杂的内心情感,让人印象深刻。她也在中国内战时到香港发展,至老至死。
个人因电影观赏会因缘认识了温其辉老先生,在转职掌相命理的他,之前在香港左派电影担任过摄影师。

温其辉(左)曾在韦伟(右)主演的影片中任摄影师。(图由温其辉提供)
对韦伟评价很高
他与我分享当年曾与韦伟合作过。他对韦伟的评价很高,有教养且对人热诚相待。回马后,他与韦伟一直保持电话联系,后来因韦伟耳朵不灵光没法通话。他分享当年韦伟曾来电打趣地说:如果有天过来马来西亚,你替我看看掌相,看我晚年的运程如何?
去年韦伟以101岁高龄去世,温老先生感叹中国电影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但海内外媒体的报道都很少。他也表示没机会见到费穆很遗憾,他非常欣赏其作品,不过费穆的女儿费明仪倒见过几次,她后来成为了香港著名的歌唱家。
以《蓝风筝》一片闻名的中国导演田壮壮于2002年重拍《小城之春》向费穆致敬,并找来中国作家钟阿城负责改编。或许其作品无法超越前作,但也拍出另一种风格。
《小城之春》最后还是给了4位主人翁一线希望。幕终,戴秀与老黄送志忱离开小城,玉纹与自杀不遂的丈夫重新修补感情,两人同站在城墙看景……四人仿佛守望到春天的到来,寻找到属于他们各自的新生——冬天去了,春天必然到来。

中国导演田壮壮为向费穆致敬,于2002年重拍《小城之春》。(取自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