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奔跑吧!速度与激情

图|林健鼎   文|陈赛芳  

查看后才发现,第一次到西苏门答腊考察的赛牛摄影团,正是上一个牛年。时间也过太快了吧!至今我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况——稻田赛牛是当地农户的大事,村民一大早就纷纷出动到场。

现场敲锣打鼓声不曾间断、扬声器播的传统乐此起彼落,还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小孩四处跑动在嬉戏,热闹的氛围就像是过节一样的。

在我国的摄影圈,有不少影友是因为2013年“荷赛奖”的那张获奖作品初识赛牛题材。值得一提的是,该获奖作品的摄影师就是马来西亚人!而西苏门答腊的稻田赛牛遍布在Tanah Datar 塔纳达塔尔周围的村庄,每次比赛场地都不尽相同,如果想去拍获奖作品的话,可以先查看一下。

因为赛牛照片一跃登上了“荷赛奖”大奖,当地政府也乘势追击,貌似投了不少资金,打造许多随处可见的大型招牌。据当地人说,多个比赛的场地和路况也因此有所改善。看来当地真的希望把这项既传统,又充满速度和无比激情的比赛作为旅游号召。

传统又激烈

稻田赛牛像是一个压箱宝,它既传统又激烈。举凡对摄影稍有兴趣,看过我们的照片或视频的人,很难不被那扑面而来的冲击力吸引。确实,近年在当地大力的推动之下,这个重要的传统民俗,逐年逐月吸引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影友到访。

举凡有赛事,远远就可以看见前方的活动彩旗在飘扬,再近些就能看见攒动的人头,入口处有人分发该场赛事的挂牌。内场人们热闹地聚在草席上,老烟、寒暄、小吃、汽水纷纷走起。

许多人为了最佳的拍摄角度,会不辞劳苦考察拍摄点,占点后就立起遮阳伞,小椅子、运动饮料、能量棒、帽子等各种配备。事因这顶在大太阳下的比赛,除了赛牛师以外,还长时间地考验摄影师的体力。所以只要情况允许,我们就会把专属的拍摄台建起来,就地加高约2米,居高临下并非要扬威全场,而是出于各种考量。

赛场的选择

根据陪同的介绍,当地(真正)的传统,在每个赛场的选择前,都必须看到海拔2891.3米的马拉皮火山(Gunung Merapi)。他们认为,那是米南加保人的发源地,它能保佑风调雨顺,世代平安富足。作为苏门答腊最活跃的火山,马拉皮火山时不时还会爆发,它的火山灰也给周边地区灌溉了肥沃的土壤,邻近的米南加保人和他们重要的水稻产区都受惠。

在过去,苏门答腊水稻一般每年成熟两次。当水稻收割完毕,农户会在下一次插秧之前的过渡期间举办丰收庆典,空置的稻田就是竞技场。平日辛劳的牛哥(那些地位崇高的耕牛)则摇身变成赛牛师的“座驾”。

原来在早期,并非所有米南加保人都够资格申办稻田奔牛,而必须符合上述提到的条件,仅限于看得见马拉皮火山的场地才可能被允许。因此,那时候赛牛就只限在少数村庄之间轮流举办。后来稻米品种逐渐改良,水利灌溉条件提升,当地水稻早已不止每年只熟两次,而是很多次。后期还有政府的加码宣传,曾听闻过某些村庄甚至隔两个月就举办一次赛牛!

出场前准备

水稻赛牛的赛场,一般都是长方形的。目测跑道宽度约10至20米之间,长度最长则大概300米以内。最经典的是跑道内泥浆的深度,牛哥一旦在那30厘米深度左右的泥浆上奔驰,瞬间就能掀起泥浆四射,这就是让影友心跳加速,快门飞乱按的时刻。

赛牛师会提前下场准备,有些看着就像小屁孩似的,但只要你对望到他坚定的眼神,就知道不一般,个个都铁了心要夺冠。当地的明星赛牛师,理所当然就是把牛骑上“荷赛”大奖的那位,常有慕名的影友争相和他合影。

在给牛哥赛前热身时,赛牛师和村民一边嘴里叨叨有词,一边为它浇水清洗。接着各种打扮,最典型的就是在即将要上场的牛脖子上系一串响铃铛,另外还用耀眼的红、蓝或绿色绳子勒住牛鼻子,再给配上另一个五颜六色的木制套杆。准备妥当,哨子响起哔~哔~哔~大伙儿前推后拉把牛牵出场。

我看着挺奇怪,虽然只穿破T恤,有些赤膊上阵还光脚。但只要赛牛师们一站到牛哥后面的橄榄形踏板上,胸膛挺直出场的那一刻,他们立即就与所有速度感十足,外表光鲜的骑士无异,手向观众一挥,气势马上就来,好酷的!

咱们的队,早已经按耐不住,带上他们的长枪短炮从费钱搭建的拍摄台,走到了赛场的两侧,指头都落在快门键上,准备随时横扫千军了。这时稻田上的水还是静止的,人群和倒影都清晰可见。

泥浆上的竞争

出击前最后准备时,赛牛师会抓起牛尾巴咬一口(哎哟那臭的)说这是让牛哥集中精神,正式进入备战状态。紧接着一声尖厉哨声隆重响起,红色的小旗帜猛地一挥,早在我们回过神之前,赛牛师已经领着他的牛向前飞奔出去好长的一段路。

话说,在稻田赛牛中,臭臭的牛尾作用不可小觑。它是牛的方向盘,赛牛师在一路奔驰的速度上,如果要让牛哥往左,就会把牛尾往左侧拽;要往右边方向,则往右拽一拽。赛牛师就这样用牛尾控制左右移动的方向,若想让牛哥加速奔跑也得靠它,它还有加速的功能呢。

牛哥们在稻田上飞速向前一路狂奔,让原本平静的水面掀起铺天盖地的泥浆,把赛牛师遍身染满。接着各种竞跑后,又是一阵阵冲天的泥浆袭击影友,那些昂贵的长枪短炮都被溅了泥,不过自然是顾不上清理的,因为赛牛师不断在摆出各种姿势,太抢镜了不能不拍。

带着速度加上泥浆四溅,只要有个赛牛师能赤脚站稳,再摆一个酷姿势,那他肯定就是镜头聚点所在了。那些状况连连,从牛身上重重摔下去,或出现惊险或滑稽的各种状况,也会惹来一阵呵呵笑。

夺冠身价高

西苏门答腊的稻田赛牛有3个级别的淘汰赛制,以初级、中级和高级进行淘汰,最后的决赛是由3个等级的冠军相互竞争宝座。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直线方式跑到终点的选手,就是总冠军。荣登总冠军宝座的牛哥,将由它的赛牛师牵至一旁清洗干净,然后披上红黄布料,并以鲜花好好“打扮”,同时还戴着写上名字的花帽子,牛脖子再围上围巾,喜庆感满分。

夺冠能让牛哥的身价翻倍飙涨,拍卖价格可以飙高到比普通牛哥的两倍或以上。一般以1000美元(约4100令吉)起跳喊价,这个牛价对于当地的农户而言,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大数字,也就相当于发财啦,恭喜恭喜!

反应

 

旅游

时光穿透镜头 拍出“最美”西敏寺

造片地点:伦敦 

造片设置:1/60s;F5.6;ISO800 

造片镜头:超广角大光圈变焦镜 

年底假期将至,相信许多人都安排好各种玩乐行程。如果你也有出外旅游的安排,尤其是欧洲。这期分享的西敏寺,或与之类似的教堂之类拍摄,值得关注。

与前辈吃饭,聊了好多世界各地著名的拍摄景点,具体说了哪几个、聊了什么角度,其实也不太记得。唯独他提及,自明年1月8日起,英国落实对大马人赴英需ETA这个讯息——当时我听到这消息,说胃口立即变不佳也不是夸张。

原因在于我很喜欢英国,想到从此无法买机票说走就走,如今还多了一道新的ETA申请,感觉就很不是滋味。

关于英国对马来西亚实施ETA的新闻,《南洋商报》也报道了。后来翻读新闻发现,那只是10英镑(约56令吉)的一道手续。虽然是多了一道,但“应该”也不至于是艰难的过程吧!英国,不,单单是伦敦,我都愿意再去拍个十次八次!

气候对旅游摄影影响

气候对旅游摄影而言,虽然是无法掌控的,但它其实也很重要。感恩在欧洲拍摄的季节有选对,基本上看到的都是蓝天白云空气凉爽,适合拍摄的好日子。

抵达西敏寺的上午就是这样的天气。从外观而言,对蓝天白云、光源充沛下映照出的古老教堂,有了视觉上眼前一亮的震撼效果。

进到教堂内部,举起相机仰首照向教堂顶部时,更是不得了,这个美,好像时光穿透了镜头,但愿我能把这样的美真实记录。选对角度,巧妙避开了众多游客,然而拍摄时候还得注意保持肃静,尽量不打扰游客。

我就这样,一直举着相机,仰首按快门,巧妙运用感光度,结合快门速度与光圈设置,想要捕捉眼前所见,尽所能完美记录这金碧辉煌的黄金一刻。

摄影师笔记:不能错过景点

我有一个奇特的旅伴,在伦敦的时候她查询的讯息大部分是这样:莎士比亚葬在哪里、牛顿葬在哪里。所以,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这类的景点肯定是忘不了。

这是一座始建于960年,扩建于1045年,1065年建成,并于1220年至1517年重建的教堂,它更广为人知的别称是西敏寺。西敏寺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为天主教本笃会修道院,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后改为圣公会教堂。

在1987年,西敏寺与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一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旅行、对喜欢照相的我们而言,“世界遗产”仿佛就是镶着金边的四个字,所以无论你旅伴的行程属于何种类,西敏寺都是每一册旅游书中大力推荐不可错过的景点。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