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粒”与“个”

“粒”,《现代汉语词典》(2012:802)解释为:①名词,(~儿)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儿ㄧ米~儿ㄧ盐~儿ㄧ微~儿。ㄧ②量词,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米ㄧ三~子弹;《现规》(2014:816)解释为:①名词,像米一样细小的颗粒状物:谷~ㄧ盐~ㄧ颗~。②量词,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一~粮食ㄧ两~珍珠ㄧ几~子弹。

然而,“粒”于《全球华语词典》(2010)与《华马大词典》(2012)则有不同的解释。其中,《全球》(2010:528)解释为:量词,用于球形物。例:一~柑ㄧ一~苹果ㄧ一~木瓜ㄧ一~西瓜ㄧ一~榴莲ㄧ一~乒乓球ㄧ一~足球ㄧ一~篮球。【使用地区】港澳、新马泰。 



此外,《华马》(2012:1021)解释为①biji,butir,genlintir.【桌上有许多饭~】②penjodoh bilangan untuk beras dan benda bulatan.【一~蛋】sebiji telur.【一~米】sebutir beras.【一~苹果】sebiji epal.【一~椰子】sebiji kelapa. 

其中,《华马》中的第二个义项“penjodoh bilangan untuk beras dan benda bulatan”意指“粮食类与圆形状物体的量词。” 由此或可说明,在大马华语中“粒”取代了“个”及“颗”等量词,且并无大小之分,不管是粒状的物品,又或是扩大至所有圆形状的东西,均可用“粒”作为量词单位。

■学者怎么说

 

著名学者杨欣儒(2010)于《南洋商报》言论版发表了一篇名为《足球可以算“粒”吗?》的文章,表示本地华语由于受到汉方言的影响,几乎什么东西不分大小,都以“粒”计算,一粒橙子、一粒榴槤,甚至大如西瓜也用“粒”。对此,黄华迎(2014:106)表示:“受闽粤方言影响”、陈琪(2008:132)针对新加坡华语表示:“受闽南方言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献查找过程中,我们发现槟州前任首席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博士也曾就大马人民“粒”与“个”不分现象作出评论。他于杨欣儒《华语常用词表-规范词语、量词》序(2007:IV)中写道:“我国华语除了受其他语言污染外,也深受港台电视与电视剧的影响,如‘学校’与‘西瓜’的量词分别是‘所’与‘个’,我们却受汉方言影响错误地使用量词‘间’与‘粒’。” 

■调查发现

 

用“粒”取代“个”为某些大圆形状的东西是否属于“污染”见仁见智。本文憋开对与错,也从不谈对与错,仅通过“‘粒’的正确用法”多选题,对224位大马人进行了测试。以下为其中较为突出的案例:

“陈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构想出了这一粒蛋糕的结构。” 其中,171人(76.34%)认为“粒”的量词使用正确,并不存在偏误现象。

“这粒西瓜不但甜,还很多汁呢!” 其中,161人(71.88%)认为“粒”的量词使用正确,不存在偏误现象。(注:文中所指“偏误”,非“错误”。)

反应

 

时事

“渎”怎么用?

“渎”,不是“读”。或许,我们对这词有些熟悉,但更多的仍是陌生,不知道它该怎么用、怎么搭配,且总觉得它与“宗教”沾边,事实真是如此么?这就为大家翻查《现代汉语词典》(2012),一探权威著作怎么解释! 

渎(dú),很少单独出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绝对不会,更不可能以“听、说、渎、写”的搭配出现。



《现代汉语词典》(2012:321)对它仅有两种解释:

—— ① 轻慢;不敬:~犯ㄧ亵~ㄧ烦~ㄧ有~清神(书信套语)。

② 沟渠;睡到;沟~。

“渎~”与“~渎”的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华语词典》(2010)并没出现任何“渎”一词或与其相关搭配的词汇。这或可证明,任何的“渎~”或“~渎”均非新、马华语词汇这一说法。然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渎~”与“~渎”的搭配方法,仍包括: 



■ 渎职 

(1)渎职(2012:321):动词,不尽职,在执行任务是犯严重过失:~罪ㄧ~行为ㄧ因~而受到处分。 

举例:(吉隆坡30日讯)……反贪会逮捕3名槟州回教法定税金机构官员,协助调查涉嫌渎职及贪污案件。(《南洋商报》《时事》2017年7月1日) 

■ 亵渎 

(1)亵渎(2012:1443):动词,轻慢;不尊敬:~神明。 

举例:(吉隆坡30日讯)亚航X D7237班机机长依布拉欣查拉鲁丁指出,当时本身十分清醒及镇定,也没有要亵渎神灵的意思。(《南洋商报》《时事》2017年7月1日)

●建议

撇开中国在楷体、宋体的字形规范上有何不足、待改善之处这般严肃课题不谈。就大马华语(仅针对“简体”)的正式文稿而言,我们的建议是:——首选“楷体”,其次才是“宋体”或其他。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