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独家】象征式补贴 游说友族报读
霹4微小招生保校

若再无学生报读,太平市郊大直弄海岛的益华小学将关闭。(档案照)

(太平28日讯)在“一所华小也不能少”的使命下,霹雳州4所微型华小董事会正绞尽脑汁寻求新生,包括象征式补贴,或是游说友族新生报读,避免学校在新学年面临关门大吉的厄运。这4所微型华小分别是大直弄益华小学、直弄毅成华小、双溪罗丹华小以及玲珑士力百加华小。

海岛小学堪忧



处在海岛的大直弄益华小学的情况最令人担忧,今年唯一的一年级学生,家人已准备将他带回槟城受教育,因此,董事会正积极的寻找学生来源,目前还在与一名迁往外地的家长洽谈,希望他可以让女儿报读益华小学,协助保住该校。

据了解,倘若明年开学时,该校还是没有学生报读,7名教职员将会被教育局调派往其他学校服务。

另3所华小在董事会积极奔走下,终算有所成果,分别迎来1至5名新生,暂缓可能被迫关闭的局面。

蔡水来:向教育部申请搬迁已有三四年。

益华小学:迁校才能生存

益华小学董事长蔡水来向《南洋商报》说,如果有学生报读,学校还可以继续运作,另外再等待批准申请搬迁。



“董事会向教育部申请搬迁已有三四年了,一度有发展商到来接洽,愿意协助学校搬迁,但毕竟搬迁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落实,只有等待时机到来。”

他表示在过渡时期,唯有极力招收学生,目前正与一名家长洽谈,象征式给予补贴,希望可以将女儿送来该校就读。

他坦承大直弄海岛难以发展,人口越来越少,唯有迁校,益华才能生存。

双溪罗丹华小:友族拒读

双溪罗丹华小董事长锺德祥表示,该校明年包括新生全校共有3人,因此,来年若无新生,也可以顶住6年,不用关闭。

他说,为增加学生,避免学校关闭,董事会曾游说村里的友族,将子女送来就读,却被拒绝。

“幸好明年有一个新生,学校可以再拖6年,再看未来会否出现转机。”

毅成华小:大道或带来转机

毅成华小董事长麦亚章说董事会决定不搬迁学校,因为目前西海岸大道正在兴建中,可能为该区带来发展的转机,到时人口回流,学校将重现生机。

玲珑士力百加华小不搬

玲珑士力百加华小董事长成福文表示,明年有5个华裔新生报读,使到学生人数破10,共有11人。

他说,董事会一个月前已回函教育部,该校不搬迁,将继续在原地运作,以免村里的孩子必须每日远赴3里外的学校求知。

反应

 

文教

莫顺宗:无需担忧变质 友族生拯救微型华小

(吉隆坡28日讯)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教授认为,尽管华小非华裔生越来越多可能会引发华小会否变质的隐忧,但这对华教来说是福不是祸。

他说,华小非华裔学生人数的增加是抵挡不住的浪潮,加上国内外大环境都在改变,因此只能乐观去看待这个变化。

“非华裔生的增加补充了华小生不足的情况。正如微型华小,如果不是非华裔生,好一些恐怕早已守不住,早就没学生了。”

他今日在吉隆坡广义大厦视听室举行的第九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讲座会“非华裔生持续增长对华小是契机还是隐忧?”上,这么指出。

“那又怎么样?由马来人、印度人或少数民族去上这些学校,至少又维持多一间华小,一间都不能少,这是不是对我们有利?”

获友族捍卫属华教成就

莫顺宗说,“华”所代表的不应是血统,而是应该代表语言和文化,若以血统来决定一切,那就跟极端分子没有区别。

“如果有一天,捍卫华小和华文特征的,不仅有华人,还有非华人,那就是华教真正成功之路。”

他也说:“华小的定位肯定是华文教育,很清楚的,我们不是华文教学,整个华小的主要媒介语就是华文。”

他坦言,华小前景艰辛,而华小就是华教的一切起源,关注华小意味着关注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

前校长:登10华小靠友族存活

登嘉楼甘马挽港口华小前校长谢月美指出,登州华裔人口只有1.9%,加上华裔人口的流失,州内华小从原有的20多所减少至现有的10所。

“这10所华小总人数加起来才2086人,我相信,吉隆坡任何一所华小的学生人数都超过这个数目。”

她指出,登州华小华裔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少,而这10所华小要存活,就得靠友族的支持。

她在分享自己的经历时指出,当友族家长决定将孩子送到华校时,她都会对他们说明华小的情况,而这些家长普遍上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华文。

谢月美也说,非华裔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将孩子送到陌生的华小,其实心里也有挣扎,而她都会在开学的时候,向他们说明非华裔可能会面对的问题,例如语言沟通、文化差异以及成绩落差等。

她强调,学生在学业上是否能够成功,完全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跟种族无关。

林毓聪:华小教学媒介语或改变 

马来西亚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前华文科科长林毓聪指出,在非华裔学生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教学媒介语可能会出现变化。

他举例,教师可能为了迁就友族学生,在课堂上用了很多马来语,而这对母语的课堂来说,是一个不健康的现象。

他继指,教师也可能对教学媒介语缺乏意识,“他们可能认为,用什么方法教学都不要紧,只要你能明白就可以,但其实不是,因为老师不仅言传还要身教,我们必须让学生也能够像我们一样,使用比较标准的母语。”

他指出,教师可能为了让班上的几个友族学生学会华文,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母语不像母语,二语不像二语”。

他说,华校的特征是除了马来文和英文外,以华语为教学媒介语、以母语方式学习华文、以华语为行政语言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

他继指,华小的行政语言是华文,当非华裔学生增加时,可能会导致行政语言的变调。

他坦言,华小的办学初衷是要传承华人文化,如果有一天,一所华小连一个华裔学生都没有,那么还需要去扶持那所学校吗?

“我们能够乐观的认为,友族会来帮我们维护我们的学校吗?基本上,我认为,我们不能乐观。”

陈金鼎:沙42华小学生100%友族

第二届吴德芳热心华教奖得主陈金鼎指出,沙巴的83所华小当中,有42所华小的学生100%是友族。

他说,这42所华小在行政上都得使用双语,而这些友族学生进入华小,是因为华小办学认真、老师们有教无类,但这些学生的家长主要是专业人士甚至是公务员。

他指出,在沙巴,华小的华裔生占三分之一,友族已则有三分之二,而因为盛行异族通婚,许多华裔其实只保留了姓氏或姓名,却不会华文。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华人,所以就把孩子送去华小,希望他们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华语,可是他们讲不出来。51%的华小已被友族占领,他们都是用马来语交谈……老师要教也很辛苦。”

他坦言,许多非华裔学生从华小毕业后,甚至无法说一口流利的华语。

陈金鼎说,年轻华裔离开乡区后,乡区华小招收不到华裔学生,但这些学校的董事依然是华裔,“万一有一天他们老了,到时由谁去接任董事?”

“他们也没有办法为这些学校提升设备,他们找不到理由去找其他人捐钱,因为孩子都没有在那边读书了,为什么我要帮你?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东西,我们到底要怎样确保华文学校一间都不能少?我们就得规划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