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管控令第31天】敦马:欧美为自由付代价
中韩守纪律成功抗疫

(吉隆坡17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说,中国与韩国人民守纪律,所以在抗击冠状病毒疫情取得成功;相反的,美国与欧盟国家人民标榜人权、自由及民主理念,却为爆发的疫情付出很大的代价。

“中国和韩国与欧美国家在奉行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中韩政府发出的指令人民必须遵守,相反的欧美却基于人权与人民不想自由受限制,所以有人不遵守政府的指示。”



马哈迪举例,中国封锁武汉城,人民都必须遵守指示,留在家中2个月,不遵守的人会受到处罚,这就是为何中韩能遏制爆发的冠病疫情。

面簿直播访谈

马哈迪今天通过面簿直播,谈论冠状病毒大流行病时,这么说。访谈是双威伟乐医疗中心呼吸内科医生努鲁雅庆主持。

他说,我们今天看到美国冠病感染人数高达50万人,死亡病例达2万6000人,意大利死亡病例达1万人,西班牙的疫情也一样严重。

庆幸我国医疗水平佳



马哈迪说,冠病是全球大流行,与非典型肺炎及西班牙流感大爆发的疫情不同,它的感染与肆虐全球是世界不曾经历与发生过的。

“非典及西班牙流感爆发,不曾封锁城市及国家,可是,冠病疫情是全球性的封锁,人民受限制行动,包括禁止进出国家,及禁止进入他国。

马哈迪庆幸我国具备良好的医疗措施及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冠病疫情,相反的,第三世界国家因为医疗设备及药物不足,面对控制疫情的问题。

无法预测何时摆脱冠病

马哈迪认为,没有“神奇”的计算方式或特别日期,可以结束行动管控令。

“即使管控令撤消,我们的生活也不会与从前一样,因为大流行病需时间让病毒完全殆尽。”

他说,我们已经无法设下特定日期指我们已脱离了冠病病毒。

“尽管透过多面防疫措施,大流行病不会一夜间就消失,疫情只会减少。”

首次经历大流行病

他形容这是他一生中首次经历这类骇人的病毒及大流行病,之前虽然也有流行性传染病,但只是局限于某些地区或区域,没有宵禁, 这次是世界各地都面对它。”

解除管控须专业评估

虽然政府实施的行动管控令在控防2019冠状病毒疫情取得成果,不过,马哈迪认为,在管控结束前,我国必须对每一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尤其是需要专家持续研究及取得数据,避免像一些国家般,疫情好转和重新开放后再爆发,例如瑞典,它以为疫情受控,结果再度爆发。

“我们目前的管控令措施,例如封锁地区、留在家中、社交距离及佩戴口罩等,只是测试性的,它必须逐一的被研究是否需要继续或解除,包括评估解除管控令后所可能带来的风险,这都是需要长时间去探讨。

“政府不能为了国家经济,仓促开放及解除管控令,以免爆发另一波的疫情。”

马哈迪通过面簿直播分析对冠病的看法,左为主持人努鲁雅庆。

我国有能力研发疫苗

提到目前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国家合作研究疫苗,马哈迪说,我国有能力与经验协助研发病毒的疫苗,因为过去我国在抗击立百病毒及骨痛热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研发疫苗对抗冠病的传染,需耗费很长的时间,一般上需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及确保疫苗的安全与有效性。”

他说,单单测试疫苗,就需要至少6个月。

吁民接受新常态

守社交距离免群聚

马哈迪说,在未研发出有效的冠病疫苗前,人民必须接受新的常态。

“与创建手机一样,我们的情况就不时在改变, 现在面临大流行病,因此,需要遵守社交距离及避免群聚。”

他说,很多事情都会改变,也许效果会更好,他以网上业务为例,它已蓬勃的发展,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销售产品。

科技进步助疫后重建

马哈迪说,冠病结束后的重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工作,有很大的差异。

“我们在科技方面已有很大的改变,因此,这在重建工作方面提供许多优势。”

他说,人们的生活也会在科技进步下,出现很大改变。

回教徒须改生活方式

提到不久后回教徒将迎接斋戒月,马哈迪说,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回教徒必须在面对冠病疫情下,改变生活方式,以缓和疫情及减少病毒传染。

“我们必须思考,通过电子市集,包括如何通过良好的食物包装,保障食物的卫生与安全,确保在疫情期间继续取得收入。”

他说,“我们可以等疫情结束后,即时善用我国完善的网络设施及交通措施,去开创网上的生意。”

反应

 

要闻

白礁岛主权案成代罪羔羊 敦马:阁员沉默视为同意

(吉隆坡12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近日发表声明指出,若内阁成员在会议中选择保持沉默或未表达不同意见,即可视为他们同意相关信息或陈述。

他今日针对白礁岛主权课题发文告说,他对本身重新任相后,几名内阁成员表示当时没有就白礁岛、中岩礁及南礁课题提出意见或看法,是因为当时他只是在内阁会议知会此事的说法,感到惊讶。

“难道我需要告诉他们,他们应该发表新看法或意见,他们才会这么做?

“其次,若我对有关课题的看法有误或他们不同意,他们都不会反对或提出意见,只因我只是知会?”

他重申,自己成为该课题的“代罪羔羊”,并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内阁成员是否愿意承担集体责任。他认为,如果内阁成员未在会议上发表看法,便未履行其职责,也未尽到被委任的责任。

“这不是我是否承担这课题责任的问题,因为我当时是政府首脑。其中问题是他们在内阁任职时,是否愿意承担集体责任。

“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就没有履行给予他们的委托,原因是他们不想就内阁会议上的内容发表意见。”

他说,他记得该次内阁会议的会议记录,明确记录了所有阁员,包括那3名阁员(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医生、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及陆兆福)均同意了他对该课题的看法或知会。

赛弗丁:敦马在内阁会议前决定

另一方面,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指出,在敦马哈迪医生担任首相期间撤回对白礁岛主权裁决进行审查和解释的决定,是在2018年5月23日的内阁会议前作出。

他出席内政部常月集会后向媒体说,有关决定符合研究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主权的皇家调查委员会报告所提及的内容。

在马哈迪执政时期担任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的赛弗丁形容,马哈迪当时犹如一个试图自救的溺水者。

试图像溺水者拖拽

“这事项已有决定。我们参考皇委会报告中的事实顺序(没有召开内阁会议),敦(马哈迪)已发出了一封信……所以这是他试图像溺水者一样拖拽(内阁成员)。”

此前,马哈迪指皇委会报告建议对他启动刑事法典调查一事存有政治动机,他同时也点名包括当时的副首相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医生及13位时任希盟政府内阁成员,皆未反对政府撤回白礁岛的上诉决定。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