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管控令第7天】谢汉廷:八成货柜将滞留
巴生码头周内或爆满

当局限制港口货柜出货,或引发码头货仓货满为患。

(巴生24日讯)雪兰莪货运及物流报关行协会主席拿督谢汉廷说,交通部终发信函确定,物流运输业为必需服务的行业,惟提出仅限必需品货柜上路的措施,仍对该领域造成严峻冲击,尤其巴生港口码头在未来一两周内或爆满。

“政府确认货运及物流业列为必须服务行业,并指示运作时务必遵守员工人数减半,以及检测员工身体健康状况。”



“这虽有助解决部分运输问题,不过,当局仅限必需品货柜通关上路的钳制,对交通运输、港口码头、报关行,甚至关税局等运作都有连锁影响。”

谢汉廷接受《南洋商报》记者访问时,针对马来西亚货运代理协会联合总会(FMFF)昨日要求政府,厘清物流及相关服务,在行动管控令期间的营运指南这么说。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必需品货柜如食品、药物等所占总货柜比例只有10%至20%之间,换言之,若非必需品货柜不获通关送出,最终将有高达80%或以上货柜将滞留码头内。”

他说,这些滞留货柜将被存放码头仓库内,预计未来一两周就足以堵塞和爆满整个码头,政府有必要慎重考量该措施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们呼吁当局重新考虑放宽让所有货柜皆能通过送出,因为运送货柜涉及的人与人接触非常少,包括取货司机、接货人员、海关检验等鲜少需要面对面接触,并且也拥有完善追踪记录。”



他也强调,该会绝对支持政府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所展开的行动管控令措施,好让国人尽早摆脱病毒肆虐及恢复正常生活,但也有义务和责任提醒当局,该管控令严重冲击整个经济发展。

他指出,当局拦截非必需品货柜通关送出,也将直接影响关税局抽取进出口税收,最终肯定会冲击财政部的财库。

谢汉廷

一周存货成本需千元

货柜滞留码头仓库推高进出口商成本,预计一周储存及运输费用料高达上千令吉。

谢汉廷指出,政府或没有考量到无法通关送出的货柜,不仅让码头”货”满为患,而且也导致进出口商面对昂贵的存货费用和其他运输费成本。

“根据初略估计,一周的存货成本料达上1000令吉,倘若很不幸的需要延长管控令,届时不仅让仓库堵满货柜,也进一步推高进出口商的营运成本,之后肯定会转嫁给消费者。”

他促请当局务必明确指示,尤其管控令期间,是否可免除码头的存货及运输费用?

“我们希望交通部能够对此发出明确指示,好让业界可安心作业。”

货柜运输业或暂停营运

谢汉廷声称,各政府部门缺乏协调,下达的指令不一,已让港口运输业者大感混淆,货柜运输业不排除或被迫停止营运。

“尤其运输业虽确定为必需服务,但却因业者只能载送必需品,以致这期间的货柜运输常发生路上遭警军拦截盘问及确认货物品种的情况。”

“目前已有货柜运输业者反映他们的忧虑,倘若执法单位阻止他们上路,或面对不知如何处置车上货柜的问题,为此,有可能在这段期间暂停营运。”

他说,基于必需品货柜仅占总货柜量的10%至20%之间,一些报关行业者也考量这期间是否开业经营。

“我们虽然认同在这非常时期里,通过减少职员以减低传染冠病风险,但若所处理的货柜量非常低,一些业者有可能会因营运成本问题,被迫暂停休息。”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开放政策如甘露·急催简化免中介 业界盼线上聘外劳

独家报道:宋秀英

(吉隆坡20日讯)随着政府开放让4大领域雇用外劳,并允许来自15个来源国的外国工人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工作,业界急催当局简化聘雇外劳的手续,政策的执行效率如今已成关键。

外劳管理委员会的有关举措受各界欢迎,期盼可有效解决严重的劳工短缺问题,一些业者则形容这犹如久旱逢甘露,一举解决了行业10多年来面对的人手不足问题。

业界在促请简化繁文缛节之余,通过线上处理外劳申请程序,无需中介或第三方参与。

政府必须迅速批准雇主引进外劳,避免出现有订单不敢接的情况,导致国家经济持续走下坡。

各领域回响:

洗衣:解决十多年问题

厂联:不需第三方代理

中小企:执行须有效率

物流:内陆仓库急需人

燕窝:喜被认可为行业

再循环废品:不再担忧

郭致樑:订单增人手不足

马来西亚洗衣公会秘书长郭致樑形容,这宣布是天大喜讯,解决洗衣业过去10多年来面对的员工短缺问题。

他说,政府自2008年冻结洗衣业聘请外劳,导致业者被迫高薪留住原有外劳,并以更高费用向外包公司租用外劳。

“旅游业逐步复苏也带动洗衣业生意,人手不足情况下,我们往往要总动员,调动家人经营洗衣店。”

郭致樑在蒲种经营商业洗衣店,每周营业7天,主要客户为酒店、医院、高尔夫球场、餐厅等。

随着政府宣布洗衣业可聘外劳后,郭致樑打算聘请约20名外劳,解决人手严重短缺问题。

“目前我的洗衣店聘有28名员工,包括15名本地人、8名原有外劳及5名外包公司提供的外劳;通过外包公司的工人每人每月费用增加400令吉,让我们穷以应付。”

高薪留住司机

他表示,在行动管控令结束后,由于许多人转行当电召车司机或送餐员,导致很难找到本地人当司机。

不得已情况下,郭致樑唯有大幅度调涨司机的薪水,从原本2000令吉提高100%至4000令吉,最终才得以留住一名司机。

“这宣布对我们帮助极大,由于政府开放旅游业,促使订单增加,我们需要更多劳工长时间搬运毛巾及床单。”

苏添来:加速线上审批

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促请政府加速处理聘请外劳的程序,这是直接解决国内外劳短缺的最佳途径。

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说,厂联持续收到会员的回馈,主要是在面试过程中出现延误的情况。

他认为,理想的做法是,应通过线上处理外劳申请程序,减少人工干预,同时无需中介或第三方参与。

建议分散至各州面试

针对政府允许来自15个来源国的外国工人,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工作,苏添来说,除了限制印尼女性只能在制造业工作,其实有关15个来源国的外劳已在制造业服务,目前尚不清楚新指令是否撤销制造业不能聘请印尼男性外劳的限制。

“制造业方面,外劳的主要来源国为印尼、尼泊尔、缅甸及孟加拉。”

他表示,目前聘请外劳过程出现的瓶颈为面试,厂联建议将面试过程分散至各州,以减轻布城人资源部一站式中心处理申请与面试的负担。

苏添来指出,政府必须迅速解决系统的效率及透明度,以及与来源国之间的政府对政府协议与理解,确保不在会引进劳工方面出现障碍。

陈芳心:应全面开放聘雇

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芳心认为,意识到国内面对严重劳工荒,促使政府做出上述政策宣布。

陈芳心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只有全面开放外劳领域才能解决雇主的燃眉之急。

“国家经济尚处于复苏阶段,尽管需求一再增加,企业却基于人手不足而不敢接新订单,若政府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国家经济将每况愈下。”

陈芳心指出:“上述政策的宣布,显示政府有诚意解决问题,出发点也很好,但须关注的关键是,当局是否已就此事与有关国家的驻马使馆或领事馆签署了解备忘录。”

陈芳心认为,好政策已出台,相信业界都感欣慰,无论如何,重点在于政策的执行。

让中小企引进外劳

“这包括手续上的简化,申请顺利吗?业者须时多久才能得到人手。政府的出发点极好,但这些都是执行细节上的问题。”

他说,如今申领国际护照的效率极佳,他希望申请引进外劳的手续也能具有类似的效率。

他促请政府简化聘请外劳的程序及条件,让微型及小型企也符合资格引进外劳。

他说,目前我国的外劳来源国为印尼、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及孟加拉,随着允许15个来源国的外国工人,可暂时纾缓劳工严重短缺问题。

“雇主聘请外劳,必须呈交30种文件,这未免过于繁杂,政府应简化申请程序,让中小型企业也符合资格聘请外劳。”

陈芳心说,为了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外劳,政府应伸出援手,提供低息贷款,协助中小企业迈向自动化。

谢汉廷:装卸仓库货柜

雪兰莪报关与物流公会主席拿督谢汉廷指出,该会欢迎政府允许内陆仓库营运商雇用外劳的决策,因为这领域业者向来都存在聘请外劳的需求。

他向《南洋商报》说,内陆仓库主要是指提供存储、包装、卸货和配送的仓库。

“这些经营杂货、化肥、化学品包装、堆放的内陆仓库,向来都需要外籍工人。”

谢汉廷指出,至于物流业者方面,其内陆仓库大多是聘请本地员工,这是因为这些员工主要是负责驾驶起重车,而外籍劳工则是主要负责装卸货柜。

“我们这领域(物流)对于外籍劳工的需求,取决于市场的需求。”

他补充,毗邻港口的内陆仓库也一样需要聘请外籍劳工,以协助修复及清理货柜。

马珪福:喜闻燕窝业可聘外劳

马来西亚燕窝总商会总会长马珪福对政府的宣布拍手叫好,并相信有助于解决国内燕窝业缺乏的6万至7万名人力不足问题。

他说,该总商会每年召开会员大会,一再提及燕窝仍不属于国家承认的行业,因此没有优惠补贴,也无法申请外劳。

“由于不能聘外劳,燕窝业被迫以更高的薪酬借用其他领域的外劳;随着政府同意让燕窝业雇用外劳,显示政府已了解这个行业的困境,令人更兴奋的是,燕窝业已被认可为一个行业。”

马珪福表示,我国拥有41家正规燕窝加工厂,以及2000至3000间家庭式加工厂,合计需要6万至7万名员工,政府的宣布绝对是及时雨,可助解决业界的长期困境。

他希望政府降低人头税及申请门槛,让燕窝业朝正面方向发展,为国家赚取外汇。

欢迎有关政策之余,马珪福建议本地学院或私人公司设立培训班,教导燕窝挑毛加工课程,鼓励及培训更多人燕窝业技术人员,减少过度依赖外劳。

梁明伟:3D行业亟需外劳

再循环废品业方面,NCY STEEL东主梁明伟从事回收废钢行业长达20年,长期面对劳工短缺困扰。

“政府早在10多年前冻结再循环废品业聘请外劳,这个行业属于3D(辛苦、危险、肮脏)行业,若没有外劳效力,整个行业将无法运转。”

梁明伟聘有10名外劳,都是在2010年外劳漂白计划下聘请至今的工人,随着政府宣布再循环废品业可聘请外劳后,他决定申请20名外劳,以应付人手短缺问题。

他表示,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让人难以适从,为免错失良机,他已通过中介公司提出申请。

他说,冠病疫情期间,一些外劳选择回国,导致他被迫付出更高的薪水,通过外包公司聘请外劳,以解决燃眉之急。

“对再循环废品业而言,这确实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们不必再为员工不足的问题而忧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