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以巴恩怨牵引阿拉伯世界

(加沙14日讯)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纷争的近因,始自于二次大战结束,联合国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案》,同意在这块以圣地耶路撒冷为核心的“应许之地”上,分割建立犹太人的国家与阿拉伯人的国家。

此一结果,让犹太人能在1948年以“以色列”之名独立建国,但认为故乡遭到殖民分割与侵占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却拒绝承认联合国命令的故土切割,并在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发动了1948年的第一次以阿战争。

第一次以阿战争的结果,最后以以色列大获全胜为收场,以色列自此一战后成功建国;本也应该出现的“巴勒斯坦国”,却被以色列、埃及与约旦瓜分而胎死腹中。之后,以色列又透过1967年“六日战争”与1973年“赎罪日战争”,接连攻占了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与加沙走廊的“巴勒斯坦区”,并施行军事统治。

以色列在占领期默许开发

在联合国与国际法的认定上,以色列自1967年后夺得的“军事占领区”,包括哭墙与圣殿山所在的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戈兰高地与加沙走廊,但没有统治主权。因此过去半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都以《联合国安理会242 号决议案》、要求以色列退回1967年前的国土边界,为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问题的基本蓝图。

不过在这段漫长的“占领期间”,各期间的以色列政府都曾直接或间接地鼓励“垦殖行动”,并在非法动工后就地合法的各种授权下,默许大批犹太移民进入占领区开发。 因此,尽管在后来以巴和平谈判中,双方都承诺了一边一国的“两国方案”;但1967年国界却以犹太垦殖区的扩散、巴勒斯坦住民的强制迫迁,而让巴人持有土地变得极为破碎、实际上并无法独立于以色列管治。

除了屯垦区的问题外,以巴谈判中还有诸多不可解的“难民归乡与赔偿问题”、“东耶路撒冷主权问题”、“巴勒斯坦财政与国防主权问题”等,相关的胶着与磨耗谈判,一直到特朗普当上美国总统后,巴以谈判才进入了一连串“翻桌式”的争议突破。

反应

 

政治

力挺国际法庭捕以总理前防长 马哈迪:战犯应处绞刑

(瓜拉登嘉楼23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力挺国际刑事法庭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及前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战争罪逮捕令。

他认为这是合理的行动,因为这两名以色列领袖是战犯,他们屠杀巴勒斯坦人民,应该受到严惩。

“这是战犯。他们是罪犯,犯下谋杀罪。即使杀害一人也是罪行,而他们杀害4万4000名回教徒,这是严重罪行,应处绞刑。”

他今日在2024年登嘉楼国际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后,向记者这么说。

昨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对国际刑事法院裁决表示欢迎,因为它的决定是以法律及确凿证据为基础。

国际刑事法院于周四宣布对内坦亚胡和加兰特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在包括加沙在内的巴勒斯坦地区犯下战争罪。

在此逮捕令发出之际,以色列对加沙持续展开的种族灭绝袭击也已进入第2年,并夺走约4万4000名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以及造成超过10万3000人受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