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卫生总监:应付第二波水灾
医药援助随时到位

(布城8日讯)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医生说,卫生部已准备就绪,如果发生第二波水灾,将提供医药服务援助。

确保无传染病



他说,该部有持续提供治疗的标准作业程序,确保水灾灾民不会发生传染病。

“槟州水灾是短时间内发生的水灾。重要的是,我已指示所有州卫生局主任做好准备,确保持续提供卫生服务。

“我们将在受水灾影响的州属继续监控及防范传染病,特别是槟城。”

他今早出席2017国际放射科日开幕仪式后,针对槟州可能发生的第二波水灾一事,发表上述谈话。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应对医药保费飙涨 社险优化保障援助国人

独家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30日讯)随着医疗成本飙升和保险费率不断攀升,越来越多国人面临保费压力,人人都在喊“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

如今社险机构计划于2025年推行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SKBBK)政策,预计900万职工将享有社险机构提供的全天候保障,即无论是否在工作时间遭遇意外,均可获得赔偿。

专家认为,24小时保障计划无疑是社会保障进步的一大步,但其效果还需依赖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与普及化。

事实上还有一群人士需获得政府关照,即那些可能因高昂保费而中断保险的群体,政府受促扩大国家健康保险计划(MySalam)的覆盖范围,把他们涵盖在内。

医疗成本上涨、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都会影响保险费率,关键在于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控制成本并优化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否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专家建议政府加强与保险机构的合作,探索降低保费之际,也鼓励开发专为不同职业和收入群体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并积极探索多元化保险合作模式,以减低保险成本。

如何扩大社会保障体系?

·扩展国家健康保险计划

·制定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设职业及群体专属保险

·为各阶员工设保费标准

·加强特殊群体长期护理

温斯钦:避免退保
社险可提供优惠

马来西亚职业培训官协会主席温斯钦指出,技职领域从业者和低收入群体尤为脆弱,保费上涨可能会导致他们被迫放弃保险,这会加剧社会经济差距,并对个人健康和未来发展造成长远影响。

他向《南洋商报》说,保费上涨加重了这些员工的经济负担,可能导致部分人因无法承担而放弃投保,违背了这政策的初衷。

温斯钦建议社险机构采取奖掖措施,比如为投保员工提供保费折扣,或推出低风险岗位的优惠计划,以吸引更多员工投保,避免退保现象。

他强调,尽管保费上涨反映了保障范围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但政策设计应更具人性化,平衡保障的永续性与员工的经济负担。

“应通过针对性措施确保社会保障的普惠性,避免任何人因经济压力被排除在保障体系之外。”

他也建议政府为不同收入水平的员工设计更灵活的保费标准,例如为低收入员工提供补贴或降低缴费比例,而高收入者承担更多保费,从而实现资源再分配。

此外,政府可为低收入者、单亲家庭或残疾员工提供社险保费补贴,并提升大企业及中型企业在保费中的承担比例,以减轻员工经济压力,同时鼓励企业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增强社会安全感

对于社险24小时保障计划,温斯钦认为,这不仅体现了对员工权益的全面保护,也增强了社会安全感,尤其对技职工作者而言,这政策将大大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机制将分散政府负担,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激励员工和雇主共同参与,推动更永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他提及,尽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在突发事件和长期护理需求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长期失能员工的补助可能无法覆盖高昂的护理费用。

“许多技职工人面临更大的职业病和意外风险,这些特殊群体的长期护理需求应得到更多关注。24小时保障政策是一个重要补充,但未来仍需加强对长期护理和心理健康支持的保障。”

温斯钦提到,员工对社险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尤其在技职行业中尤为明显。

“许多人虽然知道社险的存在,但不了解其具体覆盖范围、申请流程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获得帮助。”
他建议政府和社险机构加强宣传,帮助员工了解本身基本权益,并为中小企业的人事部门提供培训,确保他们能有效协助员工处理社险事务。
同时,社险机构应优化数字化系统,推出更易用的手机应用程式,让员工随时了解保障权益并便捷提交申请。

工作模式改变
政府应调整保障制

随着工作模式的变化,比如零工经济崛起、灵活工作制和居家办公等新趋势,大马政府受促调整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这些变化。

中总署理会长拿督吕海庭认为,若与一些先进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相比,我国仍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

他建议扩大国家健康保险计划(mySalam)至因保费过高而中断保险的群体。

mySalam是政府推出的医疗保险计划,为低收入者或B40群体(18至65岁之间的援助金受惠者和配偶,单身为40岁至65岁,残障者例外)提供免费医疗保险。

上个月,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曼透露,社险机构正研究新的社会保障框架,予以会员在办公时间以外享有24小时且全面的社会安全保障。这框架原则上有助于缩短不公平的鸿沟,从而确保雇员均受到保护。

吕海庭说,为员工提供24小时保障将构建更全面的安全网,减轻员工的后顾之忧。

然而,随着生活成本不断攀升,保险费用也逐年上涨,许多群体因无法负担高昂保费而缺乏投保能力,亟需更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护这些群体。

他指出,这计划预计会通过从雇员或雇主薪资中扣除上班以外的投保,以增加一层保障,并有助于减轻政府在社会援助上的支出,确保更多群体获得更好的保障和照顾。
吕海庭表示,作为雇主,他全力支持员工获得更全面保障,并欢迎政府为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努力,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虽然24小时保障计划会带来额外费用,但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

社险营运成本势增
或提高缴费达致永续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荣昌博士支持政府推行24小时社会保险保障计划的方向,但该计划势必增加社险的营运成本,可能需通过提高雇员和雇主的月度缴费来达致永续性。

他说,24小时保障计划可以为员工提供在工作时间外的全面保险保障。

目前我国的保险渗透率仅为40%至50%,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只有2人享有保险覆盖。

“这项计划将进一步为未购买保险的群体提供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工伤或意外死亡带来的经济风险。这样可减少家庭因失去经济支柱而陷困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减轻政府在社会援助方面的负担。”

然而,李荣昌强调,推行24小时保障计划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社险的运营成本。

“根据2024年财政预算案,社险机构每年已获得超过2亿令吉的政府拨款用于加强社会保障网络。若要扩展到24小时保障,必须通过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比例来维持平衡。”

他进一步指若不调整缴费比例,政府的财政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他提及,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未覆盖退休人员和弱势群体,社险仅限于雇员,非雇员无法享受相关福利:“这个不足极待改进,特别是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必须建立机制为这些群体提供保障。”

不得不提高保费

关于医疗保费上涨问题,李荣昌指医疗保费上涨50%至70%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保费,这可能导致许多投保人放弃保险,从而加重公共医疗系统的负担。

“政府应调查医疗成本上升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医疗机构是否因监管不足滥用保险索赔谋取暴利,并审视保费涨幅的合理性。”

他认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更多取决于雇主是否提供就业保障、安全工作环境和保险福利,而不仅仅是政府的社险政策。
“但政府可通过立法要求企业提供更全面保障,从而增强员工的就业信心。24小时社险保障计划是完善社会安全网的重要举措,但也需要平衡成本与效益。”

雇联促简化索赔流程

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表示,24小时保障计划应简化事故索赔流程。

《新海峡时报》引述该会主席拿督赛胡申博士的谈话指出,扩展后的保障可消除确定伤害是否与工作有关的复杂程序。

该会认为,24小时保障应结合“无过错索赔’政策。在这种政策下,社险机构无需调查伤害原因,就应直接支付相关福利。

“24小时保障的额外缴费应该逐步增加,从0.5%开始,最终增加到1.25%。”

他解释道,这样的逐步增加方式能减轻员工的财务负担。目前,雇主每月的社险缴纳率为员工工资的1.25%。

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
缴纳率不超过支付率

根据早前报道,社险机构副总执行长(策略与企业事务)锺百煌说,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SKBBK)的缴纳率不会超过雇主目前支付给工伤保险计划的缴纳率。

“这计划将要求员工每月从薪水中额外扣除一笔费用,但这一扣除比例将不会超过雇主目前为工伤保险支付的比例。”

他透露,内阁原则上已批准该计划的实施方案。

为了推进非职场意外投保计划,1969年雇员社会保障法令需进行修订,预计该修正案将在明年次季提呈国会。社险机构将在现有框架下处理意外事故的索赔,不需增设额外人员。

至于员工每月额外的缴纳费用,锺百煌指具体金额由政府决定。

他说,这项保障也会涵盖在海外出差期间受伤的大马员工:“我们将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提供24小时保障的国家之一。”

他提到,纽西兰的工人安全网是其他国家参考的标准。

数据显示,社险机构去年共报告了6万3199宗残疾和丧失工作能力的案件,其中50%(约3万1000宗)由交通事故或家庭事故引起。

在接获的8万2876宗事故中,仅6万8220宗被认定为工伤,意即约18%(约1万4000宗)的申请未被受理,导致这些工人无法获得必要的保护和援助。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