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林西彦:只被告知盈利
时任总裁太信首席交易员

林西彦是皇委会第12名证人。

(布城30日讯)国家银行前副总裁丹斯里林西彦博士说,他于1990年代初首次从国行内部审计师李绍权(译音)处听闻国行在外汇交易蒙亏,之后一名在国际货币(IMF)服务的资深官员告知,国行有大量多种货币的远期外汇交易,特别是在纽约和伦敦,且国行蒙受巨大亏损。

林西彦(78岁)说,之后他向时任国行总裁丹斯里查化胡先报告,后者证实这回事,不过对方不清楚亏损数额。林西彦今日在调查国行外汇亏损的皇家调查委员会上供证,他是第12名证人。



他指本身对该外汇交易亏损数额感到惊吓,他于是告诉国行总裁必须停止,这不止是为了国行,也因为外国知道国行的情况后可能会有所行动。

他直言,该总裁只是被告知盈利的一面,总裁过于信任负责外汇交易的首席交易员。

“据我所知,丹斯里诺莫哈末是直接向总裁负责的首席交易员,至于总裁授权他做些什么,我就不得而知了。

“银行部的外汇交易组于1960年成立,外汇交易组由银行部顾问或经理负责,80年代是南里,之后是诺莫哈末,再之后是拿督阿都慕纳。”

收入主要来自外汇交易



林西彦认为,查化胡先对银行在外汇交易中获利特别振奋,因此促使更多投机交易。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国行的收入主要来自外汇交易。

他说,查化胡先是在80年代调整国行在外汇交易的运作,之前国行储备管理的主要核心是保留储备金价值,安全和流动性为主要考量。

他补充,该总裁增加两个新范围,即利润最大化及市场专长。

“总裁于1988年12月在印度发表的总裁演词中,提到国行原有20%的海外收入因外汇交易增长了40%。我觉得国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不一样,必须确保国家经济健全的永续性,不能够只重视利润。

“李绍权展开调查后,我才知道国行有庞大未平仓部位的各种货币,这意味国行可能在与大量开放多种货币远期开仓,也意味着银行在与对方交易时可能会蒙受进一步亏损。

“对国行而言,这是无法被接受的,总裁也认同。”

对获利兴奋冲昏头

针对皇委会成员K.布斯峇纳登的提问,林西彦同意,以查化胡先在银行界的丰富经验,不懂得国行面对外汇交易亏损有点说不过去。

他因此觉得查化胡先对外汇交易的获利特别振奋,他说,这种情况跟美国总统特朗普有点相似,总有东西不是大家可以理解的。

“无论如何,总裁是有诚信的人。”

林西彦说,他曾告诉查化胡先,诺莫哈末不应再被允许进行外汇交易,并交由慕纳接手和结束所有的未平仓部位。

他指查化胡先同意他的看法,并留下这句话:“我让银行陷入这个乱局,我会去修复”。

李绍权(右)在友人护送下离开司法宫。

查化胡先对亏损感吃惊

一再嘱特助确定账户

国行前总裁已故丹斯里查化胡先特别助理李绍权(译音)说,查化胡先对国行于1990年代在外汇交易蒙受巨额亏损感到吃惊,甚至吩咐他再次确定有关账户。

李绍权(86岁)当年在时任国行副总裁丹斯里林西彦博士的推荐下加入国行,以合约官员身分,负责解决当时涉及逾20家合作社的丑闻。

李绍权说,他在1990至1993年期间是国行总裁的特别助理,并非其他证人所说的顾问。

他告诉皇委会,本身非固定职员,所以未参与跟国行运作有关的任何会议。

他也曾经告诉林西彦,外汇交易亏损近80亿至90亿令吉。

“我们没有讨论为何面对亏损,我本身非专家和银行家,总裁也没要求我协助解决问题。”

时任财长安华没向敦马汇报

财政部前秘书长丹斯里沙里夫说,他曾接获查化胡先志期1994年3月16日的信函,要求他取得政府的支持信,以获得政府承诺国行若面对困境,将承担国行的财政不足。

“我回函总裁,政府会发出支持信,我得到由安华(时任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签名的支持信。”

他指安华于1993年末向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报告国行面对外汇交易亏损的事情。

财政部前秘书长:同安华简报

马哈迪知亏300亿表情正常

财政部前秘书长丹斯里克里夫说,他在1993年担任第二财政部秘书长时,应时任财长拿督斯里安华的要求,检查国行外汇亏损的账目,得知数额约有300亿令吉。

他之后也有与安华一同向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作简报,马哈迪当时的表情很正常。

他指出,他是从国行董事部秘书手中得到相关信息,并自己计算出亏损数额。他以为马哈迪听到亏损数额时会惊吓,但马哈迪表情正常,当下也没向他与安华提及下一步行动。

“马哈迪说我们‘有时会赚钱,有时会亏损’。”

克里夫说,当时他与时任国行副总裁拿督阿都慕拉及拿督阿旺阿迪,都认为诺莫哈末应为外汇亏损一事负责,并在前往夏威夷途中建议安华要求诺莫哈末辞职,安华也同意了。

他指出,林西彦在1993年末或1994年初,曾向他透露国行因外汇亏损将近破产,双方讨论后认为财政部应该将国能及马电讯的股票转移至国行,以强化国行账目,而安华也赞同。

克里夫现年76岁,1964年开始进入政府单位工作,后于1997年退休。

反应

 

要闻

白礁岛主权案成代罪羔羊 敦马:阁员沉默视为同意

(吉隆坡12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近日发表声明指出,若内阁成员在会议中选择保持沉默或未表达不同意见,即可视为他们同意相关信息或陈述。

他今日针对白礁岛主权课题发文告说,他对本身重新任相后,几名内阁成员表示当时没有就白礁岛、中岩礁及南礁课题提出意见或看法,是因为当时他只是在内阁会议知会此事的说法,感到惊讶。

“难道我需要告诉他们,他们应该发表新看法或意见,他们才会这么做?

“其次,若我对有关课题的看法有误或他们不同意,他们都不会反对或提出意见,只因我只是知会?”

他重申,自己成为该课题的“代罪羔羊”,并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内阁成员是否愿意承担集体责任。他认为,如果内阁成员未在会议上发表看法,便未履行其职责,也未尽到被委任的责任。

“这不是我是否承担这课题责任的问题,因为我当时是政府首脑。其中问题是他们在内阁任职时,是否愿意承担集体责任。

“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就没有履行给予他们的委托,原因是他们不想就内阁会议上的内容发表意见。”

他说,他记得该次内阁会议的会议记录,明确记录了所有阁员,包括那3名阁员(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医生、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布及陆兆福)均同意了他对该课题的看法或知会。

赛弗丁:敦马在内阁会议前决定

另一方面,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弗丁指出,在敦马哈迪医生担任首相期间撤回对白礁岛主权裁决进行审查和解释的决定,是在2018年5月23日的内阁会议前作出。

他出席内政部常月集会后向媒体说,有关决定符合研究白礁岛、中岩礁和南礁主权的皇家调查委员会报告所提及的内容。

在马哈迪执政时期担任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的赛弗丁形容,马哈迪当时犹如一个试图自救的溺水者。

试图像溺水者拖拽

“这事项已有决定。我们参考皇委会报告中的事实顺序(没有召开内阁会议),敦(马哈迪)已发出了一封信……所以这是他试图像溺水者一样拖拽(内阁成员)。”

此前,马哈迪指皇委会报告建议对他启动刑事法典调查一事存有政治动机,他同时也点名包括当时的副首相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医生及13位时任希盟政府内阁成员,皆未反对政府撤回白礁岛的上诉决定。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