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浅谈马中“同义异形词”

马、中同义异形词中,名词数量最多。这或许能说明马、中两国对于用词色彩、造词概念上的分歧。以下4段载录于《南洋商报》的案例,似乎亦能显示两者词语有别之处。(大马华语为“华”;汉语普通话为“普”)。

例1:打抢(华)- 抢劫(普)



派报行业虽被“打抢”及报纸被偷的恼人事件减少了,但仍每天得战战竞竞为广大读者派送精神粮食。(2016年2月27日)

例2:吹水(华)- 聊天(普)

王永杰表示,网友在网上“吹水”之余,也可出来联谊。(2016年2月26日)

例3:乔(华)- 移动/调整/协调(普) 

“大马K歌天后”黄晓凤每个姿势都几乎得花上20分钟才“乔”好。(2014年8月20日)



例4:私隐(华)- 隐私(普) 

私人赌场提供了“私隐”空间,让您的尊贵地位得到了应有的礼待与保障。(2016年2月28日) 

我们分析,例1为“构词语素部分相同,所指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汇;例2、3则是“所指意义相同,但构词语素部分完全不同,有时甚至出现像例3般,构词语素数目不同”的词汇。此外,还有如例4的情况,即“构词语素相同,但语素排列顺序却不同”的词汇。 

若按照以上案例进行区分,我们认为马、中同义异形词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1)构词语素部分相同;(2)构词语素顺序不同,与(3)构词语素完全不同词汇。 

惟,目前这方面研究尚未深入,冀学者们能多加关注。 

反应

 

时事

柯市长,
降学费才是根本!

台湾的物价飙升,无论是当地的台湾学生还是到台湾求学的各国学生,都为了高生活费、高学费而困苦,多少的补贴、多少的招生优惠都是“假的”,柯市长应该建议蔡英文政府将降学费作为根本政策,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

台北市长柯文哲为了新南向政策到马来西亚访问,从头到尾碰了一鼻子的灰。为了维持《火影忍者》的傲慢,他还说了好多狂言,比如“香港好无聊”、“新加坡是住笼子的金丝雀”等,被人批评又自卑又自大。



但有一点,可能是大多数媒体忽略的,即柯文哲建议给予东南亚赴台侨生住宿与学杂费补贴,希望透过增加侨生赴台深造,进一步解决台湾大学学生不足问题。笔者在专栏上强调了很多次,台湾的少子化问题还未发生,目前学生不足的问题完全是台湾高教商品化,大学作为企业,企图从留学生中赚取暴利的说法。

当然,面对台湾,尤其是柯文哲接手的台北市,其不断高涨的生活费及学费,柯文哲提议补助当然帮助了许多的留学生,但其只提及侨生,恐怕忘了,从马来西亚到台湾的不只是侨生,还有许许多多外籍生。

本外学费脱钩

以学费为例,同样是马来西亚人,以侨生或是外籍生进入台湾求学,是完全不同的待遇。侨生的学费比照台湾学生,但外籍生和中国学生同样是学生,学费却比本地生多一倍。以一位工学院的学生来看,本地生和侨生在国立大学只需要付约3万(约4345令吉)的学费,但是外籍生和中国学生却需要付出约6万(约8691令吉)的学费。

高学费政策、侨生的名额匮乏,而且两种管道不能重复申请,一连串行政程序的复杂都让不少学生对留学台湾却步。柯文哲说:“我们跟别人做朋友,也不要引起别人的麻烦。”,但是留学生渴望到台湾生活及求学,带来的却是自己的麻烦。



这也是台湾新南向中必须去克服的问题。当然,在旅台圈中不乏有学生主张废除侨教政策,指责这是一项不符合时宜的政策。我想,侨教政策作为冷战的产物,之中还有许多必须去重新思索与定位的部分,断然地提出废除也是一种把别人的“客气”给变成“见外”。

更核心的问题是,台湾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中国学生与外籍生开始,采取了一系列趋向高学费的政策,如何让教育回归公共化,迈向降学费,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应该才是真正吸引更多来自其他各地的留学生,丰富台湾社会的动力吧!

当然,柯文哲目前可以掌握的还只有台北市。从实际面出发,台湾有32间大专院校,若柯文哲愿意实践承诺,大可以从这些大专院校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补贴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