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离地/黄康伟

台北国立博物馆一角。

台湾在马来西亚给人的印象,不是偶像剧的场景,就是《意难忘》般乡土剧的场景。再不然,来个那些年我们一起放的天灯,或是蔡依林吃着芒果冰,一切总是被流行文化描绘得多么不真实。到了台湾念书3年,每当有亲朋好友到台湾旅行,我总是不知所措,不清楚得带着朋友们认识怎样的台湾。

“你在台湾生活3年耶!”但沉重的课业,每天都在不同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穿梭,或是久坐在研究室不起,熟悉的也就是附近的几家便当店,或是台湾大学公馆地区文青聚集的几家专卖人文学科的书店而已。再不然,被三五好友带去的几家美食摊位,或是平常抗议的地点,像是教育局、行政院、自由广场,但再熟悉不过的还是各大捷运站。



疲累地寻找回家的路

我仿佛像一个被夺去记忆的小孩,只懂得在捷运的运输管里穿梭,仿佛《梦幻传真·The Matrix》剧情一般,只要苏醒只能感受城市里有的恶臭,获得拯救世界的能力一样。当然,事实上我获得的能力,也只不过是和这个城市的疏离,感受不到任何记忆的能力。

当然,这座城市也老是在变化,把所有历史的记忆给拆除,毁掉历代当权者遗留下来的一切。只剩下的是先有当权者的意志,一直挖,一直建,周而复始,乐此不疲;而穿梭在城市的漫游者只能继续努力迷路,生怕找到了回家的路,只能按着既定的路线运行。

但我老是迷路,有意无意地都在迷路,我以为图书馆能让我夺回一些记忆,以为图书馆是保存人类知识最后的堡垒。但看起来,我也只是沉浮在书海,只能回头是岸,疲累地寻找回家的路,如何回去心里的家,才是一生中最难的功课。

迷惘中缓缓向前



流离中,我只能陪伴着迷惘;迷惘中,我只能缓缓地走向前,看着车子和机车快速地移动,用力呼吸。看着公车和捷运移动,用力吐气。我不是小资文青,无法在咖啡厅里过着悠闲的生活,只能继续回到电脑前,持续工作,没有几个钱的人都只能呆在一处,继续工作,连罢工也只能活在一个定点处,拒绝工作。

久而久之,我还是不知道要带着朋友到什么地点去漫游,只能随意上网搜寻,带着朋友们到二二八公园、猫空、各大夜市以及网络上可以搜寻到的旅游景点,继续漫游。

(作者为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硕一研究生)

反应

 

时事

柯市长,
降学费才是根本!

台湾的物价飙升,无论是当地的台湾学生还是到台湾求学的各国学生,都为了高生活费、高学费而困苦,多少的补贴、多少的招生优惠都是“假的”,柯市长应该建议蔡英文政府将降学费作为根本政策,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

台北市长柯文哲为了新南向政策到马来西亚访问,从头到尾碰了一鼻子的灰。为了维持《火影忍者》的傲慢,他还说了好多狂言,比如“香港好无聊”、“新加坡是住笼子的金丝雀”等,被人批评又自卑又自大。



但有一点,可能是大多数媒体忽略的,即柯文哲建议给予东南亚赴台侨生住宿与学杂费补贴,希望透过增加侨生赴台深造,进一步解决台湾大学学生不足问题。笔者在专栏上强调了很多次,台湾的少子化问题还未发生,目前学生不足的问题完全是台湾高教商品化,大学作为企业,企图从留学生中赚取暴利的说法。

当然,面对台湾,尤其是柯文哲接手的台北市,其不断高涨的生活费及学费,柯文哲提议补助当然帮助了许多的留学生,但其只提及侨生,恐怕忘了,从马来西亚到台湾的不只是侨生,还有许许多多外籍生。

本外学费脱钩

以学费为例,同样是马来西亚人,以侨生或是外籍生进入台湾求学,是完全不同的待遇。侨生的学费比照台湾学生,但外籍生和中国学生同样是学生,学费却比本地生多一倍。以一位工学院的学生来看,本地生和侨生在国立大学只需要付约3万(约4345令吉)的学费,但是外籍生和中国学生却需要付出约6万(约8691令吉)的学费。

高学费政策、侨生的名额匮乏,而且两种管道不能重复申请,一连串行政程序的复杂都让不少学生对留学台湾却步。柯文哲说:“我们跟别人做朋友,也不要引起别人的麻烦。”,但是留学生渴望到台湾生活及求学,带来的却是自己的麻烦。



这也是台湾新南向中必须去克服的问题。当然,在旅台圈中不乏有学生主张废除侨教政策,指责这是一项不符合时宜的政策。我想,侨教政策作为冷战的产物,之中还有许多必须去重新思索与定位的部分,断然地提出废除也是一种把别人的“客气”给变成“见外”。

更核心的问题是,台湾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中国学生与外籍生开始,采取了一系列趋向高学费的政策,如何让教育回归公共化,迈向降学费,并且以免学费作为最终目标,应该才是真正吸引更多来自其他各地的留学生,丰富台湾社会的动力吧!

当然,柯文哲目前可以掌握的还只有台北市。从实际面出发,台湾有32间大专院校,若柯文哲愿意实践承诺,大可以从这些大专院校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补贴措施。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