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美兰

芙蓉蜈蚣山天师宫 2日庆宝诞

(芙蓉30日讯)拥有160年历史的芙蓉蜈蚣山天师宫将于7月2日(星期日)上午8时,举办“张天师千秋宝诞”,欢迎各界善信前来上香祈福。

活动当日也是农历五月十八日,该宫将于中午12时,在庙宇设流水荤席,筵开约100席,并邀请了交通部长兼芙蓉国会议员陆兆福、沉香州议员吴金财及罗白州议员周世扬作特别嘉宾。

秘书黄金莲指出,该活动因疫情而停办了3年,因此在今年复办宝诞及流水席。

她表示,有关仪式将照旧进行,包括当日将由师傅带领善信进行科仪、平安道场替善信祈福。

“很多善信都已经报效贡品及祭品,如烧猪、蛋糕等来答谢神明。“

财政张培强说,该宫也推出了神庆的相关配套,包括点头香及黄梨灯,以让善信供奉天师,价格为68令吉,欢迎善信预定或到场购买。

法事顾问张伟雄说,该宫也将于明晚(7月1日)晚上11时,进行祝寿与科仪仪式,他将带领善信提前向天师庆贺祝寿,以祈求神恩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欢迎善信前来参与仪式。

与会者尚有理事黄运来及郭志富。

预知宝诞详情,也可联络蜈蚣山庙务处,庙务主席黄锦财(012-690 5515)、总务杜法陞(0 18-244 4829)或财政张培强(019-620 6689)。

视频推荐 :

反应

 

森美兰

供奉张天师正规道教庙宇 蜈蚣山天师宫创庙160年

百年庙宇文化遗产

(芙蓉24日讯)森州著名的官方旅游景点沉香蜈蚣山天师宫,拥有160年的创庙历史,也是国内少数供奉张天师的正规道教庙宇。

建于1863年的天师宫,坐落在127尺高的芙蓉沉香山顶,庙内保存着两个分别刻着同治二年及五年(1863及1866)的古钟,是经历过火灾及窃案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庙宇与张天师信仰的渊源,要从百多年前说起,当时沉香地区的蜈蚣山还是一座原生态山林,由于山脚下的居民时常遭受蛇兽的侵害,当时在一名道士的建议下,于山林入口处安置除妖降魔张天师的神位,以庇佑居民出行的安全。

后来,居民在乩童向天师问事时,得知祂(天师)有意将移座至山顶,居民们遂登上毫无人迹的山顶并在一块空旷地立祀建搭天师宫,主祀张天师,随后也跟着传承下来的习俗袝祀观音娘娘、关圣帝君、齐天大圣等神明。

张天师的信仰,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拥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年)祭祀天帝的时代,但是,正式建教是在东汉中后期的张道陵(34年-156)创立五斗米教为正式的开启,是一个中华文化集大成的综合信仰,长期以来对华人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民风民俗、伦理道德、思维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极深的影响。

龙虎山是道教创教祖师爷张道陵的世代承袭、薪火相传之地,而天师道当年传入马来半岛,和该教的弟子下南洋传扬道教不无关系。

此外,天师宫的名字来历还有一个说法,相传有一名离乡背井的游子,出人头地以后却把家乡的母亲弃之不顾,于是被上天惩罚,化为一艘石船,永置于当时传说的大海,而这就是“沉香”名字的一个来由;而石船半山处时常被居民发现有大蜈蚣的踪迹,因此猜测这是游子母亲的幻化,相伴儿子,此山才被命名为蜈蚣山。

配合《南洋商报》的百年报庆系列活动,森美兰中华大会堂联合参与推动的“百年庙宇文化遗产”的认证工作进入第九间庙宇,森华堂主席黄俊棠及本报森州办事处主任陈秋梅一行人日前在该庙副主席沈华、财政张培强及庙务主席黄锦财的带领下,参访全庙的文物与发展,并向州政府作出认证的推荐。

19.7尺巨型蜈蚣创大马纪录

庙务主席黄锦财透露,该庙理事会自2000年起,便在古庙的基础上,增设了19.7尺长全身赤红的巨型蜈蚣作为地标、并在今年1月获得马来西亚纪录大全;踏着莲花台的圣水观音神像、《西游记》中的四师徒塑像以及有关八仙的造型。

“依山而建的天师宫共有246级石梯,从庙宇高处可一览芙蓉美景。庙宇一直在持续的发展,现在也逐渐迈向旅游生态化,所以,建有许愿鱼池、灵龟及兔子园等,接下来我们会向政府申请地段,以建设4层停车场,同时也为建设天师殿的发展工程进行准备。 ”

他说,春节及农历五月十八日的天师诞是该庙最为盛大的庆典,迎来许多善信的支持,春节也会设立打卡点及延长开放时间至凌晨,满足更多慕名而来的善信及游客。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