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凤:制度性改革 加强推动女性参政

(芙蓉28日讯)马华妇女组主席拿督黄友凤促请政府,加强推动女性参政需制度性改革,包括政党设定候选人性别配额、性别主流化政策、国会和地方政府实施配额制。
“我国应系统性培养女性政治人才,通过专业培训、政策研讨平台及竞选资金支持,优化女性从政环境,同时推动社会观念革新与性别平等立法,以构建更公平的政治参与机制。”
她是于昨晚在由森美兰马华妇女组举办三八国际妇女节兼庆祝马华妇女组50周年半世纪“花开乐章”才艺交流暨筹募活动基金晚宴上发表致词,如是表示。
在会上,她援引《2024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数据指出,我国女性参政水平在东盟国家中处于末位,整体性别平等排名也垫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培养机制缺失和支持体系不完善。
她说,马华妇女组致力于提高女性在决策层的代表性,其中“女性至少30%参政比例”的倡议符合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的宗旨。
她透露,马华妇女组计划通过整合女性力量、聚焦女性议题、强化能力建设等多元化策略,提高女性在各级决策层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女性政治人才,包括提供培训、领导力课程和政策讨论平台,全方位提高女性参政议政能力,为她们竞争更高层级的政治职位提供有力的支持。”
她强调,唯有通过系统性改革与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让女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马汉顺:我国也能出女首相
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表示,尽管我国法律从未明令禁止女性担任最高领导职位,但政治生态中的女性仍面临无形障碍。
“其他国家已有女首相,为何我们不能?问题不在法律,而在思维。”
他呼吁社会各界突破传统思维限制,为女性创造公平参政环境。他代替不克出席的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致开幕词时,如是表示。
出席嘉宾包括马华森州署理主席薛智义、执行顾问锺明甫、秘书许金水、筹委会主席蔡意英以及马青森州团长萧康骏等。
廖国赈促马青招揽年轻女性
马华森州联委会主席拿督廖国赈呼吁妇女组持续举办更多活动,同时促请马青积极招揽年轻女性加入马华,为党注入新活力。
他指出,在今年的森州最高华诞受封名单中,26位受封者中有9位来自妇女组,占比超过30%,显示女性在党务中的积极参与已获得州政府的认可。
马华森州首席执行顾问拿督斯里林振辉表示,除了常规的政治活动外,马华公会应举办更多符合年轻一辈感兴趣的活动,以吸引他们加入。
此外,他表示,尽管当前部分华裔同胞投票意愿不高,但民主参与对社区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每一张选票都承载着改变的力量,年轻人应当珍惜并善用手中的投票权,以实际行动参与国家未来,共同塑造更理想的社会发展方向。”
大会主席罗秀英表示,“花开乐章”才艺交流是周年庆9大系列活动之一,由8个区会妇女组选派舞蹈员参与演出。
她说,这项时下热门的健康运动,不仅强身健体,更能提升自信、焕发青春活力。
视频推荐 :
一对难兄难弟/谢诗坚博士
今天,两个曾经雄霸一方的华基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已经迷失在政治十字路口。
民政党自从2008年输掉槟州政权后,再于2013年及2018年的大选中一无所获,成了没有国会议员的政党。
在当时变化多端的政局中,民政党做出了它的选择,那就是脱离国阵,然而,它敲错了门投错胎,一头栽进国盟怀抱。
这一决定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因为民政没有本钱向国盟讨价还价,也不能借慕尤丁的匡助,起死回生。
民政党算是自取其辱,不但土团党保不了它,当前国盟实际的主导者——伊斯兰党也无心拉它一把,干脆把它当成一个不起眼的政党。

民政两头不到岸
这样一来,民政党已迷失了方向。离开国盟是死路一条,自力更生,更是找不到再生的机会。民政的失策变成两头不到岸。
再者,行动党更不会放民政一马,让它有机会再探出头来。
另一方面,最可怜的是曾经是一大党的马华,风光了几十年,到头来变得几乎一无所有。
就马华来说,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华基政党,在1949年成立后,曾是华社的代表,但经过一连串的考验,不但后劲不继,而且一届不如一届,从拥有至少31名国会议员的政党,到如今只剩下2名国会议员,没有入阁。
今天,我们同样看到马华宁可生存在国阵之间,但明知行动党不会让步,马华又期望什么奇迹出现呢?
如果大选来临,马华依然故我,仍然是分到一到两席,那这个政党的存在就比较有问题了。
我们感到纳闷的是,马华认为除非巫统离开国阵,否则马华不会离开国阵。在巫统拥有6名部长,魏家祥又如何促成巫统与马华共进退?
现在看来,马华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被困死在国阵中。当别人在飞黄腾达时,它却在一旁哭泣。其二是不妨选用七十年代林建寿的招数,敢敢豁出去,来一个鱼死网破,或与民政连成一气,做最后的斗争,看看能否翻身?否则马华和民政拿什么来翻身?
虽然马华和民政是两个不同的政党,但它们的命运已被绑在一起,成了难兄难弟。如今要改变命运,也就只能靠自己。政治的残酷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