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不急于恳求承认统考了/杨善勇
投身华教,柯嘉逊博士开始任职独立大学有限公司学术顾问,积极接触国外大专院校,试图说服他们认可统考。《柯嘉逊博士回忆录》笔记,他先后联系了外国大学代表、英国文化协会、美国马来西亚基金会、澳洲、纽西兰、日本文化协会……
华教人士不曾放弃
尽管如此,承认统考,颇有难度。柯嘉逊说,1990年林晃升、沈慕羽和他到姑里府上开会。他追述,在野党的宣言他草稿的那两页,大家认为皆可接受,“唯一的争议仅在承认统考”。
困恼所在,一目了然,思之自明。唯华教同道,始终不曾放弃。1997年和2003年之间,时任董教总教育中心主席郭全强和他的团队,一起走访中国和台湾的知名大学,为毕业生搭桥联系。
经历经年累月不懈的经营,时之今日,愿意接纳统考文凭的国家逐年增加。截至2023年统计,董总发布的名单显示,国外已有至少61家大专为统考毕业生亮了61盏绿灯。
长话短说,漫漫长长的争取过程,先辈所言卷帙浩繁,前人所行连篇累牍,钜细靡遗,可歌可泣。可惜,历经国阵、希盟、国盟、团结政府,窠臼依旧,桎梏不改,一切照旧。然则,心愿长在,一如既往。
没有想到,那位同时经营Rafflesia教育集团(Rafflesia Education Group)国际学校的陈友信,上任董总新任主席则重新定位“承认统考固然重要,但非华教的当务之急,不急于恳求”云云。
合法诉求降为“恳求”
什么时候,原属华社堂堂正正的合法诉求,如今降格为“恳求”了。何况,不论我们之前的态度是否不够诚恳,想要走完统考文凭的最后一里路,恐怕也不是通过“恳切地请求”即可完成。
那么,该怎么做呢?陈友信似乎没有主意,也没有主义,只有稍安勿躁,痴痴地等;等到政府总算感觉,要不承认独中,则是国家和政府的损失。然则,万一政府始终不曾因此感觉良好呢?
好了,身为董总一哥既然也持这样一种态度,政府磨蹭推搪,拖沓逶迤,也就理直气壮了。反正你不着急,我又何必赶紧?我们一起慢慢来,明天不会更好,那就再等一等后天吧!
1950年出生的柯嘉逊74岁了。他用了一生的光阴,力求华教的平等。回想往事,对照今日陈友信的立场,难怪柯嘉逊说:安华听到董总新主席的这种看法,一定喜出望外!
陈友信:局势有利承诺支持 华基政党助推承认统考

陈友信(中)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左庄俊隆及右李添霖。
(加影22日讯)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表示,目前局势有利于政府承认独中统考,因此必须全面推动相关工作,以确保最终落实。
他指出,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早前拨款2000万令吉予独中,成为历任首相中的首例,这显示政府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为统考承认带来契机。
陈友信透露,董总于3月分别与民主行动党、马华公会及民政党会面,三党皆表态支持董总将承认统考作为核心议题,并口头承诺持续合作,推动政府正式承认统考。
他希望,统考课题不要再被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的筹码。
“行动党是团结政府内的主要政党,而马华也是政府的一员,他们有责任将董总所提呈的资料传达给其他团结政府盟党沟通,让盟党了解华文教育与统考对国家的竞争力和人才培训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大政党应该让盟党知道,独中华文教育是国家教育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
历史课涵盖大马史
针对外界对统考文凭的误解,特别是历史课程,陈友信指出,董总在交流会上提供相关资料和证据,证明统考历史课程涵盖本地专家学者编写的国家历史,希望消除误解。
他呼吁所有支持母语教育的单位及朝野政党,共同推动及监督政府履行竞选承诺,不应让统考课题被政治化,成为政治斗争的筹码。
“否则,下一个大选很快就到,大家要知道民间的感受。
“执政的也应更具体说明如何帮董总达成承认统考的目标,若有执行时间表就更佳。
“我们强调,希望教育课题可以超越政治分歧、党派利益,希望跨党派来推动母语教育发展,包括承认统考。”
争取国际标准评估统考
陈友信说,董总乐见3个政党承诺会与盟党沟通,无论是国阵、国盟还是希盟,甚至是沙盟和砂盟,让董总能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不论是人民公正党、土土著团结党、伊斯兰党还是沙盟,这些政党若要与董总对话,董总无任欢迎,也会在有适当管道后,邀请他们前来对话。”
提到优化统考的过程中,陈友信说,董总也会尽量争取更多国际标准来评估统考,不只是个别大学专家学者的认可或参与,不只是大学和大专院校的承认,收统考生,也希望下一步可拓扩展到国际上的一些官方机构的认可,它可以是国家级,可以是教育专业团体、和其他考试局。
他说,争取的不再是个人和大专院校的个别承认而已,这也不是为了统考承认才这么做。这是长远要进行的工作。
他说,实际上我国国立大学也有开放名额招揽国际学生以加强他们的素质,而在这个情况下,国立大学没有理由不能接受统考成为大学入学资格。
“若国立大学能够如砂拉越州政府在州级大学进行试点计划接受统考文凭,董总也乐见其成。
“董总也会尽量争取更多国际标准来评估统考,当中包括个别大学专家的学测认可,甚至扩展到国际上的官方机构认可。“
陈友信指出,华文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仰赖华社各界的共同努力。董总所提倡的华教共同体,涵盖了多个长期支持和推动华文教育的组织,包括全国性华教机构(董总、教总、独大)、各级教育组织(全国校长职工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以及学术单位(师训学院中文组、各大学中文研究系、各大学华文学会等)。
他说,董总将在今年年底召开华教工作者大会,讨论华教课题。
“今天的中委会也成立了相关的筹委会。”
董教总对统考两大核心诉求:
1. 承认统考,推动政策落实
·敦促政府尽快正式承认统考,加速行政程序进入实质阶段。
·加强与华基政党的合作,共同监督政府,确保政策落地。
·以国际标准评估统考,使政府和社会能理性、客观地探讨其可行性,回归学术本质。
2. 确保教育独立于政治,推动跨党派合作
·避免统考议题被政治化或作为政党斗争的筹码。
·呼吁在野党积极监督政府施政,避免挑起种族与宗教情绪,确保华文教育公平对待。
·推动跨党派合作,确保教育议题超越政治分歧,以学生和社会利益为优先
董总为多元议题发声
陈友信说,董总不仅是一所教育机构,更在社会公平与文化多元等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强调,董总的定位是一体两面的,既是推动教育建设的主体,同时也参与社会运动,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他指出,董总始终致力于教育专业的建设、深化与改革,但由于华文教育涉及社会公平与多元文化等议题,董总在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自然成为社会运动的一部分。
陈友信今日主持第33届(2024年–2027年)董总中央委员会第3次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这么说。
在场的包括董总署理主席李添霖、副主席卢成良、吴小明、杨才国、秘书长庄俊隆、财政拿督杨安山、副秘书长黄再兴等人。
董总中委会议上讨论及关注的4项议题为加强华教共同体的发展、董总角色是一体两面:教育建设和社会运动并行、与政党会面交流,推动华文独中统考承认与教育议题 ,以及各政党推动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