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中俄联合声明应对美国打压/霍咏强

3月21日晚上看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丁签署并发表两项声明,对下阶段两国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作出规划和部署,声明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态度。这次会面和协议将成为新时代的里程碑。

中俄联手抗敌

习、普两位强势领袖亲身签署,这种姿态很明显。表面上,在目前国际环境美国制裁中俄,形成两大阵营,中俄联手“抗敌”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似乎没有什么其他选择。然而,过去中俄受历史背景和对“强隣威胁”的警剔,双方从未衷诚合作,这次“为势所逼”的组合,对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巴西总统卢拉在访华前说:“在美国和欧洲继续向基辅提供武器及财政援助的情况下,有必要让更多国家讨论和平的可能性,因为美国和欧洲没有在谈论和平,整个世界都被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乌克兰冲突,所以中国领导人访俄是一个好消息。”

和西方传媒的说法相反,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一贯明确、持续和理性的,无论利害关系如何考量,“劝和促谈”的态度才是迈向和平的正确方向。

俄罗斯在声明中有两点更值得关注:其一、普丁同意就中方《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作为框架,尽快重启和谈;当然,他同时质疑北约和乌克兰的态度并不合作。其二是不但双方同意采用卢布和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还同意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国家都可以使用人民币和俄罗斯进行交易。

第二点自然是对“美元霸权”发起的另一次攻击,努力削减美元在国际贸易上的使用量,直至它不再成为美国“长臂管辖”的武器。至于第一点令许多评论员大感意外,完全不明白为何俄罗斯会接受一个“专重领土完整”的议和前题。

笔者想到一个虚构的场景:习近平问普丁:“如果你支持我们的建议,你认为美国会接受吗?”“当然不会!”“那你又何妨扮个支持和平的好人?”

两国优势互补

虽然中俄双方关系也算良好,从发展方向来说,也有着优势互补的条件,随着美国实施制裁的压力,工业产量再强大,没有资源也是无法运转,俄罗斯、蒙古、中亚资源丰富,和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形成最好的互补,但过去俄罗斯都干方百计要融入西方世界,又对中国近20年发展既羡且妒,中俄从未认真考虑协同发展。

中俄经济合作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在俄罗斯要面对长时期的军事行动下,保持经贸力量,变得更为重要,虽然2022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增幅达29.3%,创下历史新高的1903亿美元。但和中德贸易额3215亿相比,仍然差得太远,尤其是德国从中国进口了2072亿美元的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以及化工制品,比2021年增加近三分之一,和俄罗斯从中国入口的761亿美元比较,相差近3倍,也说明俄罗斯并未充分利用中国这家已经走向高端的世界工厂。

美国对中俄的制裁,成为两国放下心理矛盾、衷诚合作的大好机会。俄乌冲突的本质,是西方内部的大分裂,是美国借乌克兰削弱俄罗斯、淘空并捆绑欧洲;中国在面对被北约捆绑而成的军事联盟,就算不选择以军事反击,也必须抓住更多和其他国家合作的机会,强化和俄罗斯达致最少未来5到10年能开诚布公的合作关系,大好的机会岂能不重视。

重建经济动力

中俄的经济合作能发挥的力量,可能比为交战双方提供弹药更有价值,对俄罗斯而言, 既然已经变成长时间和北约军事对抗,那关键的就是如何积累力量?而积累力量的重点,并非弹药,而是如何继续保持经济发展、保障国内的社会民生环境?当中国和俄罗斯在谈判桌上讨论未来10年如何共同发展经济、加强紧密合作,俄变相成为中国在资源上的大后方,而中国却成为了俄罗斯在重建经济动力的大后方。

正当俄罗斯在中国支持下高喊争取和平的时候,同一时间,欧美对于乌克兰的承诺、却是20亿欧元的弹药和坦克,而每一欧元都代表着人命伤亡,和未来要重建乌克兰时所耗费的大量资源,这种寄托在血腥残酷的代理人战争,又怎能不令人叹息!

 

 
 

 

反应

 

国际

俄指控乌策划 莫斯科爆炸案将领遇害

(莫斯科26日讯)俄罗斯指责乌克兰策划了在莫斯科地区发生的汽车炸弹袭击,导致俄军一名高级将领死亡。

俄罗斯侦查委员会25日证实,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作战总局副局长亚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当天在莫斯科州巴拉希哈市汽车爆炸事件中身亡,爆炸由自制爆炸装置引起。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天稍后称,针对亚罗斯拉夫莫斯卡利克的刺杀是恐怖袭击,“有理由相信乌克兰的特工机构参与了此次谋杀。”

俄侦委会发言人彼得连科表示,据现有信息表明,爆炸是填装杀伤性物质的自制爆炸装置被引爆所致,已对该起爆炸袭击予以刑事立案。

爆炸威力超300克TNT

根据俄侦委会主席巴斯特雷金的命令,该案件已移交给俄侦查委员会侦查总局进行彻底、全面调查,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采取一系列调查行动和搜查措施,以查明涉案人员的身分。

俄媒体援引紧急部门的消息称,当天一辆汽车在莫斯科州巴拉希哈市的一个住宅区院内发生爆炸,导致一人死亡。

据初步数据,其爆炸威力超过300克TNT当量,相关简易爆炸装置的碎片将被送往相关机构检验。

报道称,此次事件与乌克兰此前声称针对俄军事人员实施的袭击手法相似。

基辅方面尚未发表回应。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