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习近平访俄成果展望/魏开星

盛传已久的习近平访俄终于敲定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17日宣布,应俄罗斯总统普丁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此访将回应俄方的期待,受到世界瞩目,并且也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非常在意的事件。

沙伊和解后新期待

习访俄的背景与意义在于:

一,俄乌战争持续了一年多,目前双方仍在一些重点区域展开攻防拉锯;可以想象,“死人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二,世界经济在3年疫情及俄乌战事的双重打击下,亟待复苏。美国联储局为了压制通胀,胡乱加息,导致从开始的能源价格飙升、粮食供应紧张、供应链扭曲,发展到现在的金融危机。硅谷银行的倒闭相信仅仅是开始,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在加大。

三,3月10日,中沙伊三国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地阿拉伯与伊朗两国将在两个月之内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作为中东的两大强国,沙地阿拉伯与伊朗因宗教派别分野、民族矛盾、地缘政治冲突及外力介入等因素,长期处于对立之中;并于7年前断交。在中国的斡旋下,双方在北京谈判5天后终于达成和解。中国“劝和促谈”的影响力,可令沙伊这对宿敌握手言和;那么,俄乌这对兄弟在对攻一年之后为何不能放下武器,坐下来谈谈?

可望获4方面成果

习访俄,具体能达成对俄乌“劝和促谈”的哪些成果,笔者不敢妄加推断。然而,起码不会像美国等西方国家那样,拉偏架、卖军火、火上浇油、乘机削弱地缘政治的对手;而且有望取得如下成效:

第一,俄乌双方都将感受到中方的诚意。习近平虽只是访问莫斯科,暂时并未计划到访基辅;但是,中国将对俄乌双方一视同仁,不会明显偏向哪一方,会摆平俄乌关系。因为,俄乌都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与贸易伙伴,都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中国人民与俄乌两国人民都结下深厚友谊。这点,俄罗斯方面就不用说了。因为,习近平是应普丁的邀请访俄。那么,乌克兰方面呢?从3月1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同乌克兰外长库列巴通电话,双方表现出的友好态度与十足诚意可以证明。从乌外长的表达中可知乌方信任中国;中方也表现出真诚地对待乌方。据说,习近平访俄后,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通报访俄的一些情况。

第二,此访将为俄乌和谈奠定基础。习近平此行即使未能有即时缓和俄乌关系及其战事立竿见影的收效,也一定会为达成俄乌和谈、解决俄乌冲突、重视对方乃至欧洲的安全关切等方向,奠下坚实的基础;为俄乌停战、止战、终战、化解危机绘就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朝着和平方向迈进给出路线图。

第三,中国式“劝和促谈”的又一次实践。习近平此访势必让世人再次认识到中国人追求和平的意愿与努力,及国与国之间理所应当的相处之道;也让世界各国再次见证中国在处理各种纷争中“劝和促谈”的影响力、行动力及中国智慧;同时,也让世界人民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空洞无物的,可以是看得见与摸得着的现实;习访俄还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的崭新行动。

中俄关系将更务实

第四,中俄关系将更加务实,中俄合作的方向将更加明确。中俄自确立为“新时代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后,经历了时代变换与环境变迁的考验;如今将共同面对西方的制裁与高科技领域的封锁,双方将商讨为今后的关系与合作增添哪些新的内涵,开辟哪些新的领域。中俄作为联合国两个常任理事国,两国关系早已超出双边范畴,双方除了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峰会、G20等平台上相互呼应之外,在中东、中亚、东北亚等重点区域如何加强协调与配合,将是摆在两国面前的紧迫任务。相信习近平的此访将与普丁及俄方展开广泛地探讨与研究,并且,一些较为成熟地计划有机会在双方的联合公报上披露。

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习近平3月20日的访俄之旅吧!

反应

 

国际

中国政治局商西藏救灾 令提高房屋抗震力

(拉萨10日讯)西藏日喀则定日县7日发生6.8级地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要求进一步提高重点地区房屋与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和地震灾害应对能力。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9日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会议称地震发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战,克服高寒缺氧困难,搜救被困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抗震救灾总体顺利。”

会议强调,要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全力救治受伤人员,用心用情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统筹好临时安置和过渡期安置,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抓紧做好基础设施修复和废墟清理工作,切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另外,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的党费中向西藏划拨人民币5000万元(约3064万令吉),用于支持抗震救灾等工作。

截至9日下午3时,定日地震共监测到1211次余震,最大震级4.4级,灾民增至6.15万人,3612间房屋倒塌。西藏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郝涛称,地震遇难人数维持在126人。灾区共设置224个安置点,4.75万名受灾群众已完成初步安置,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