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人生无常,看开一点/胡逸山博士

新年伊始,也谈一些自己的心路历程吧!

我自小英文掌握能力还算可以时,就已开始对美国的《时代》杂志、《新闻周刊》等爱不释手,也造就了我关注国际政经时事的习惯。前者每年年底会选出该刊认为当年对于美国,以至全世界影响最大的所谓年度风云人物来做封面特写,而后者在十年前就已面对订阅实体刊物的读者人数严重下降的挑战,而转为全面网上发行,也算是先知先觉的与时并进了。

后来又开始着迷于源自英国的《经济学人》。该刊虽然是一份每周发行的时事杂志,但却一直自称是一份报纸,我也至今一直不解。该刊有一项传统,就是在每期最后一页刊登一整页有关在过去一周里去世的人物的悼文。

这些人物有的是叱咤风云的政经娱乐界等的名人,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悼文内容不会刻意吹捧,也不会蓄意贬低,力求实事求是,把该名人物光不光彩的一生通过细腻的文笔生动的刻画出来,令我爱读。

我几乎在收到每一期的《经济学人》时,都会先翻到这本应是颇为悲恸的最后一页来细读。这也使对我很早就很看淡、“看化”人生的演变埋下了重要的种子。

当然,人到中年,自认在国内外所看到的人生百态的各种起起伏伏也算不少了。尤其自认是位政经评论员,无论是在政界或商界,大家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个你死我活,我虽然多年来有多次机会得以参与其盛,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觉得自己没有那股“狠劲”去拼搏,而没有跳入沙场来名成利就。

寻求心灵寄托

与此同时,我却避免不了需要对比较“大单”、显著的政经事故作出我力求实事求是的评论。这也就是说对于诸如此类无非就是利益冲突引发争端,然后祸及他人的事端,我即使多么不想去面对,还是必须娓娓道来地点评。

如此勉为其难的“工作需要”,虽然不会带来显而易见的伤害,但实际上还是会带来无形的心灵创伤。这种难以启齿的“工伤”,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心灵寄托,才得以达到一点心理平衡。

一些人也许会寄托于宗教上的慰藉,但我从小虽然不排斥宗教,但却是名不折不扣的无神论者,所以难通过宗教的信仰来寻求心灵上的平静。

即使不信宗教,我认为还是要以客观来看宗教的不朽。

我喜欢理解欧洲历史,而这2千年来的欧洲历史是与天主教息息相关的。从以前的天主教会几乎独揽欧洲各国大权(当时各国国王都必须由教宗加冕、认可),到当今的梵蒂冈教廷成为一股独特的和平力量,这是一段值得研习的演变。

乱世中求平静

我以前在联合国工作时,颇为自豪的一项成就,也是促成意识形态南辕北辙的梵蒂冈与伊朗,在几场国际缔约大会上共同提出有关运用通讯资源于人道援助的议案,并获无异议通过。

这些年来多次到意大利罗马公干与休假,只要有机会总会走入圣彼得大教堂里欣赏那些鬼斧神工的艺术。这也许不是所谓被“罗马症候群”(被尤其是在罗马的天主教艺术文化成就所迷住)染上,而只是在这乱世中寻求一点平静、一点尊严、一点永恒。

20多年前,在法国巴黎路边见过时任教宗圣若望保罗在车上挥手经过,过后还有机会在埃菲尔铁塔上听他演说,印象深刻。当下其继任者、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已去世,这也是个人生无常的又一显现,令人不胜唏嘘。

反应

 

言论

信而不迷,迷而不信/余佩妮

最近,电影《破·地狱》很红,香港脱口秀始祖黄子华和上一代笑匠许冠文合作,黄子华的犀利语言与许冠文的经典演绎,碰撞出了一种全新火花。

这部作品融合两代人的幽默风格,展现深刻的文化和社会观察,充满笑声与反思,令人惊喜又感动,让人不禁期待更多这样的跨代合作。

《南洋商报》也顺应时势,访问了一位在马来西亚主持过上千场“破地狱”法事的老道士,揭示道教仪式与文化的深层意涵,让人重新审视道教在当代的意义。

经过老道士讲解,始了解新马港同属道教同一支流,难怪在观看《破·地狱》时,总有一股熟悉感涌上心头,尤其是片中那些法事场景,与马来西亚的丧礼仪式如出一辙,让人不禁联想到本地华裔家庭的传统文化和信仰记忆。

成精神慰藉

老道士苦口婆心的一句话令我深思,“道教是信而不迷,但世上却有很多迷而不信的人”,对信仰的清醒认知,点出了信仰与迷信的分界线。

在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家庭里,那些从小就供奉的神像,到底有谁真正理解自己拜的是什么?

或许,在这些家庭中,道教的存在不仅仅是宗教,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文化传承。

当年先贤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身上带着一道护身符或家乡的小神像,在风浪中和遇到灾难时随时可拜一拜,此时拜的已不只是宗教意义的神明,更是心中对家乡的想念和安稳,化解对未知的恐惧。

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后,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护身符和小神像让同乡一起祭拜,也一并让人心团结起来,在面对自然、社会及内心矛盾时寻找慰藉和答案。

对于那些无宗教信仰的人而言,道教也能以哲学的面貌存在,它强调天地人和谐的理念,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些价值在现代生活中依然适用。

正如老道士所说,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而是对生命和宇宙的一种深刻理解与尊重。

理性不盲从

信而不迷,在追随某种信念或价值时,需以理性为基础,不盲从、不失去自我判断力;迷而不信,如果不了解宗教真正的意义和道理,最终只会是流于表面,成了迷信的一分子。

题外话,笔者访问了老道士和参观其修行的小道观后,当天晚上就开始持续生病了近两个星期,因时间点不得不想,是否在访问过程中有不敬所致。

信则有,不信则无,最终还是回归人心。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