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伊党别想再忽悠华社/锺启章
本月20日伊斯兰党召开第69届党代表大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致词时,誓言要在来届大选努力争取非回教徒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该党在去年底举行的第15届全国大选中,虽然取得史无前例的彪炳战绩,从原来的18个国会议席,一跃而增至43席,崛起成为国会最大政党,惟却始终只能望布城大门而兴叹。
得华人心者能得天下
此外,在今年8月12日的6州选举中,伊党和其国民联盟的成员党土著团结党未能一遂向南扩张的野心,让伊斯兰党终于看清一个事实,即得华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不论是全国大选或6州选举,国盟候选人在好些议席中仅以微差落败,主要是输在非马来人选票上。所以伊党才会痛定思痛,要在下届大选争取华人的选票,否则即使该党本身赢得再多的席位,但其盟党如果一蹶不振,最终也一样会与入主布城的机遇擦肩而过。
其实这不是伊党第一次主动表示要向非土著与非回教徒群体示好,在2004年第11届大选中,伊党遭遇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当时经过一番检讨之后,伊党决定应该要争取华人的支持。
该届大选伊党只赢得7个国会议席,与1999年第10届大选所赢得的27席比较,落差甚大。2004年伊党从高峰走向低谷,不只失去了登嘉楼州政权,哈迪阿旺甚至还丢失国和州议席。
在2004年大选受挫后,伊党自我反省,认识到华人选票的重要性。它也知道要争取华人的支持,就要消除华人的疑虑,因此在2005年6月召开的党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民主、平等和尊重人权的大原则下,为各种族和不同信仰的人民谋求福利。
此外,该党2006年还策划在各州成立“华人支持者俱乐部”,而在2007年推介全民的伊斯兰党运动,以消除华人社会对该党的疑虑,并设立了华文会讯及网站,而对于回教法的适用范围,伊党也明确表示只适用于回教徒。
该党在2008年大选前提出了新的大选宣言,不再提建立回教国主张,而是以福利国的概念取而代之,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可信赖、公正、廉洁、民主的政府;废除内安法令、机密法令、警察法令、印刷及出版法令;节约管理国家财富;缩小同一民族之间及不同民族之间的财富差距;保障各源流语文教育,设立回教教育(人民宗教学校)和母语教育学校(华文和淡米尔文),恢复使用母语教授科学和数学,为宗教学校、华文小学和淡米尔文小学提供固定的拨款等等。
2008年3月8日举行的第12届全国大选,掀起了所谓的政治海啸,伊斯兰党从谷底回弹,赢得了23个国会议席。但在接下来的2013年第13届大选中,伊党的席位却减少2个跌至21个,成为人民联盟三党的最大输家,民联另外两党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都表现优异。
惟伊党获得非马来人的支持,却失去了马来人的支持。伊党的基本盘是马来选民,基本盘受到侵蚀,可说是得不偿失。于是乎伊党便来个180度大转弯,不再讨好非回教徒,它之前所展示的开明,只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第13届大选过后不到一年,吉兰丹州务大臣拿督阿末耶谷即宣布,丹州政府将通过民联议员在国会中提呈独立动议,寻求通过两项法案,一是允许丹州落实回教刑事法,另一项是寻求修订1965年回教法庭法令以扩大回教法庭的宣判权限。
回教化政策难获支持
今天我们看到伊党又故伎重施,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它究竟想以什么手段来忽悠华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前车之鉴,相信华裔选民不会再那么轻易相信它。
伊党在其统治的州属所落实的回教化政策,包括对各族一律实施服装限制、禁酒禁睹等,这种己所欲,强施于人的做法,备受华社批评和诟病,同时也证明该党自1951年成立以来,以奉行回教教义为宗旨,以及以建立神权治国的回教国家为斗争目标的原则,从未改变过,今后也不可能会改变,在这种情况底下想要获得华人的支持,无异于煎水作冰。
至于伊党想要左右逢源,到头来是否又会闹得两头不到岸,那是它自家的事,由不得我们来替它操心。
【斋戒月用餐遭掌掴】回教徒:令社会不安 “侵犯非回教徒权利”
(八打灵再也19日讯)回教徒也看不过眼!
新山巫裔老翁掌掴非回教徒在戒斋月进食一事,回教徒指老翁已侵犯了非回教徒的合法空间和权利,削弱马来西亚本就脆弱的族群和宗教关系,加剧社会不安。
根据“自由今日大马”报道,一名回教徒读者慕斯达法致函表示,斋戒月是一个禁食的时刻,而不是掌掴的时刻;老翁掌掴他人的道德警察式行为可能会颠覆斋月本应强调的自我克制。
慕斯达法也是多元族群改革运动组织Aliran的委员,该组织一向致力于倡导正义、自由与团结。
他指出,这起事件让许多马来西亚人深感不安。“这名回教徒男子应该被提醒《可兰经》中的一段经文,‘你有你的宗教,我有我的宗教’,宗教不应当强制推行。”
他认为,一个群体的宗教实践不应对另一个群体的宗教传统和权利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案例中,界限已经被越过。
“一些回教徒自以为是的行为其实已损害了回教信仰的形象,甚至可能加剧社会某些群体对回教的误解和恐惧。”
他认为,这名男子的行为与斋戒的深层意义背道而驰。斋戒不仅仅是远离食物和水,更重要的是教导回教徒克制、自律、同理心、怜悯、耐心和尊重,同时远离恶语中伤。
他说,这种“道德警察”式的行为早已不是新鲜事,多年来,不仅在斋月期间,马来西亚的宗教当局和某些民间人士一直在进行道德监督,例如2016年,雪兰莪伊斯兰宗教局(JAIS)利用现代通讯技术,鼓励回教徒监督同胞的道德行为。
“一些宗教当局似乎默认和支持民间道德审查,以‘维护回教’为名,纵容了某种程度的自发执法行为;因此,这次‘老翁掌掴吃饭的非回教徒”也就不足为奇了。”
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