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全部都要清真认证?/杨善勇

饮食的可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国家卫生部的准绳,安全和干净,是坚定不移的底线。但是,甭说不同的宗教信仰另有大相径庭的禁忌,个人出自个别的状况,亦有不同的坚持。
西欧国家的餐馆,因此需要逐一标示饮食的成分,让那些过敏症的顾客群,看到预警和风险。目前来说,亚洲国家则相对少见这一套做法,除了个别国家连锁快餐点,可以看到热能和营养比重的说明。
修正法令之后,2022年7月,想要在马来西亚销售饮食,开始需要贴上营养标识。唯标识的细节,每个国家皆有各自的界定。此外,大马回教发展局(JAKIM)还有一套严谨的清真认证。
耐人寻味的是,前不久首相署(宗教)部长拿督纳因莫达博士透露,大马回教发展局正考虑有关建议,规定不含猪肉和酒精饮料的餐厅以及食品公司,也必须申请清真认证。
影响大牵涉广
但是,如果这些业者从来没有打算放眼清真市场,为何他们需要认证?不论部长所说,旨在为何;这一要求,若是有心执行,影响之大,牵涉之广,恐怕不是三言两语的事,甚至也不限非回教徒的业者了。
举例言之,南中国海两岸大城小镇的素食餐馆、海南鸡饭、印度煎饼,遵照部长的预告,首当其冲。今后若想继续开店,除了地方议会的准证,也得附加大马回教发展局的批示。
药膳糖水需申请?
不仅这样,所有补身的药膳和养生的食谱,不论炖、熬、烩、氽、焖、烧、蒸、煮、卤,显然一样需要清真认证:枸杞牛尾、党参羊排、参芪鸡丝,皆得各别申请,才能摆档。
推而广之,大街小巷远近驰名的糖水:娘惹晶露、罗汉果、汤圆、西米露、芝麻糊、绿豆沙、花生糊、麦米粥、木瓜雪耳、腐竹薏米、莲子羹,是不是也需要一纸清真认证?
这么一来,甭说大快朵颐,享受人生;忙了一天之后,吃一顿饭,喝一杯茶,也举步维艰了。想到这里,外资裹足不前,思之自明,我们的旅游局如何自诩为“真亚洲”(Truly Asia)也?
那么,这一个“全部都要清真认证”之主张,是谁的意思?内阁部长,有何想法?
马哥打州议席补选要来了,欢迎朝野各党赶紧说明,让选民充分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地底的风险,不见的惊心/杨善勇
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起火爆炸之后,大马建筑业发展局(CIDB)第一时间发布文告说明,初步调查发现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起火爆炸当天,当地没有任何建筑工程施工。文告当时还说:社交媒体所指的双层店屋建筑工地,实际位于事故地点30公尺外。
唯翌日大马建筑业发展局随之撤回所发布的这段文字,转称静待调查事故所涉及诸多的部门。此言正确,毕竟内情错综复杂,既有远在规划申请的前因,相信也有天然气管设计的因素。
除此之外,也许另有管理层面的枝枝节节,需要逐一理清。
当中一个难以理解的是,天然气管位在布特拉和谐花园及甘榜瓜拉双溪峇鲁两个社区之旁。
按常理想,此处必有一定缓冲地段间隔,以策安全;何以这个结果如此紧紧靠近呢?
纵然这一道提问得到圆满的解答,距离天然气管位不及30公尺的地方,眼下何以得以批示准予建起18间双层店屋?这是否意味,30公尺乃是地方议会既定的缓冲地带?要是这样,经历这次事故,显然的是,30公尺的缓冲不足确切一切了。
细看视频,对照现场居民的追述,目前的措施,确实低估了爆炸的惊悚和威力。记者笔记,入目所见,犹如废墟;一瞬之间烧毁房屋87间,148间损坏,烧毁车子225辆,损及174辆。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统计,反映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患无穷。 何况,天然气管所穿过的,是半岛的大城小镇。地图所示,Y字型的管道,始自昔加末的中心点,然后各分东西输出,另外南向衍生,奔向新山。换句话说,每一个接口,既是方便百姓的生活,同时也潜在万万不可小觑的风险。
勿一味地挖呀挖
理解这点,想必我们应该同意,各个单位一旦临危受命处理深埋地底的水管、电线、煤气管、排泄系统,不能不慎重先搞清楚天然气管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地“在小小的社区里面,挖呀挖呀挖”。
不幸的是,参考这个国家的经验,挖呀挖呀挖确实司空见惯。任何地方,大小角落,不分昼夜,每个时辰,都有一再轮流的想挖就挖。因此所造成的水管破裂,确实罄竹难书,一言难尽;需要大家高抬贵手,加倍小心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