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华社不应活成一个岛/周若鹏

日前线上会议结束时,一与会者传文字讯息:“88” ,我顿时感觉被冒犯。

多年前我活跃于车友圈中,群组内华人为多,某友突然发了个笑话,用回教徒招呼语谐音为梗,内容实在太突兀,这里就不便重复了。我马上私讯他:“朋友中有好几个回教徒呀!你这样不是冒犯人了吗?”他急忙撤帖,但不知伤害是否已经造成。

我有一友是行动党员,马来人,他曾对我发牢骚,在群内议事时常常不知怎的就会从英文开始,然后渐渐就变成华文了,他变成隐形的路人,总得发声提醒一下,大家才猛然意识到他存在,又切换回英语频道,但谈着谈着往往又会变调。

我不解,为什么华人似乎总会不知不觉地隔离“外人”?这样会让人觉得华人群体就是个封闭的小圈子,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没想出来。是不是因为如此心态,促使华人在各大城市才聚成唐人街、中国城?我曾踏入多伦多唐人街,仿佛经过随意门走出加拿大进入香港,里面的人大可一辈子不谙英语,生活完全无碍。

排他心态交不了朋友

就像那场线上会议吧!明明用英语进行多时了,说“88”,马来朋友怎么会懂呢?他们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人讲两个数字,自不觉被冒犯;反而是我觉得被冒犯了,我仿佛被强行归类成不敏感的、不顾友族感受的华人,都在自说自话,我十分不愿意被如此标签。

我赶紧打哈哈,为大家解释88是什么意思,sebab bunyinya macam bye bye, oleh itu orang Cina selalu guna 88 sebagai short form。

我希望马来朋友知道,还有华人始终记得自己生活在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环境,乐于交流。

也许是我太神经质了,但在各族共处的环境里,敏感一点、小心一点总是好的。无论我们是大环境内的小社群,抑或强成一个国,排他的心态就算不树敌也交不了朋友,是十分吃亏的。

今年首次参与回教徒朋友开斋 ,祷声响起后,我硬着头皮想学大家用手吃饭,此时马来友人特别为我递来餐具,倍觉贴心,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反之,亦然。

 
 

 

反应

 

要闻

教长:查“不懂国语回中国论” 校园不容许种族歧视

(布城24日讯)针对一名教师因学生听不懂国语而发表“回中国”言论,教育部长法丽娜今日重申,教育部绝不会对校园内的种族歧视行为妥协,并承诺依据调查结果采取适当行动。

法丽娜今日在一家购物中心出席开斋节援助活动时强调,教育部不会姑息任何涉及教师、学生或官员的种族歧视事件,强调校园必须是包容与和谐的环境。

“我要再次强调,在学校层面,教育部对于种族歧视问题绝不妥协。”

她在回应时三次重申“绝不妥协”,展现严正立场。

法丽娜透露,相关调查仍在进行,教育部将根据结果决定进一步行动。她重申,校园环境不容许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行为存在。

本月19日,社交媒体流传一段音频,一名家长亲戚录音求证教师是否因学生听不懂国语,辱骂对方“笨”,并称“听不懂就回中国”。录音中,该教师坦承曾发表相关言论。

事后,校方已召见该教师,对方承认错误并表示会向学生道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