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华社散沙与断奶论/廖文辉博士

1969年五一三事件爆发,事件平定后敦拉萨担任首相,推行单元趋同的国策,从此改变马来西亚各领域的政经文教发展。

政治上巫统独揽国家大权,一党独大;经济上《新经济政策》致使华人的经济利益遭受剥削;文化上独尊马来文化,其他文化被边缘化。

1970年代可谓是华社的郁闷低潮时期,华社内部也在酝酿一股奋发拒止的浪潮。在政治方面,马华发动华人大团结运动,但以失败告终。

经济方面,马华推动合作社计划,希望可以积沙成塔,壮大华社的经济力量,但最后因为管理不当,以致华社小市民的经济受损,遭遇惨痛的滑铁卢。

文化方面,华团宣言虽让华社在华人文化发展和推广方面信心满满,但后来董教总和堂联的分歧,华团的领头羊之分裂,延续至1990年代的总纲领事件。

1970年代华人社会因应国家单元政策在各领域所进行的反扑,几乎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失败告终。以巫统为首的有关当局,不想看见华社大团结,采用收编、分化和拉拢等各种手段,让华社内部意见分歧,山头林立,互别苗头,无法一致枪口对外。

李三春下野是分水岭

其中对马华公会最大的伤害就是迫使具有远见,有策略、有论述的丹斯里李三春在政治生涯的高峰时下台。此后马华历任的总会长皆心无大志,只能是巫统的应声虫,这是马华衰败的开始,最后在2018年的大选一败涂地,李三春的下野是个分水岭。

在上述的大背景下,从1970年代至1980年代,华社始终有一种声音,就是“华社是一盘散沙”,许多的事例都让华社见证不论任何举动,最后都会因意见不合而四分五裂,并以失败告终。

这种声音持续到1990年,还偶有听闻。华社是否一盘散沙,当时的知识分子、学者、报人都不间断在报章上就这个课题针锋相对,引起激烈的讨论。

华社散沙论普遍笼罩在当时华社的上空。199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让华社全情投入赚钱发财的情景,华人散沙才逐渐退潮,进入21世纪,这种声音基本销声匿迹。

1970年代开始,正是华人政治衰败,文化低潮和不振,国家开始单元化。心急如焚的有识之士忧心在面对国家强力打压下,如果再不奋起自强,恐怕会有同化灭族的危险,故此在这种忧患意识的促使下而形成的争论。

以事后之明回望30年前的讨论,事实上,华人在各领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硕果累累,遍地开花,这绝不是一盘散沙的华人社会所能成就的。

经济方面,大部分马来西亚的大城市都是华人胼手胝足开发出来的,世界五百大富豪排行榜有马来西亚华人的身影。

教育方面,华社仅凭六七百万人口撑起小学乃至大专教育的一片天,并有自身的民间教育部。

文化方面,华人以祖辈的资源在此安身立命,在文化习俗方面不断有所创发;马华文学还是中港台以外的中文创作世界,备受瞩目。

其他事例,在所多有,不胜枚举。

1990年代的断奶烧芭争论,是对典律产生与否,以至马华文学往后何去何从的一种焦虑,虽然主战场在马华文学界,实际上这个争论其背后的原因是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同散沙论如出一辙。

20年后回看这场争论后,马华文学无需断奶,照常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华人不仅不能断奶,反而必须不断发挥祖辈的观念价值和习俗文化资源,才可以让华社不至于一般散沙,在各领域皆能有杰出的发展,贡献国家。同时也是华社能有尊严生存下来,甚至成为他族学习模范的对象。

反应

 

言论

抓住华社对马华的信息真空/林恩霆

民主行动党国会议员郭素沁近日指责马华“尊重法庭判决”的立场前后矛盾,原因是马华声援拿督斯里纳吉申请特赦。她的言论仿佛在挑衅公众的智商,将原本清晰的概念混淆成似是而非的逻辑,再以高姿态泼脏水给政敌。

然而,身处资讯发达时代的选民,真的会被这种论调所蒙蔽吗?照理是不会,但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

捍卫民权非支持贪腐

郭素沁的指控建立在一种“希望别人也一样笨”的逻辑上,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强行连接。马华的立场其实并不矛盾,该党曾明确表态尊重法院对SRC案件的判决,接受纳吉罪名成立及入狱的结果。

然而,这与声援纳吉申请特赦并非同一回事。马华的声援是基于捍卫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申请特赦的权利。

声援纳吉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是否清楚交代前国家高元首卸任前的特赦决定。如果政府有隐瞒,尤其是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不愿证实特赦令居家服刑的虚实之后,这已非单纯的政治议题,而是涉及是否违反宪法的问题。

在民主国家,若内阁被揭露罔顾宪法或试图掩盖事实,甚至悖逆国家元首所做的决定,通常会导致内阁总辞的后果,而这才是马华声援纳吉的核心立场,而非郭素沁所谓的“支持贪腐”。

火箭多次言行矛盾

反观郭素沁及其所属的行动党,在谈论原则时,本身的立场是否清晰一致?如果翻看行动党过往的言行,矛盾与双重标准比比皆是。

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反莱纳斯稀土厂的议题。当年,行动党大张旗鼓发起绿色盛会,誓言捍卫人民健康,要求莱纳斯将废料运出马来西亚。然而,行动党执政后,稀土突然摇身一变,成了国家重要财富,估价高达8009亿令吉。

不仅不再提运出废料,甚至提出从原料到生产全程留在国内的建议。请问,郭素沁当年签署反莱纳斯的承诺,如今的原则又是什么? 

再看行动党与巫统合作的议题。行动党曾宣称绝不会与贪污腐败的政党合作,但如今却与巫统共享执政权。不仅如此,当初一再批评巫统的行动党领袖们,如今是否还坚持同样的“高标准”?郭素沁又是否有勇气在这些问题上自我反省?

多仅关注马华负面评价

郭素沁的批评显然不是为了厘清事实,而是为了迎合那些对马华立场不了解,甚至不愿了解的选民。她深知,大部分华裔选民对马华的新闻只关注负面评价,鲜少关心马华的实际论点。这种信息真空,正是郭素沁用来混淆视听的最佳工具。

事实上,马华声援纳吉的立场很简单:维护宪法的完整性,要求政府公开特赦过程,确保没有欺瞒国家元首或违宪行为,其中根本不存在认为纳吉无罪。郭素沁将两者混为一谈,显然是试图以道德绑架,瓦解异见。

或许郭素沁该明白,选民并不都是任人摆布的棋子。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选择性批评与双重标准,只会让行动党的“原则”显得更加虚伪。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